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填空.
              (1)地壳里含量最多的元素:    ;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3)高锰酸钾:    ;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5)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    ; (6)干冰:    
            • 2. 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铝原子:       
              (2)2个碳酸根离子:    
              (3)正三价铁元素:       
              (4)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 (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氯化钠溶解于水可以配制生理盐水.请标出生理盐水中的金属元素    、溶液中的阴离子    、溶剂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②请写出一个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    
              (2)请用微观知识描述:(1)中①氯化钠溶解于水的过程    
              ②生成氯化钠的反应过程:    
            • 4. (2014•遵义校级模拟)如图是从空气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    
              结构:    
              性质:    
            • 5. 现有以下7个变化:
              ①锌和稀盐酸反应
              ②水在太阳能和光催化剂作用下分解
              ③海水晒盐
              ④盐酸除铁锈
              ⑤石灰水除去工业废水中的硫酸
              ⑥从硝酸钾和少量氯化钠的混合物中分离出硝酸钾
              ⑦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变化的序号,下同)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依次写出化学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上述化学变化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①和②属于两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因为    
              (3)我们知道,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物质之所以发生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反应物的微粒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微粒的结构发生改变,或微粒重新排列组合,宏观上表现为生成了新的物质.
              若反应①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的微粒转化过程是    
              反应⑥发生有效相互作用而促进反应发生的微粒是(写符号)    
              (4)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能量变化,②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能转化成为    能.
              (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分离提纯的方法,从溶液中获取固体溶质的方法看,③中获取食盐采用    法,⑥中获取硝酸钾采用    法,⑥中采取该方法依据硝酸钾的什么性质?    
              反应②是未来获取廉价氢能源的重要方法,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人类获取所需物质有两种基本途径,分别是        
            • 6. 水是生命之源,而无色透明的液态水从微观角度看是由    构成的.将液态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发生的是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下同);而将水通电生成氢气发生的是    变化.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7. (2013春•金溪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小红的实验是取一条长10cm、宽l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胶头滴管滴一滴酚酞溶液,把滤纸送入一支比滤纸稍长的试管中,用一团棉花塞住试管口,试管下面衬一张白纸.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向棉花上滴l0~15滴.
              (1)实验结果是滤纸没有变红,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红.导致这种异常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这个实验还说明,所用两种试剂中    具有挥发性.实验中,小红在试管下放白纸,它在此处作用是    
              (2)小红的这一错误操作能否得出结论?    (填“能”或“不能”).
              (3)实验结束后,小红发现盛酚酞的试剂瓶中溶液也变红了,小刚帮助她分析原因,终于找出了她的错误做法,其错误的操作是    .请你说出使用滴管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写两点).
            • 8.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发生大地震.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分子不断运动  D.分子间有间隔
              (2)地震中许多原有的水源被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应澄清透明.为达到此要求,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pH和硬度两项.
              测定液体pH的方法是    
              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分硬水与软水?请简述实验步骤与现象: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    等消毒剂,也可以通过    操作,既杀灭细菌,又能得到几乎纯净的水.
              (3)为防止灾后疫情的发生,某医疗小分队用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消毒.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溶液300kg,需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    kg,配制的主要步骤是:            
            • 9. 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    
              (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    
              (3)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4)妈妈说,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木兰花”牌鲜牛奶加工得到的,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5)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如随意丢弃会造成    
            • 10. (2011春•普陀区校级月考)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生命吸管”(如图)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小型水净化器,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既起到了吸附作用,又起到了    效果(“过滤”或“蒸发”).
              (2)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将少量胆矾完全溶解在水中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名称为    
              (3)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B.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C.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4)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NaCl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