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rm{(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rm{1}\)所示,图中\(\rm{①}\)表示的是 ______ ,\(\rm{②}\)表示的是 ______ .
              \(\r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rm{(3)}\)图\(\rm{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rm{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rm{x}\)的数值是 ______ .
              \(\rm{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______ 相同.
              \(\rm{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______ 不相同.
              \(\rm{(4)}\)图\(\rm{3}\)方框内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rm{①}\)从宏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______ ;
              从微观角度看,图中三种物质都是由 ______ 构成的.
              \(\rm{②}\)试写出图中实现\(\rm{b}\)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5)}\)下图中的图\(\rm{4}\)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钾两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rm{①}\)图\(\rm{4}\)中乙烧杯中\(\rm{X}\)的离子符号是 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②}\)在实验时,先将一种溶液倒入一个大烧杯中,后将另一种溶液缓缓滴加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同时测定大烧杯中溶液的\(\rm{pH}\),滴加溶液的质量与大烧杯中溶液\(\rm{pH}\)的关系如图\(\rm{5}\)所示:则滴加的是 ______ \(\rm{(}\)填“甲烧杯”或“乙烧杯”\(\rm{)}\)中的溶液.
              \(\rm{③}\)若完全混合后溶液\(\rm{pH}\)如图\(\rm{5}\)中\(\rm{B}\)点所示,则图\(\rm{4}\)“混合后”的烧杯中的溶质为 ______ ;如\(\rm{C}\)点所示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 ______ \(\rm{(}\)填粒子符号\(\rm{)}\).
              \(\rm{④}\)实验室用\(\rm{36.5\%}\)的浓盐酸配制\(\rm{100g}\)的\(\rm{7.3\%}\)的稀盐酸,配制稀盐酸时应加水 ______ \(\rm{g.}\)
            • 2.
              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工艺流程制得。

              \(\rm{(1)}\)写出实验室加热\(\rm{KClO_{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2)}\)反应\(\rm{I}\)中,通电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rm{NaCl+3X \dfrac { \overset{\;{通电}\;}{}}{\;}NaClO_{3}+3H_{2}↑}\),则\(\rm{X}\)的化学式为______。
              \(\rm{(3)}\)反应Ⅱ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rm{(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rm{NaCl}\),从微观角度探析\(\rm{NaCl}\)是由______ 构成\(\rm{(}\)用化学用语表示\(\rm{)}\)。
            • 3. 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水、铁、氧气、氯化钠、金刚石等,它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______ ;②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______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从微观角度说出判断物质C属于混合物的依据 ______
              ②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③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 4. 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如图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 5. 近代,由于 ______  和 ______  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近代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 6.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______ ,‚②表示的是 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
              (3)如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______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 ______ 相同ƒ,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______ 不同.
            • 7. 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质又是变化的,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①有大量白烟生成的化合反应 ______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 ______
              (2)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______
              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铜用于制导线
              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葡萄糖(C6H12O6)是由 ______ 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4)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镁是由 ______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 ______ 构成的.请用微粒观点解释:
              ①气体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 ______
              ②气态二氧化碳与液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 ______
            • 8. (2015秋•荣成市校级月考)小强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如右图所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1)下面是小强对这种现象解释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把其余的解释内容续写完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若实验前后温度不变,则实验后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饱和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硝酸钾溶液中存在的溶质微粒有    (用符号表示)
            • 9. (本题有a、b两小题,考生任选一题解答,不得两题都解.若两题都解,则以a小题计分)我解答    小题(请在横线上填写题号“a”或“b”,以确认你的选择).
              a.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妈妈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小明远远就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    
              (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    
              (3)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    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4)妈妈说,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木兰花”牌鲜牛奶加工得到的,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b.右表是某厂家生产的芝麻糊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1)表中的淀粉在人体内能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最终生成        ,同放出能量供人体需要.
              (2)表中的“钙、锌”指的是    (填“元素”、“原子”或“单质”).
              (3)该包装材料聚乙烯属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包装时用    方法进行封口.
              品名:芝麻糊
              包装材料:聚乙烯
              营养成分 含量(每100g)
              淀粉 ≥10g
              ≥350mg
              脂肪 ≥52g
              蛋白质 ≥20g
              ≥1.5g
              ≥7.0mg
              维生素E ≥20mg
            • 10. 材料一:2010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材料二: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    
              (2)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3)日常生活的牛奶包装盒、塑料袋都属于    (填序号,下同).
              ①金属材料②有机高分子材料③非金属材料
              (4)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①元素、②原子、③离子、④分子
              (5)①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②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以上做法中错误的是    
              (6)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化学老师唐××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