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3•兰州)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如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碘是人体必需的    元素(填“微量”或“常量”);
              (2)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是    
              (3)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 2. 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 小明在化学课上看到老师表演的“魔术”:在表面皿中滴入几滴浓氨水,用烧杯扣上表面皿.然后老师又将一朵喷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纸花放入倒扣的烧杯内,纸花迅速变红.小明非常好奇,欲对此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结合所学的知识,填写表中的空白.
              提出问题:纸花为什么会变红呢?
              猜想①:无色酚酞在空气中要过一会儿才变红,与浓氨水无关;
              猜想②:大烧杯壁上粘有某种物质,散发出肉眼看不到的微粒与纸花接触使酚酞变红;
              猜想③:浓氨水散发了肉眼看不到的微粒与纸花接触,使酚酞变红.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的相对原子质量 Ca-40
              ①将酚酞试液洒在纸花上放置一会儿可能用到      猜想①不成立
              ②将喷有酚酞试液的纸花单独放在烧杯中          
                        猜想③成立
              归纳与反思:通过实验探究,小明知道了纸花变红的原因.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出浓氨水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l点):
                      ;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    
            • 4. (2012•贵港)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水与生活生产有着密切关系,但今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严重威胁沿岸及下游居民饮水的安全.
              (1)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A,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镉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B,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    离子(填“阳”或“阴”),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
              (2)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有效缓解重金属中毒症状,下列物质可缓解镉中毒的是    (填序号)
              ①玉米粥   ②食盐水   ③牛奶   ④西红柿   ⑤鸡蛋清   ⑥蔗糖水
              (3)饮用酸碱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可用    
              (4)电解水时,电能转化成    能,    (填“正”或“负”)极产生的气体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 5. (2012•永定县校级模拟)为探究微粒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小明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一:烧杯B中加入10ml蒸馏水,并滴入2~3滴酚酞试液;往烧杯A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烧杯将A、B罩在一起(如图)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溶液变色.
              (1)该实验研究微粒    的性质.
              (2)根据实验一的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二:如图先往甲、乙装置烧杯A中分别装入30℃、80℃蒸馏水20mL,再进行实验(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往甲装置烧杯B中溶液颜色改变的时间比乙装置的时间长.
              (3)该实验研究    对微粒运动快慢的影响.
              (4)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 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请你分析讨论:由此可以得到什么实验结论?(至少答出两点即可)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有什么优点?(至少答一两点即可)
            • 7. 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主要用作致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利昂进入大气层后,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的氯原子能消耗臭氧,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图所示:
              (1)图中三步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序号)    
              (2)科学家研究表明:“少量氟利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简要说明他们的观点:
                  
              (3)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谈一点你对保护环境的建议或认识:    
            • 8.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摄取.碘元素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右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1)“加碘食盐”中“碘”表示    ;(填“元素”、“原子”、或“离子”)
              碘     盐
              配    料:氯化钠、碘酸钾(KIO3
              含 碘 量:(20-30)mg/Kg      
              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烧炒
              贮藏指南: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2)碘酸钾(KIO3)分子中K、I、O原子个数比为    
              (3)碘酸钾(KIO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4)若成人每天摄入10g这样的“碘盐”,至少补充碘元素    mg.
            • 9.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下列航天技术中的化学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2007年10月24日19时10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图1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它以中国书法,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同时代表“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此作品中国的意味十足,简洁而明朗,体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材料二:人类要在月球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TiO2、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①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Au、银、铅Pb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可能回收得到的金属组合是    
              A、Fe、Pb    B、Au、Fe    C、Ag、Au  D、Pb、Ag
              ②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③“嫦娥一号”发射的火箭推进器中装有液态肼(用A表示)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A═N2+4H2O,则肼(A)的化学式为    
              A、N2H2        B、N2H4O2    C、NH2D、N2H4
              ④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    (填“易”或“不易”)生锈,原因是:    
              ⑤现利用CO来还原TiO2、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和铁,装置如图2所示,试回答:
              (1)写出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任意一个)    
              (2)用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和铁的混合物,主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两种物质分开    
              (3)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小月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空,然后再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小亮认为这样做不好,他的理由是    
              小亮认为先点燃C和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CO,小月又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    .老师认为他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请你帮助这两位同学解决他们的困难,你的办法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