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rm{A}\)、\(\rm{B}\)、\(\rm{C}\)、\(\rm{D}\)、\(\rm{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rm{.}\)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rm{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rm{D.}\)请填空: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A}\) ______ ,\(\rm{B}\) ______ ,\(\rm{E}\) ______ .
              \(\rm{(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 2. 某兴趣小组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______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 温度 催化剂 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生成1升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Ⅰ 400℃ MnO2 1:1 153
              实验Ⅱ 400℃ MnO2 2:1 240
              小芳在实验时,误把氧化铜当作二氧化锰放入加热,结果发现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Ⅰ】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Fe2O3)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
              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开始产生气体时的温度(即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表示反应速度越快).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氯酸钾 580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4 氯酸钾和氧化铜(质量比1:1) 370
              5 氯酸钾和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数据和结论】
              (1)由实验 ______ 与实验⑤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______ ______ 是否改变.
              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 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林认为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2)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 ______
              (3)同学们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①氢氧化钙和氧气②碳酸钙和氧气
              你认为猜想 ______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______
              【计算】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1)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2)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3) ______ g过氧化钙与100g碳酸钙含钙量相当;
              (4)该产品(如图)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至少为 ______
            • 3. “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类似,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过氧乙酸消毒液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若用10kg0.4%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喷雾消毒,需此消毒液 ______ kg,水 ______ kg.
            • 4. 下面图画记录了中国消防博物馆.
              古代厅-徽派防火墙 近现代厅-灭火器
              防火防灾体验馆
              常见的防火安全标志 火灾时,穿过浓烟
              请结合图画回答问题.
              (1)古代厅.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相比,人类用火、防火的历史则更为久远.依据灭火原理,徽派防火墙(又叫马头墙,能阻止火灾蔓延)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2)近现代厅.明国时期,化学灭火剂由外埠引入使用,消防工业兴起并逐步兴盛.
              ①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化学式为CF3CFHCF3,所含元素种类有 ______ 种.
              ②固体灭火剂-BC干粉灭火剂,它的主要原料是NaHCO3,灭火过程中生成的CO2能起到灭火作用,这是由于CO2具有 ______ 的性质.
              (3)防火防灾体验馆.通过场景模拟,使我们了解并掌握基础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置技能.
              ①常见的防火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②火灾时,穿过浓烟的正确做法是 ______
              (4)防火灭火大讲堂.
              ①物质X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2O3)生产X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H2O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______
              ②固体Al(OH)3高温分解生成固体Al2O3和H2O,请依据反应原理分析选择Al(OH)3作为阻燃剂的原因是 ______ .依据化学式Al(OH)3计算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 5. 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水、铁、氧气、氯化钠、金刚石等,它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______ ;②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______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①从微观角度说出判断物质C属于混合物的依据 ______
              ②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③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 6. 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
              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由加碘盐的保存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个化学性质 ______ ,炒菜时应该 ______ (“在开始”或“出锅时”) 加入碘盐效果较好.
              ②由加碘盐的保存方法推测碘酸钾的一个物理性质 ______
              ③根据碘酸钾的化学式计算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______
            • 7. 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高氯酸铵受热容易分解,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N2↑+Cl2↑+4X↑+2O2↑.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高氯酸铵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种即可) ______
              (2)高氯酸铵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3)该反应类型属于 ______ 反应.
              (4)已知高氯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8.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在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 ______ ,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
            • 9. 2013年4月20日,我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大地震.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3)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亚氯酸钠溶液200kg用于环境消毒,则需要亚氯酸钠多少kg,同时需要水多少mL?
            • 10. 如图是证实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取一个大烧杯,装入大半杯水,烧杯内放入一些金鱼藻,并通入一定量的气体A.静置一段时问后,用漏斗罩住金鱼藻,然后将装满水的试管倒置于漏斗上,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试管内有许多气泡产生,管内液面下降.根据这一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气体A的目的是    
              (2)试管内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3)植物的光合作用的一种产物是葡萄糖,已知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试计算出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