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以羟基磷酸钙晶体\(\rm{[Ca_{10}(PO_{4})_{6}(OH)_{2}]}\)形式存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rm{1004.}\)牛奶含钙丰富又易吸收,且牛奶中钙和磷比例合适,是健骨的理想食品\(\rm{.}\)如图是某乳业公司纯牛奶包装标签的部分文字\(\rm{.}\)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rm{(1)}\)包装标签上脂肪\(\rm{\geqslant 3.3g}\),是指\(\rm{100mL}\)牛奶中含脂肪的质量至少\(\rm{3.3g.}\)那么一盒牛奶含钙至少 ______ \(\rm{g(}\)保留到\(\rm{0.01g)}\);
              \(\rm{(2)}\)求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rm{(}\)保留为\(\rm{0.1\%)}\).
              \(\rm{(3)}\)若人体每天至少需要\(\rm{0.6g}\)钙,且这些钙有\(\rm{90\%}\)来自牛奶,则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多少盒牛奶?
            • 2.
              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看了硝酸铵产品包装袋上的说明\(\rm{(}\)如图\(\rm{)}\),对产品的含氮量产生了疑问,于是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硝酸铵的含氮量进行了计算,都认为包装袋上标注的含氮量不准确\(\rm{.}\)小组中李华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
              \(\rm{ \dfrac {14}{80}×100\%=17.5\%}\),而王明同学计算的结果大于\(\rm{34\%.}\)由于计算结果不同,小组中的同学进行了讨论.
              \(\rm{(1)}\)你认为李华同学的计算是否正确? ______ .
              \(\rm{(2)}\)计算硝酸铵中的含氮量,你的方法是 ______ .
              \(\rm{(3)}\)请你计算,该袋产品中含纯硝酸铵的质量为 ______ \(\rm{kg}\).
            • 3.
              “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rm{.}\)乳酸钙\(\rm{(CaC_{6}H_{10}O_{6}⋅5H_{2}O)}\)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市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rm{200mg}\),一个成年人缺钙病人每天服用\(\rm{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rm{.}\)计算:\(\rm{(}\)计算结果保留整数\(\rm{)}\)
              \(\rm{(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rm{(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rm{(}\)每\(\rm{100mL}\)牛奶中含钙\(\rm{\geqslant O.104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喝多少毫升牛奶.
            • 4.
              乳酸亚铁片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rm{.}\)下图为乳酸亚铁片说明书上的部分文字.

              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rm{(1)}\)乳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碳、铁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
              \(\rm{(2)144g}\)乳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______ \(\rm{g.}\)
              \(\rm{(3)}\)某人每天分二次服药,一次最多服用 ______ 片,服药时不能喝茶的原因是 ______ .
            • 5.
              乳酸\(\rm{(C_{3}H_{6}O_{3})}\)是一种重要的体内代谢物.
              \(\rm{(1)}\)某同学计算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2+1+16=29}\),这是错误的\(\rm{.}\)请你帮他改正为 ______ ;
              \(\rm{(2)}\)每个乳酸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 ;
              \(\rm{(3)180g}\)乳酸中的碳元素与 ______ \(\rm{g}\)葡萄糖\(\rm{(C_{6}H_{12}O_{6})}\)中的碳元素质量相等.
            • 6.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丁四组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

                  \(\rm{(1)}\)甲组研究了反应:\(\rm{2H_{2}+O_{2} \overset{点燃}{=} 2H_{2}O}\),他们从该反应中获取的信息有:

                  \(\rm{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

                  \(\rm{②}\)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点燃;

                  \(\rm{③}\)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rm{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乙、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rm{1}\)实验,图中试剂混合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分别表示为\(\rm{m}\)\(\rm{{\,\!}_{(前)}}\)、\(\rm{m}\)\(\rm{{\,\!}_{(后)}}\)。请根据图示回答:





                  \(\rm{①}\)乙组实验中,\(\rm{m_{(前)} > m_{(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所用试剂不变,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丙组实验中,\(\rm{m_{(前)}=m_{(后)}}\),乙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丁组同学研究了物质\(\rm{W}\)的组成。一定条件下,\(\rm{W}\)在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rm{2}\)所示:




                  其中,\(\rm{x=}\)________\(\rm{g}\),\(\rm{W}\)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 7.
              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rm{(1)}\)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rm{6\%}\)的\(\rm{KNO_{3}}\).
              \(\rm{①KNO_{3}}\)属于 ______ \(\rm{(}\)填“钾肥”、“氮肥”或“复合肥料”\(\rm{)}\);
              \(\rm{②KNO_{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
              \(\rm{③KNO_{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______ ;
              \(\rm{④}\)要配制\(\rm{150kg}\)该营养液,需要\(\rm{KNO_{3}}\)的质量为 ______ \(\rm{kg}\).
              \(\rm{(2)}\)现有一种无色的营养液,可能由\(\rm{KNO_{3}}\)、\(\rm{Ca(NO_{3})_{2}}\)、\(\rm{K_{2}CO_{3}}\)、\(\rm{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rm{2}\)所示的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进行有关推断.
              \(\rm{①}\)由实验\(\rm{1}\)可确定原营养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______ ;
              \(\rm{②}\)根据实验\(\rm{1}\)、实验\(\rm{2}\)推测原营养液的组成可能有 ______ 种情况;
              \(\rm{③}\)若测得原营养液中\(\rm{K^{+}}\)和\(\rm{Cl^{一}}\)的数目之比为\(\rm{1}\):\(\rm{1}\),则原营养液的组成中的溶质是 ______ .
            • 8.
              对化肥的销售,国家规定了明确的质量要求。某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买来的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rm{4.0g}\)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rm{(}\)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rm{K_{2}SO_{4}+Ba(OH)_{2}═BaSO_{4}↓+2KOH)}\)通过计算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该产品是否符合包装说明?
              \(\rm{XX}\)牌钾肥
              主要成分:\(\rm{K_{2}SO_{4(}(K_{2}SO_{4}}\)含量\(\rm{\geqslant 86\%)}\)
              净重:\(\rm{50Kg}\)
              \(\rm{XX}\)化工有限公司
            • 9.
              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得,属于可再生能源\(\rm{.}\)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油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rm{.2001}\)年\(\rm{4}\)月\(\rm{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rm{《}\)车用乙醇汽油\(\rm{》}\)国家标准,并于同年\(\rm{4}\)月\(\rm{15}\)日开始实施\(\rm{.}\)乙醇 ______ 完全燃烧时生成\(\rm{CO_{2}}\)和\(\rm{H_{2}O.}\)如果氧气不充足,乙醇燃烧可能还有\(\rm{CO}\)生成\(\rm{.}\)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rm{CO}\)、\(\rm{CO_{2}}\)和\(\rm{H_{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能确证产物中有\(\rm{H_{2}O}\)的现象是 ______ ;能确证产物中有\(\rm{CO}\)的现象是 ______ 、 ______ .
              \(\rm{(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rm{B}\)中石灰水变浑浊,\(\rm{D}\)中石灰水无变化\(\rm{.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rm{C}\)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rm{D}\)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rm{(3)}\)若乙醇燃烧产物中\(\rm{CO}\)和\(\rm{CO_{2}}\)的总质量为\(\rm{25.2g}\),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rm{2}\):\(\rm{5}\),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 ______ \(\rm{g}\),产物中\(\rm{H_{2}O}\)的质量为 ______ \(\rm{g.}\)
              \(\rm{(4)}\)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rm{.}\)质量相等的甲烷和乙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产生\(\rm{CO_{2}}\)的质量较多的是 ______ .
            • 10.
              近几年我国某些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rm{(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rm{(}\)由紫红色变为无色\(\r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5SO_{2}+2KMnO_{4}+2H_{2}O=K_{2}SO_{4}+2MnSO_{4}+2X}\)”\(\rm{.}\)这个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rm{X}\)的化学式是: ______ .
              \(\rm{(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rm{.}\)”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rm{(3)}\)甲同学:
              “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rm{A}\)、\(\rm{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rm{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rm{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rm{(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 ______ .
              \(\rm{(5)}\)丙同学:
              “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rm{(}\)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rm{)}\):

              探究与结论:\(\rm{(6)}\)上图\(\rm{C}\)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
              \(\rm{(7)}\)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