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rm{(1)}\)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rm{(2)}\)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rm{①}\)生活中用铁锅做炊具,利用了铁的 ______ 性;铁的合金有生铁和不锈钢,二者的含碳量不同:生铁 ______ 不锈钢\(\rm{(}\)填“\(\rm{ > }\)”或“\(\rm{ < }\)”\(\rm{)}\)
              \(\rm{②}\)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______ 等发生了化学反应。
              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 \(\rm{(}\)写一条\(\rm{)}\)。
            • 2.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水。

              \(\rm{(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rm{(2)}\)在利用太阳能使水分解获取清洁氢能的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m{(3)}\)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下列变化正确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A.水分子质量减小      \(\rm{B.}\)水分子变大     \(\rm{C.}\)水分子间隔变大     \(\rm{D.}\)水分子体积增大

              \(\rm{(4)}\)根据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rm{(}\)\(\rm{g/}\) \(\rm{100g}\) 水\(\rm{)}\)

              \(\rm{KNO_{3}}\)

              \(\rm{13.3}\)

              \(\rm{31.6}\)

              \(\rm{63.9}\)

              \(\rm{110}\)\(\rm{0}\)

              \(\rm{169.0}\)

              \(\rm{246.0}\)

              \(\rm{NaCl}\)

              \(\rm{35.7}\)

              \(\rm{36.0}\)

              \(\rm{36.6}\)

              \(\rm{37.3}\)

              \(\rm{38.4}\)

              \(\rm{39.8}\)


              \(\rm{①}\)上表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___\(\rm{℃}\)

              \(\rm{②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rm{31.6g}\),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将\(\rm{20gKNO_{3}}\)放入\(\rm{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填写表中内容:\(\rm{①}\)_____;\(\rm{②}\)_____。

              \(\rm{(2)}\)物质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发生转化,请按要求各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rm{①}\)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
              \(\rm{②}\)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
              \(\rm{(3)(NH4)2SO_{4}}\)是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在实验室检验其为铵态氮肥的实验操作是_____\(\rm{ (}\)写出一种即可\(\rm{)}\)。
              \(\rm{(4) 2H_{2}S+SO_{2}=3S+2H_{2}O}\),反应前后硫元素化合价发生的变化是_____。

              \(\rm{(5)}\)在实验室中,可用热的碱液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rm{S+}\)__\(\rm{NaOH}\)\(\rm{ \overset{∆}{=} }\) __\(\rm{Na}\)\(\rm{{\,\!}_{2}}\)\(\rm{SO}\)\(\rm{{\,\!}_{3}}\)\(\rm{+}\)_________\(\rm{+}\)__\(\rm{H}\)\(\rm{{\,\!}_{2}}\)\(\rm{O}\)

            • 4.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rm{(1)}\)上图所示的\(\rm{3}\)个实验,\(\rm{A}\)中水发生了______\(\rm{(}\)填“物理”或“化学”\(\rm{)}\)变化,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rm{a.}\)分子种类       \(\rm{b.}\)分子大小       \(\rm{c.}\)分子间的间隔

              \(\rm{(2)B}\)中试管\(\rm{1}\)内得到的气体为______,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可以得到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rm{a.}\)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rm{b.}\)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rm{c.}\)   水通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rm{2:1}\)

              \(\rm{(3)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______和吸附\(\rm{.}\)此净水过程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降低水的硬度\(\rm{.}\)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______\(\rm{(}\)填“过滤”、“煮沸”、“蒸馏”或“静置沉淀”,下同\(\rm{)}\);实验室中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_.

            • 5.

              \(\rm{(}\)一\(\rm{)}\)用化学用语表示:

              \(\rm{⑴}\)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__________;\(\rm{⑵}\)氢氧化钡中钡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rm{⑶}\)酒精溶液中的溶质______\(\rm{\_ \_}\)____;\(\rm{⑷}\)碳酸钠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rm{(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rm{(6)}\)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____________;

              \(\rm{(}\)二\(\rm{)}\)请你按照下列要求各写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rm{(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非上述两种反应类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三\(\rm{)}\)如图是\(\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rm{⑴t_{2}℃}\)时,\(\rm{A}\)、\(\rm{B}\)、\(\rm{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rm{P}\)点所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⑵}\)将\(\rm{t_{1}℃}\)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rm{t_{2}℃}\)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



              \(\rm{(}\)四\(\rm{)}\)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rm{(}\)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rm{)}\)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rm{I A}\)

              \(\rm{II A}\)

              \(\rm{IIIA}\)

              \(\rm{IVA}\)

              \(\rm{VA}\)

              \(\rm{VIA}\)

              \(\rm{VIIA}\)

              \(\rm{0}\)

              \(\rm{2}\)

              \(\rm{3 Li}\)

              \(\rm{6.941}\)

              \(\rm{4 Be}\)

              \(\rm{9.012}\)

              \(\rm{5 B}\)

              \(\rm{10.81}\)

              \(\rm{6 C}\)

              \(\rm{12.01}\)

              \(\rm{7 N}\)

              \(\rm{14.01}\)

              \(\rm{8 O}\)

              \(\rm{16.00}\)

              \(\rm{9 F}\)

              \(\rm{19.00}\)

              \(\rm{10 Ne}\)

              \(\rm{20.18}\)

              \(\rm{3}\)

              \(\rm{11 Na}\)

              \(\rm{22.99}\)

              \(\rm{12 Mg}\)

              \(\rm{24.31}\)

              \(\rm{13 Al}\)

              \(\rm{98}\)

              \(\rm{14 Si}\)

              \(\rm{28.09}\)

              \(\rm{15 P}\)

              \(\rm{30.97}\)

              \(\rm{16 S}\)

              \(\rm{32.06}\)

              \(\rm{17 Cl}\)

              \(\rm{35.45}\)

              \(\rm{18 Ar}\)

              \(\rm{39.95}\)

              \(\rm{(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第\(\rm{3}\)周期\(\rm{(}\)横行\(\rm{)}\)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rm{(}\)填一种\(\rm{)}\),其阳离子是______。

              \(\rm{(3)}\)第\(\rm{11}\)号元素与第\(\rm{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_____,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___\(\rm{(}\)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rm{)}\)。

              \(\rm{(4)}\)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rm{(}\)纵行\(\rm{)}\)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rm{(}\)填标号\(\rm{)}\)。

              \(\rm{a. C}\)和\(\rm{Ne}\)      \(\rm{b. Be}\)和\(\rm{Mg}\)      \(\rm{c. Al}\)和\(\rm{Si}\)       \(\rm{d. F}\)和\(\rm{Cl}\)

              \(\rm{(5)}\) 第\(\rm{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rm{(HF)}\),可用于玻璃雕刻, 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rm{(SiO_{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rm{(SiF_{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五\(\rm{)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rm{D}\)、\(\rm{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rm{A}\)、\(\rm{B}\)为黑色固体,\(\rm{C}\)是红色金属单质,\(\rm{H}\)为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B}\)         \(\rm{;}\) \(\rm{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反应\(\rm{①②③④⑤}\)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____________ 

              \(\rm{(3)}\)写出反应\(\rm{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写出反应\(\rm{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现有\(\rm{①}\)四氧化三铁,\(\rm{②5\%}\)的过氧化氢溶液,\(\rm{③}\)铁粉,\(\rm{④}\)氯酸钾,\(\rm{⑤}\)液态氧,\(\rm{⑥}\)冰水混合物,\(\rm{⑦}\)氯化钾,\(\rm{⑧}\)石灰水等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的是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rm{(}\)填序号\(\rm{)}\)

            • 7.

              中国的发展从古至今,都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rm{(1)}\)古时的“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又将西方的宝石等传入中国。丝绸裁剪成服饰的过程是__________\(\rm{(}\)选填“物理”或“化学”\(\rm{)}\)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rm{C}\),其化学式是\(\rm{C_{6}H_{8}O_{6}}\),\(\rm{C_{6}H_{8}O_{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rm{Al_{2}O_{3}}\)属于__________\(\rm{(}\)选填“单质”或“氧化物”\(\rm{)}\);\(\rm{Al_{2}O_{3}}\)中\(\rm{Al}\)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rm{(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组成。黑火药中至少含有

              __________种元素,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rm{S+2KNO_{3}+3C═X+3CO_{2}↑+N_{2}↑}\),则\(\rm{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rm{(3)2017}\)年\(\rm{5}\)月,来自\(\rm{"}\)一带一路\(\rm{"}\)沿线的\(\rm{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rm{"}\)新四大发明\(\rm{"}\),高铁就是其中之一。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从\(\rm{C}\)、\(\rm{H}\)、\(\rm{O}\)、\(\rm{Na}\)、\(\rm{Cl}\)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rm{(}\)各写一个化学式\(\rm{)}\)

              物质类别

              氧化物

              化学式

               

               

               

               

            • 9.

              \(\rm{(1)}\)用元素符号\(\rm{Na}\)、\(\rm{Mg}\)、\(\rm{O}\)、 \(\rm{H}\)、 \(\rm{S}\)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式:

              \(\rm{①}\)一种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 ,    

              \(\rm{②}\)一种酸____________.

              \(\rm{( 2 )}\)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式:

              \(\rm{①}\)碘酒中的溶质________, \(\rm{②}\)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和空气中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

            • 10.
              如图是水的沸腾的变化过程,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描述它的变化过程.
              \(\rm{(1)}\)宏观: ______ ;
              \(\rm{(2)}\)微观: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