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七号”载人飞船.
              (1)“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所用固体燃料是铝粉和高氯酸铵的混合物.发射时,点燃铝粉产生大量的热引发高氯酸铵发生如下反应:2NH4ClO4=N2↑+2O2↑+Cl2↑+4X↑,则X的化学式为    ,判断物质X化学式的依据是    
              (2)“神州七号”航天服中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CO2(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我国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神州七号”,太空第一次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信步太空的国家.请你谈谈化学的发展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影响.(写一条即可)    
              (4)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常见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
                  A.玻璃钢      B.陶瓷      C.生铁     D.聚乙烯塑料.
            • 2. 水经通直流电可以分解,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    (写名称);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    (写化学式),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这一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    (在物质名称下写出其化学式),此反应为    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 3. (2012•华容区模拟)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一种物质为单质,另外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若甲为单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
                  ;②    ;③    
              (2)若丙为单质,则甲为    ;乙为    ;丙为    .(均填化学式)
            • 4. 水通直流电,可观察到正负电极上都出现    ,可以用    检验正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以用    检验负极的玻璃管中聚集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于这是一种具有    性的气体,因此点燃前必须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5. 人们已经知道,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种类是所有元素中最多的.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的含碳物质就有好多种,如: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O;④CO2;⑤Na2CO3等,还有很多有机物.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报刊还陆续报道了新发现的:⑥C60;⑦C3O2;⑧C4O3;⑨C5O3;⑩C12O9等.请分析上述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属于碳的氧化物的有(填序号)     
              (2)如果上述某碳的氧化物中含氧量为50%,写出C和CO2在高温下化合为该碳的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 6.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
              (1)碳化硅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是航空飞行跑道的理想材料之一.已知碳化硅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硅元素(Si)化合价为﹢4,则碳化硅的化学式为    
              (2)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    
              (3)为防止神舟七号飞船在高温下表面被氧化,在飞船表面涂了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具有    的性质(答出一条即可).
              (4)2009年11月1~5日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在我国湖北武汉市召开.本次大会,加快了中国解决和防治水污染的步伐.请写出一条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5)2009年10月以来甲型H1N1型流感呈现出在全球蔓延的趋势.莽草酸(化学式为C7H10O5)是生产治疗甲型H1N1型流感药物“达菲”的关键原料,根据化学式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两条).
              (6)2009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江西南昌市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①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发展水利和风力发电
              B.开采利用煤炭等矿物燃料
              C.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D.优化建筑设计,增大太阳光的利用率,减少煤、电、气的使用
              ②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分离、浓缩得到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中共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 7.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Na+Cl2=2NaCl,反应前后Na、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的方程式:    ,该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2)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氯化铁具有氧化性,氯化铁溶液能和单质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另一种铁的氯化物.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一定有的固体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有人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你也从化合价角度解释原因    
            • 8. (2007•平阴县模拟)(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    ;2个氢氧根离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个钠离子    ,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下图中镁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选择H、O、C、Ca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①最常用的溶剂    
              ②能够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③常用于人工降雨的一种氧化物    
              ④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一种碱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铁在氧气中燃烧    
              ②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③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 9.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现有以下几种物质:
              A.氧气;B.氢气;C.干冰;D.熟石灰;E.食醋;F.尿素;G.不锈钢;H.聚乙烯;I.纯碱.
              (1)请从A~I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①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物质是    ;②用于农作物肥料的物质是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④厨房调味品中pH小于7的是    
              ⑤可以制成食品包装袋的是    ; ⑥可用于制造刀具的物质是    
              (2)请从A~I中选择符合下表物质分类的化学式填空(每空只需填一个化学式):    
               物质分类 氧化物  单质  酸   碱
               化学式        
              (3)请从A~I中选择物质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    
            • 10.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该反应为    反应(填“化合”或者“分解”);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该反应为    反应(填“化合”或者“分解”);
              (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起了    作用;
              (4)蜡炬成灰泪始干    ,蜡烛燃烧后的质量变    (填“大”或“小”)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