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如果氧气不充分,乙醇燃烧后可能还有CO生成.现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CO2和H2O.

              (1)实验时,可以观察到装置B、F石灰水都变浑浊,D中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的作用是    
              (2)若乙醇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xC2H5OH+yO2═aCO2+bCO+cH2O;现有
              一定质量的乙醇燃烧时,得到了4.4g二氧化碳和1.4g一氧化碳,则符合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和b的比值为    
              (3)上述装置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如NaOH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温度有变化,则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该组同学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温度计测定室温下混合前后温度的变化,并记录了每次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编号盐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①表中x=    
              ②某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也可以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该同学判断依据是    (不考虑烧瓶内液体体积的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 2. 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注:浓硫酸只吸收水分,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吸收水也可吸收二氧化碳)按图示连接好仪器.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
              蜡烛装置Ⅱ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15.8182.3212.2
              反应后的质量/g14.4184.1216.6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    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装置Ⅱ和装置Ⅱ的顺序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
              (3)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    
            • 3. (2014秋•江东区期末)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2,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3)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该气体有两种可能:
              ①:该气体是CO2
              ②:该气体是    .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装置B红色粉末变黑,同时装置C中出现    的现象.则蚁酸分解得到另一种生成物是猜想②中的气体.
              Ⅱ.右边导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 4. 以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各种清洗剂,选择适当的用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名称 洗涤灵 洁厕灵 炉具清洁剂 污渍爆炸盐 漂白粉
              产品样式
              有效成分
              或功能
              清洗油污 盐酸 氢氧化钠 过碳酸钠 消毒
              (1)我们使用洗涤灵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它具有    的功能.
              (2)以下物质可以使用洁厕灵清洗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铁锈        b.油渍      c.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3)取上述一定量的炉具清洁剂,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    色,若将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混合,可以发生右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图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    

              (4)“污渍爆炸盐”溶于水后会生成Na2CO3和H2O2.将爆炸盐溶于水后,再加入足量的洁厕灵,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化学小组发现一袋包装破损的漂白粉,同学们对漂白粉其漂白作用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当有效成分完全消失时,则漂白粉就完全失效;部分消失时,则为部分失效).
              I.查阅资料:
              ①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CaCl2和Ca(OH)2,其有效成分是Ca(ClO)2
              ②Ca(ClO)2可溶于水,漂白原理是:它在空气中发生反应:Ca(ClO)2+H2O+CO2=CaCO3↓+2HClO,
              ③HClO不稳定,易分解生成HCl和一种常见的单质气体.
              ④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HClO的水溶液呈酸性.
              ⑤HClO能可使有色物质(如:品红溶液)褪色.
              II.交流讨论:
              该小组同学经过分析得出:HClO分解时除生成HCl外,生成的另一种常见气体是    
              III.实验探究:下表是探究某漂白粉是否完全失效的实验,请根据表中结论,进行填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把少量漂白粉样品加入水中,通入足量的CO2气体,    
                  
              漂白粉的漂白作用已完全失效.
              IV.继续探究:同学们对某完全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很感兴趣,并作进一步探究.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对该失效后的漂白粉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一:CaCl2和CaCO3;    猜想二:    
              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中的成分CaCO3,除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生成外,还有其它来源,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聪同学进行实验证明失效后的漂白粉的成分符合猜想一,而与猜想二不符.小聪同学的实验方案是:    
            • 5.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探究孔雀石(一种铜矿石)的组成元素.他们取50克孔雀石粉末,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观察到孔雀石分解过程中有水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绿色的孔雀石逐渐变为黑色粉末(假设:孔雀石中的杂质不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在此过程中他们测定了五次,相关数据如下表:
              测定次数 生成沉淀的质量(g) 生成水的质量(g)
              1 5 0.9
              2 10 1.8
              3 X 2.7
              4 20 3.6
              5 20 3.6

              请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孔雀石的元素有    
              (2)表中“X”的值为    g.
              (3)实验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 6. 有一黑紫色的固体为KMnO4和MnO2的混合物,为测定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样20.0g,对固体充分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见图.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g(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求样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7. 甲、乙、丙、丁4位同学对氯化镁样品(仅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检测:各取5.0g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中得到25.0g溶液,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沉淀及有关实验数据如表:
              4位同学的实验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g) 29.0 34.5 40.0 45.0
              反应得到沉淀的质量 (g) 2.1 2.5 2.9 2.9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试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的是    同学的实验.
              (2)计算样品中所含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下同).
              (3)计算丙同学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 8. 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7g,加入到盛有58.1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各物质的总质量为64.9g.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制上述反应中所用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密度为1.19g/cm3)的体积.(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9. 实验室有一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某同学为了确定它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首先取l 6g混合物放入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加入稀盐酸159.4g,测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71g.求:
              (1)此瓶混合物中所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 在一次化学课外活动中,化学老师要求同学们将30gNaCl 样品中的杂质CuCl2除去,同时测出其中所含CuCl2的质量分数.老师提供的试剂有: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KOH溶液、稀盐酸各100g.琳琳同学顺利完成了任务.她的方法是:将30g NaCl样品加入100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再逐渐加入所选试剂,当加入的试剂质量为56g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为4.9g.请回答:
              (1)琳琳同学所选用的试剂是    
              (2)该NaCl样品中Cu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