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红和她的同学学习了金属活动性及稀硫酸的一些性质后,对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片铜,再加入少量的浓硫酸,试管中无现象;再给上述试管加热,试管中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反应后的溶液小心地注入到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溶液呈现出明显的蓝色。
              【实验分析】
              (1)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______(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2)根据______,说明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氢气,很可能是一种含硫元素的气体。
              【查阅资料】
              ①常见的含硫元素的气体有二氧化硫和硫化氢。
              ②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硫化氢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将产生的气体______中,现象为______。
              【实验结论】
              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延伸】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则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H2SO4作氧化剂的是______。
              ①Zn+H2SO4(稀)═ZnSO4+H2
              ②C+2H2SO4(浓)CO2+2SO2↑+2H2O↑
              ③2Cu+O2+2H2SO42CuSO4+2H2O
              ④FeO+H2SO4═FeSO4+H2O。
            • 2.

              小明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设计了如图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该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回答下列问题:

              \(\rm{(1)}\)大理石应放在中___________。

              \(\rm{(2)}\)该方法制备\(\rm{CO_{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rm{(3)}\)收集\(\rm{CO_{2}}\)验满时把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_处。

              \(\rm{(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

              \(\rm{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rm{②}\)按要求连接仪器\(\rm{③}\)向漏斗中加入酸液\(\rm{④}\)向广口瓶中加入小块的大理石虞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rm{①②③④⑤}\)

              B.\(\rm{②①④③⑤}\)

              C.\(\rm{①④②③⑤}\)

              D.\(\rm{②③④①⑤}\)

              \(\rm{(5)}\)若将制得的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使二者发生反应,还会生成一种能够使氧化铜变为单质铜的物质,该物质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 3. 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rm{A}\)                      \(\rm{B}\)

                  \(\rm{(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rm{(}\)填序号\(\rm{)}\)。

                  Ⅰ\(\rm{.}\)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Ⅱ\(\rm{.}\)性质:具有可燃性

                  Ⅲ\(\rm{.}\)用途:可以作为燃料

                  Ⅳ\(\rm{.}\)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rm{(2)}\)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写出一条\(\rm{)}\)。实验时装置\(\rm{A}\)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

                  \(\rm{(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rm{A}\)和\(\rm{B}\)的连接处?并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的新型消毒、净水剂\(\rm{K_{2}FeO_{4}}\)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Ⅰ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________。

              \(\rm{(2)}\)反应\(\rm{③}\)中沉淀\(\rm{D}\)与\(\rm{H_{2}O_{2}}\)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rm{(3)}\)反应\(\rm{④}\)一般控制在低温\(\rm{30℃}\)左右进行,这与\(\rm{K_{2}FeO_{4}}\)的物理性质有关,猜测\(\rm{K_{2}FeO_{4}}\)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反应\(\rm{④}\)一般要加入固体\(\rm{KOH}\)至溶液饱和以便得到更多的\(\rm{K_{2}FeO_{4}}\)晶体,你认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

              \(\rm{(4)}\)下列是\(\rm{K_{2}FeO_{4}}\)制备、净水过程发生的反应,净水后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已知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rm{①}\)制备\(\rm{K_{2}FeO_{4}}\)的反应如下,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rm{2Fe{{(OH)}_{3}}+3C{{l}_{2}}+10KOH\underline{\underline{0\sim 30{}^\circ C}}2{{K}_{2}}Fe{{O}_{4}}+6KCl+8{{H}_{2}}O}\)

              A.\(\rm{Cl_{2}}\)发生还原反应      \(\rm{B.}\)该反应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C.反应前后溶液的\(\rm{pH}\)值不会发生变化

              D.\(\rm{K_{2}FeO_{4}}\)中\(\rm{Fe}\)元素化合价为\(\rm{+6}\)价

              \(\rm{②}\)请完成该反应:\(\rm{4K_{2}FeO_{4}+10H_{2}O=4Fe(OH)_{3}(}\)胶体\(\rm{)+}\)________\(\rm{+3O_{2}}\)。

              \(\rm{③K_{2}FeO_{4}}\)净水剂除了杀菌消毒、吸附悬浮杂质外,还有一个用途是除去水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这种作用与________\(\rm{(}\)填一种物质名称\(\rm{)}\)作用相似。

            • 5.

              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过程.

              \(\rm{(1)}\)  酒精灯加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

              \(\rm{(2)}\)  该实验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  该实验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  反应前后试管内固体质量________\(\rm{(}\)填“增加”“减少”或“不变”\(\rm{)}\)

            • 6.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rm{(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______
              \(\rm{(2)}\)刚开始预热,试管\(\rm{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_____
              \(\rm{(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rm{①}\)中现象______,\(\rm{②}\)中现象______\(\rm{.}\)请你写出试管\(\rm{①}\)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rm{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在这个反应中______\(\rm{(}\)填“木炭”或“氧化铜”\(\rm{)}\)发生还原反应,______\(\rm{(}\)填“木炭”或“氧化铜”\(\rm{)}\)具有还原性.
              \(\rm{(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rm{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______
              \(\rm{(5)}\)如果实验过程中始终无铜生成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