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选做了如图\(\rm{1}\)所示的三个实验:\(\rm{(}\)提示:\(\rm{BaCl_{2}}\)溶液呈中性,\(\rm{Na_{2}CO_{3}}\)溶液呈碱性。\(\rm{)}\)

              祺祺:向试管\(\rm{I}\)中慢慢滴入\(\rm{MgCl_{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雯雯:分别完成试管\(\rm{II}\)和\(\rm{I}\)中的两个实验后,接着进行如图\(\rm{2}\)探究,请分析后作答:

              \(\rm{(1)}\)雯雯经过分析推断,试管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 ;步骤\(\rm{①}\)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2)}\)祺祺把沉淀\(\rm{M}\)、\(\rm{N}\)混合后加入\(\rm{AgNO_{3}}\)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实验结束,祺祺把反应后的混合物与滤液\(\rm{C}\)全部倒入废液缸中,则废液缸内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______ 。
            • 2.
              \(\rm{(9}\)分\(\rm{)}\)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rm{(1)}\)锅炉水垢既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某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有\(\rm{CaCO_{3}}\)、\(\rm{Mg(OH)_{2}}\)、\(\rm{Fe_{2}O_{3}}\),用“酸洗”法可除去该水垢。
              \(\rm{①}\)“酸洗”时,一般不选用稀硫酸的原因是 ______ 。
              \(\rm{②}\)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两种抗胃酸药剂的主要成分及建议每次剂量见表:
              主要成分 \(\rm{NaHCO_{3}}\) \(\rm{Mg(OH)_{2}}\)
              建议每次剂量\(\rm{/g}\) \(\rm{0.5}\) \(\rm{0.3}\)
              服用\(\rm{Mg(OH)_{2}}\)的药效比服用\(\rm{NaHCO_{3}}\)“强”的原因是 ______ 。
              \(\rm{(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三种溶液进行了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溶液中检验出的物质
              \(\rm{1}\) \(\rm{CaCl_{2}}\)、\(\rm{NaCl}\)、\(\rm{CaCO_{3}}\)
              \(\rm{2}\)   \(\rm{Ba(OH)_{2}}\)、\(\rm{H_{2}SO_{4}}\)、\(\rm{NaCl}\)
              \(\rm{3}\)   \(\rm{KCl}\)、\(\rm{Na_{2}SO_{4}}\)、\(\rm{NaCl}\)
              其中第 ______ 组结果肯定不正确。
              \(\rm{(4)}\)在\(\rm{CuO}\)和\(\rm{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待反应停止后过滤,滤出不溶物后再往滤液里加入一枚铁钉,若铁钉无变化,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______ ,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______ 。
            • 3.

              为了除去粗盐中\(\rm{CaCl_{2}}\)、\(\rm{MgCl_{2}}\)、\(\rm{Na_{2}SO_{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rm{①}\)溶解;\(\rm{②}\)依次加过量的\(\rm{BaCl_{2}}\)、\(\rm{NaOH}\)、\(\rm{Na_{2}CO_{3}}\)溶液;\(\rm{③}\)过滤;\(\rm{④}\)加适量盐酸;\(\rm{⑤}\)蒸发、结晶。\(\rm{[}\)提示:\(\rm{Mg(OH)_{2}}\)、\(\rm{BaSO_{4}}\)、\(\rm{BaCO_{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rm{Na_{2}CO_{3}}\)溶液呈碱性\(\rm{]}\)

              \(\rm{(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个。

              \(\rm{(2)}\)操作\(\rm{①}\)、\(\rm{③}\)、\(\rm{⑤}\)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rm{⑤}\)中的作用是什么?

              \(\rm{(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rm{③}\)所得溶液中含有\(\rm{NaOH}\)。\(\rm{(}\)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rm{)}\)

            • 4.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rm{.}\)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rm{.}\)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rm{.}\)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rm{(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rm{Ba(OH)_{2}}\)溶液中滴加\(\rm{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rm{①}\)写出\(\rm{Ba(OH)_{2}}\)与\(\rm{H_{2}SO_{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②}\)甲曲线\(\rm{M}\)点时混合液体呈 ______ 色;
              \(\rm{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rm{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rm{H^{+}}\)和\(\rm{OH^{-}}\)结合成\(\rm{H_{2}O}\),\(\rm{Ba^{2+}}\)和\(\rm{SO_{4}^{2-}}\)结合成\(\rm{BaSO_{4}}\)
              B.\(\rm{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rm{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rm{H^{+}}\)在逐渐增大
              \(\rm{(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rm{Ba(OH)_{2}}\)溶液中滴加\(\rm{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rm{Na_{2}SO_{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rm{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rm{Na^{+}}\)数目一直增大
              \(\rm{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 \(\rm{(}\)填离子符号\(\rm{)}\).
              \(\rm{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 ______ \(\rm{(}\)填“增大”或“减小”\(\rm{)}\).
              \(\rm{(3)}\)拓展:\(\rm{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rm{AgNO_{3}+NaCl=AgCl↓+NaNO_{3}}\)离子方程式:\(\rm{Ag^{+}+Cl^{-}=AgCl↓}\)
              仿写:\(\rm{BaCl_{2}+Na_{2}SO_{4}=BaSO_{4}↓+2NaCl}\)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rm{CO_{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rm{.}\)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rm{Ca^{2+}}\)的浓度变化情况 ______ .
            • 5.
              根据表中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部分碱、酸、盐的溶解性表\(\rm{(20℃)}\)
                  阴离子
              阳离子
              \(\rm{OH^{-}}\) \(\rm{NO_{3}^{-}}\) \(\rm{Cl^{-}}\) \(\rm{SO_{4}^{2-}}\) \(\rm{CO_{3}^{2-}}\) \(\rm{PO_{4}^{3-}}\)
              \(\rm{H^{+}}\) 溶、挥 溶、挥 溶、挥
              \(\rm{K^{+}}\)
              \(\rm{Na^{+}}\) 溶溶
              \(\rm{Ba^{2+}}\)
              \(\rm{Ca^{2+}}\)
              \(\rm{Cu^{2+}}\) \(\rm{-}\)
              说明:“溶”表示那种物质可溶于水,“不”表示不溶于水,“徽”表示微溶于水,“挥”表示挥发性,“\(\rm{-}\)”表示那种物质不存在或遇到水就分解了.
              \(\rm{(1)CaCO_{3}}\)属于 ______ \(\rm{(}\)填“可溶物”、”徽溶物”或“不溶物”\(\rm{)}\).
              \(\rm{(2)}\)表中可溶于水的硫酸盐有 ______ 种\(\rm{.}\)
              \(\rm{(3)}\)在溶液中,磷酸钠与氯化钙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rm{.}\)若能,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______
              \(\rm{(4)}\)某同学将盐酸倒入\(\rm{Ba(OH)_{2}}\)溶液中,得到溶液甲.
              \(\rm{①}\)溶液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 ______ 种\(\rm{.}\)
              \(\rm{②}\)实验设计:探究溶液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rm{a.}\)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盐酸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rm{1}\)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铁粉 是否 ______
              \(\rm{b.}\)探究溶液甲中是否含\(\rm{Ba(OH)_{2}}\)
              方案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rm{2}\)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 溶液 是否产生蓝色沉淀
              \(\rm{3}\) 取少量溶液甲于试管中,加入\(\rm{Na_{2}SO_{4}}\)溶液 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三个方案中有一个不合理,请指出不合理的方案编号并说明理由: ______ .
              \(\rm{③}\)欲从溶液甲中获得纯净的\(\rm{BaCl_{2}}\)固体,应采取的简单操作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