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饮用水消毒是抑制传染病爆发的有效方法,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水反应制得,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rm{Ca(ClO)_{2}}\)】和氯化钙,易溶于水,如图为制取漂白粉的工业流程简图:

              \(\rm{(1)}\)写出步骤Ⅱ中碳酸钙高温分解为两种氧化物,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rm{(2)}\)步骤Ⅲ加入足量水溶解主要发生的是 ______ 变化\(\rm{(}\)填“物理”和“化学”\(\rm{)}\);实验室进行操作\(\rm{A}\)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______ 。
              \(\rm{(3)}\)饱和食盐水电解时发生如下反应:\(\rm{2NaCl+2H_{2}O \dfrac { \overset{\;{电解}\;}{ -}}{\;}2NaOH+H_{2}↑+X↑}\),请写出\(\rm{X}\)的化学式 ______ ,写出氢气的一种用途 ______ 。
              \(\rm{(4)}\)通过步骤Ⅴ可以推测漂白粉具有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______ 。
            • 2.
              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rm{(1)}\)化学实验可按其主要目的分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条件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物质含量的探究等。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rm{C}\)与 ______  \(\rm{(}\)填“\(\rm{A}\)”或“\(\rm{B}\)”或“\(\rm{D}\)”\(\rm{).}\)归为一类,依据是 ______ 。
              \(\rm{(2)}\)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它们的性质决定的,请结合实例完成下列问题:
              \(\rm{①}\)稀有气体填充霓虹灯;\(\rm{②}\)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rm{③}\)氢气做高能燃料;\(\rm{④}\)食醋除水垢 \(\rm{⑤}\)液氮用于磁悬浮列车:\(\rm{⑥}\)氦气替代氢气用于探空气球;\(\rm{⑦CO_{2}}\)用于灭火。
              例:\(\rm{①⑤}\),利用物理性质;答: ______ , ______ 。
            • 3.
              \(\rm{2018}\)年\(\rm{1}\)月\(\rm{11}\)日,广西某地高速公路大桥上用于融冰作业的\(\rm{2}\)包共\(\rm{100}\)公斤含有亚硝酸钠的工业盐遗失,当地迅速组织警力开展搜寻遗失的工业盐,确保不流入市场和家庭。
              【资料卡\(\rm{1}\)】亚硝酸钠与食盐氯化钠相似,为白色有咸味的固体,但误食会使人中毒。腌制食品、泡菜等制作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钠。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rm{(1)}\)用盐融冰的原理是 ______ ,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______ \(\rm{(}\)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rm{)}\)。
              \(\rm{(2)}\)图\(\rm{1}\)是用不同浓度盐水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曲线图。据此回答:当盐水浓度为\(\rm{6\%}\)时,第 ______ 天亚硝酸盐含量达到最大值。为了安全,泡菜腌制时盐水浓度最好是 ______ 并在腌制 ______ 天后再食用。

              \(\rm{(3)}\)兴趣小组欲测定某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
              【资料卡\(\rm{2}\)】实验室常用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其化学方程式为:\(\rm{NaNO_{2}+NH_{4}Cl \dfrac { \overset{\;\;\triangle \;\;}{}}{\;}NaCl+N_{2}↑+2H_{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rm{)}\)
              【资料卡\(\rm{3}\)】在酸性环境中高锰酸钾能与亚硝酸钠发生如下反应:\(\rm{2KMnO_{4}+5NaNO_{2}+3H_{2}SO_{4}=K_{2}SO_{4}+2MnSO_{4}+5NaNO_{3}+3H_{2}O}\)
              【方案一】取\(\rm{1g}\)该工业盐样品与足量氯化铵溶液于图\(\rm{2}\)装置中充分反应\(\rm{(}\)该工业盐中其他成分不与氯化铵溶液反应\(\rm{)}\),实验时加热片刻后,即可移去酒精灯,其原因 ______ 。最终量筒中收集到\(\rm{300mL}\)水,已知该条件下氮气的密度为\(\rm{1.25g/L}\),则该工业盐样品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实验结束后发现测量结果偏大,可能原因是 ______ 。
              【方案二】为更准确地测定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rm{4.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rm{250mL}\)溶液,取\(\rm{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含量为\(\rm{15.8g/L}\)的酸性\(\rm{KMnO_{4}}\)溶液进行反应,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rm{1}\) \(\rm{2}\) \(\rm{3}\) \(\rm{4}\)
              \(\rm{KMnO_{4}}\)溶液体积\(\rm{(mL)}\) \(\rm{20.60}\) \(\rm{20.02}\) \(\rm{20.00}\) \(\rm{19.98}\)
              上述第 ______ 次实验所得数据明显异常,剔除异常数据后,计算出该工业盐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 4.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rm{(1)}\)指出仪器名称:\(\rm{①}\)____________\(\rm{ ②}\)_______________。

              \(\rm{(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rm{(}\)填字母\(\rm{).}\)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rm{.}\)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____________药品\(\rm{(}\)填名称\(\rm{)}\),其起________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_____\(\rm{(}\)填“能”或“否”\(\rm{)}\)。

              \(\rm{(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rm{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端进入\(\rm{(}\)填“\(\rm{c}\)”或“\(\rm{b}\)”\(\rm{)}\)。

              \(\rm{(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写一条即可\(\rm{)}\)。

              \(\rm{(6)}\)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rm{(}\)固体\(\rm{)}\)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

            • 5.

              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rm{(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邀请你一同参加。

              【知识回放】

              请你在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金属活动性顺序:\(\rm{K}\) \(\rm{Ca}\) \(\rm{Na}\)  \(\rm{Mg}\) \(\rm{Al}\)  \(\rm{Zn}\) \(\rm{\_}\) \(\rm{Sn}\)  \(\rm{Pb}\) \(\rm{(H)\_}\)  \(\rm{Hg}\)  \(\rm{Ag}\) \(\rm{Pt}\) \(\rm{Au}\)

              【做出猜想】

              猜想\(\rm{1}\):\(\rm{Cr > Fe > Cu}\);猜想\(\rm{2}\):\(\rm{Fe > Cu > Cr}\);猜想\(\rm{3}\):你的猜想是_____。

              【查阅资料】

              \(\rm{(1)}\)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rm{(2)}\)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rm{(CrSO_{4})}\)溶液。

              【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完成下表。

              【结论与解释】

              \(\rm{(1)}\)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_____正确。

              \(\rm{(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rm{FeSO_{4}}\)溶液中,反应_____\(\rm{(}\)填“能”或“不能”\(\rm{)}\)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

            • 6.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实验回顾】下图是课本中用红磷燃烧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

              \(\rm{(1)}\)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

              \(\rm{(2)}\) 实验原理:由于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__________减小,烧杯中水倒吸入集气瓶。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操作规范,用量筒测量进入瓶中水的体积,能粗略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提出】上述实验通过利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定量测定发现:燃烧过程中当氧气体积分数低于\(\rm{8.7\%}\) 时,红磷就无法继续燃烧\(\rm{.}\)因此通过上述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值误差较大。

              【实验改进】

              Ⅰ\(\rm{.}\)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rm{(}\)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变成铁锈\(\rm{)}\)设计下图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rm{.}\)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测量项目

              实验前

              实验后

              烧杯中水的体积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集气瓶\(\rm{(}\)扣除内容物\(\rm{)}\)和导管的容积

              体积\(\rm{/mL}\)

              \(\rm{80.0}\)

              \(\rm{54.5}\)

              \(\rm{126.0}\)

              【交流表达】

              \(\rm{(1)}\)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rm{[Fe(OH)_{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rm{(}\)计算结果精确到\(\rm{0.1\%)}\)。

              【提示:下面第\(\rm{(3)}\)小题若答对将奖励\(\rm{4}\)分,但化学总分不超过\(\rm{60}\)分】

              \(\rm{(3)}\)改进后的实验与课本中实验相比较,有哪些优点?\(\rm{(}\)可以从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环境保护等角度分析,至少写两条\(\rm{)}\):

              \(\rm{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

              实验一

              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观察。

              现象:晶体为蓝色。

              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现象:________。

              步骤三:在\(\rm{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铜晶体,并加入少  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现象:研碎后的硫酸铜晶体溶解的更快。

              分析:原因是________。

               

              步骤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rm{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

              分析:该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实验二

              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rm{(1)}\)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结论】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 8.

              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rm{(Na_{2}O_{2})}\)固体包在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捅入棉花团中吹气,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为了揭开魔术的秘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rm{?}\)

              【作出猜想】\(\rm{①}\)过氧化钠与人呼的\(\rm{N_{2}}\)反应并生成\(\rm{O_{2}}\)。\(\rm{②}\)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并生成\(\rm{O_{2}}\)。\(\rm{③}\)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rm{CO_{2}}\)反应并生成\(\rm{O_{2}}\)。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rm{1}\)

              ________

              \(\rm{2}\)

              ________________

              \(\rm{3}\)

              ________________

              【解释与结论】

              \(\rm{(1)}\)实验\(\rm{1}\)中,观察到________,可判断猜想\(\rm{①}\)不成立。

              \(\rm{(2)}\)实验\(\rm{2}\)中,\(\rm{A}\)装置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rm{(}\)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rm{)}\)。

              \(\rm{(3)}\)由上述\(\rm{3}\)个实验可得出猜想\(\rm{②}\)、\(\rm{③}\)成立。所以实验\(\rm{②}\)、\(\rm{③}\)的现象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rm{(1)}\)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可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

              \(\rm{(2)}\)与学过的实验室制氧气相比,过氧化钠更适合在潜水艇中使用,其优点是________。

            • 9.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卡:

              一、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于\(\rm{2014}\)年\(\rm{7}\)月\(\rm{29}\)日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计划于\(\rm{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rm{(}\)如图\(\rm{—F)}\)。“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rm{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rm{164}\)立方米的甲烷和\(\rm{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二、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较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rm{(1)}\)仪器\(\rm{a}\)、\(\rm{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a.}\)需要加热                                \(\rm{b.}\)需要催化剂  

              \(\rm{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            \(\rm{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

              \(\rm{(4)}\)甲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烷除用作燃料外,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rm{C{O}_{x} }\)和\(\rm{C{H}_{4} }\)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rm{(C{H}_{3}COOH )}\)。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rm{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rm{)}\),则\(\rm{C{O}_{x} }\)中的\(\rm{x}\)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2017}\)年\(\rm{5}\)月\(\rm{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能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为探究铁和铜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以下实验。

              \(\rm{(1)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

              \(\rm{(2)}\)实验证明铁的活动性比铜的      ,以上实验中能比较出铁和铜活动性顺序的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