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rm{(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______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rm{(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 ______ 、\(\rm{NO_{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______ ,破坏环境。
              \(\rm{(3)}\)阜康市二中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rm{A}\)、\(\rm{B}\)、\(\rm{C}\)三个实验。
              \(\rm{①}\)白磷能够燃烧的实验是\(\rm{(}\)填序号\(\rm{)}\)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②}\)对比实验\(\rm{B}\)和\(\rm{C}\)可以得到燃烧所需的一个条件: ______ 。
              \(\rm{③}\)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______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
              \(\rm{④}\)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作反应物    \(\rm{B.}\)隔绝空气    \(\rm{C.}\)升高温度。
            • 2.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rm{(1)}\)从微观角度:
              \(\rm{①}\)某纯净物\(\rm{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X+3O_{2}═2CO_{2}+3H_{2}O(}\)反应条件已略去\(\rm{)}\),则\(\rm{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rm{②}\)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rm{A}\)与\(\rm{B}\)反应生成\(\rm{C}\)和\(\rm{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rm{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rm{B.4}\)种物质中只有\(\rm{D}\)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   \(\rm{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rm{(2)}\)从宏观角度:
              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的燃料,其完全燃烧产物为\(\rm{CO_{2}}\)和\(\rm{H_{2}O}\),与液化石油气相比,下列哪种燃料最环保 ______ 。\(\rm{(}\)填字母\(\rm{)}\)
              A.甲烷\(\rm{(CH_{4})B.}\)煤炭\(\rm{C.}\)氢气\(\rm{(H_{2})}\)
              \(\rm{(3)}\)从能量变化角度
              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rm{(}\)化学式:\(\rm{CaO)}\)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
              \(\rm{①}\)由实验现象可推测,生石灰溶于水会 ______ ;\(\rm{(}\)填“吸热”或“放热”\(\rm{)}\)
              \(\rm{②}\)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 3.
              “西气东输”工程惠及我省很多地区,我们铜陵也早用上了天然气\(\rm{(}\)主要成分为\(\rm{CH_{4})}\)实验室常用图\(\rm{1}\)所示的发生装置制取\(\rm{CH_{4}}\),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室可用______方法收集\(\rm{CH_{4}}\)。
              \(\rm{(2)}\)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rm{(3)}\)天然气若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因此,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防止发生中毒的做法是______ \(\rm{(}\)写出一种即可\(\rm{)}\)。
              \(\rm{(4)}\)充分燃烧\(\rm{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rm{CO_{2}}\)和\(\rm{SO_{2}}\)气体的质量如图\(\rm{2}\) 所示,则燃烧最易导致酸雨______,______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 4.
              原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rm{.}\)二氧化硫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生产硫酸,在工业上有重要用途\(\rm{.}\)用硫生产硫酸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rm{2S+3O_{2}+2H_{2}O═2H_{2}SO_{4}.}\)某工厂有含硫\(\rm{0.8\%}\)的原煤\(\rm{10000t}\),回答下列问题.
              \(\rm{(1)}\)如未经处理,完全燃烧会产生污染物二氧化硫 ______ \(\rm{t.}\)
              \(\rm{(2)}\)如将所含的硫全部转化为硫酸可以得到纯硫酸多少吨?\(\rm{(}\)写出计算过程\(\rm{)}\)
            • 5.

              我国某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rm{SO_{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rm{SO_{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亚硫酸\(\rm{(H_{2}SO_{3})}\)。

              已知:\(\rm{H_{2}SO_{3}}\)易分解生成水和\(\rm{SO_{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rm{H_{2}SO_{4}}\);\(\rm{H_{2}SO_{3}}\)和\(\rm{SO_{2}}\)都能使一种红色的化学试剂品红溶液褪色。

              \(\rm{(1)}\)酸雨是\(\rm{pH}\)________\(\rm{(}\)填“大于”或“小于”\(\rm{)5.6}\)的降雨。

              \(\rm{(2)}\)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rm{HCl}\)或\(\rm{H_{2}SO_{4}}\)反应制备\(\rm{SO_{2}}\),其反应原理与实验室制取\(\rm{CO_{2}}\)的相似,请写出\(\rm{Na_{2}SO_{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rm{(3)}\)小东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rm{(pH}\)约为\(\rm{3)}\)中加入足量的\(\rm{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进行探究:

              \(\rm{[}\)提出猜想\(\rm{]}\)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分是什么?

              \(\rm{[}\)进行猜想\(\rm{]}\)猜想\(\rm{1}\):只有\(\rm{K_{2}SO_{3}}\)

              猜想\(\rm{2}\):________

              猜想\(\rm{3}\):既有\(\rm{K_{2}SO_{4}}\),也有\(\rm{K_{2}SO_{3}}\)

              \(\rm{[}\)实验探究\(\rm{]}\)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

              步骤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rm{1}\)

              各取\(\rm{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rm{A}\)、\(\rm{B}\)两只试管

               

              \(\rm{2}\)

              向\(\rm{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红溶液

              证明含有\(\rm{K_{2}SO_{3}}\)

              \(\rm{3}\)

              向\(\rm{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再加

              入足量的。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rm{K_{2}SO_{4}}\),则猜想\(\rm{3}\)成立

              \(\rm{[}\)实验反思\(\rm{]}\)小波同学结合步骤\(\rm{3}\)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联系到学过的知识,认为还有一类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溶液的成分探究也可用相同的方法和试剂,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组溶液可能是________。

            • 6. 原煤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CO、CO2的混合气体.同学们在实验室欲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他仪器用品略).

              (1)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上述装置组合后还有明显不足之处,你认为不足之处是 ______
              (4)为达到实验目的,将上述装置组合后进行实验,其接口顺序为:混合气体→ ______ . (填“a~h”接口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
            • 7.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 ______ 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xO2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 g.
            • 8.
              为了确保人体健康,需要吃些粗粮\(\rm{.}\)玉米是营养成分丰富的优质粗粮,玉米中的主要成分见下表.
              成分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水和维生素\(\rm{B}\)族等
              质量分数 约\(\rm{10\%}\) 约\(\rm{5\%}\) 约\(\rm{80\%}\) 约\(\rm{5\%}\)
              \(\rm{(1)}\)上表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 ______ 类\(\rm{.}\)
              \(\rm{(2)}\)玉米初加工可得到淀粉,淀粉属于 ______ \(\rm{(}\)填序号,下同\(\rm{)}\).
              \(\rm{①}\)无机物      \(\rm{②}\)糖类        \(\rm{③}\)有机合成材料      \(\rm{④}\)高分子化合物
              \(\rm{(3)}\)淀粉发酵可生产乙醇,乙醇是可再生能源\(\rm{.}\)下列物质中 ______ 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rm{①}\)汽油      \(\rm{②}\)柴油        \(\rm{③}\)天然气          \(\rm{④}\)氢气
              \(\rm{(4)}\)玉米芯与稀硫酸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反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糠醛\(\rm{.}\)糠醛\(\rm{(C_{5}H_{4}O_{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 .
              \(\rm{(5)}\)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 9.
              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rm{(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rm{(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rm{.}\)我们把\(\rm{pH}\) ______ \(\rm{5.6(}\)填“\(\rm{ > }\)”“\(\rm{=}\)”或“\(\rm{ < }\)”\(\rm{)}\)的降雨称为酸雨\(\rm{.}\)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CaCO_{3}+2SO_{2}+O_{2}=2CaSO_{4}+2x}\),则\(\rm{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rm{(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rm{(CH_{3}OH)}\)和水\(\rm{.}\)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rm{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rm{8CH_{3}OH+xO_{2} \dfrac { \overset{\;{一定条件}\;}{}}{\;}mCO_{2}+nCO+16H_{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rm{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 \(\rm{g.}\)
            • 10. 煤能源是我国现阶段主要能源之一,但煤燃烧排放的\(\rm{SO_{2}}\)会污染环境\(\rm{.}\)某发电厂采用“亚硫酸钠循环法”吸收\(\rm{SO_{2}}\),其基本过程是:用\(\rm{NaOH}\)溶液在低温下吸收烟气中的\(\rm{SO_{2}}\),得到\(\rm{Na_{2}SO_{3}}\);将生成的\(\rm{Na_{2}SO_{3}}\)溶液继续吸收\(\rm{SO_{2}}\),得到\(\rm{NaHSO_{3}}\);将生成的\(\rm{NaHSO_{3}}\)吸收液加热再生,回收释放出的纯\(\rm{SO_{2}}\)气体,并将得到的\(\rm{Na_{2}SO_{3}}\)返回吸收系统.
              \(\rm{(1)SO_{2}}\)遇雨水会形成______.
              \(\rm{(2)}\)写出下列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rm{①NaOH}\)溶液吸收\(\rm{SO_{2}}\):______;
              \(\rm{②NaHSO_{3}}\)吸收液加热再生:______.
              \(\rm{(3)}\)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之一\(\rm{.}\)若你戴上一副能够看清分子、原子等微粒的眼镜,则观察到氢气燃烧过程的景象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