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学生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进行了以下实验:点燃一支蜡烛,竖直放在桌面上,用烧杯罩住(如图1所示).请依据此实验回答问题:
              (1)蜡烛燃烧时,观察到烧杯内壁产生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 ______ 元素;
              (2)当蜡烛火焰接触到烧杯底部,烧杯底会产生黑色固体,这是因为石蜡发生了 ______ 燃烧;
              (3)过一段时间,蜡烛熄灭了,这种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原理是 ______
              (4)蜡烛熄灭的瞬间,观察到烛芯上方产生一缕白烟,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5)实验后,有学生提出疑问:蜡烛熄灭时,烧杯内的氧气是否已经被耗尽?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了蜡烛燃烧过程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得出了如图3所示的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根据图3所示的曲线图,同学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只有当氧气耗尽时,蜡烛才会熄灭      
              B.蜡烛熄灭时,集气瓶内仍有氧气
              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 2. 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水蒸发变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说明原因.
               (3)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在使用前必须要做什么?
               (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5)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什么?请至少说出一点措施.
               (6)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过程可以简单的表示为:
              CO2+H2O淀粉+O2
              则淀粉组成中一定含有 ______ 元素,可能含有 ______ 元素.
            • 3. 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在厨房外闻到了他妈妈炒菜的香味,这说明 ______
              (2)炒菜时小明妈妈用到了加碘盐,食盐中加碘可以补充碘 ______ (选填元素或分子或原子);加碘食盐中实际加入了碘酸钾(KIO3),在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3)小明妈妈炒菜时锅内的油着火燃烧,小明妈妈立即加入青菜,她这样做的原理是 ____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到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4. 燃气灶能效标准于2016年4月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燃气灶即将进入节能时代,如图是一款燃气灶的示意图.
              (1)所示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______  (填一种即可).
              (2)燃气灶所用燃气包括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化合物,其中碳和氢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的 ______ 不同,氢离子的符号表示为 ______ ,碳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______
              (3)熄灭燃气灶的方法是关闭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 ______
            • 5.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取之不尽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2)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则X的化学式是 ______
              (4)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为祸,生活中遇到油锅着火时,通常用锅盖盖灭,其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通常将煤做成蜂窝状,甚至做成粉末状再使用,这样做的原因是 ______
            • 6. 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A出现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如图B所示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蜡烛后熄灭,同时烧杯内壁会变黑,由实验现象提示我们,在楼房着火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什么?
            • 7. 用煤作燃料时常常将煤制作成蜂窝状,其原理是    ;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的方法有(填写一种即可)    
            • 8.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某国际物流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用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环保部门需实时监测,提供空气质量报告,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物质有        (举两例).
              (2)爆炸引发楼房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其原理是    
              (3)天然气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因为天然气具有    性,所以泄漏后与    接触,遇明火发生爆炸.家用天然气中会加有臭味的乙硫醇,目的是    
              (4)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
            • 9. 小明全家到美丽的牡丹江江边野炊,请你和他们一起解决下列问题:
              (1)引火时小明把木柴紧密堆放,引燃后发现燃烧不旺,妈妈将木柴架空后火势变旺,原因是    
              (2)野炊结束后,爸爸用树枝将火抽灭,你还能想到的另一种灭火方法是    
              (3)木柴、化石燃料是人类长期使用的燃料,但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如太阳能(填一种即可)    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