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示中的“-”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转化.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FeH2SO4NaOHCuCl2Fe2O3
              BH2CuOHClO2CO
              CH2SO4Fe2O3HClZnCuCl2
              DNa2CO3Ca(OH)2NaOHHClCO2
              A.A
              B.B
              C.C
              D.D
            • 2.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对下列物质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
              A.铁导热性良好,可制铁锅
              B.氢气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石墨质软,可作电极
              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 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有气泡冒出
              C.硫酸铁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D.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紫红色的铜,试管口有无色液滴生成
            • 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C.氢气还原氧化铁粉末,红色粉末变成银白色粉末
              D.将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
            • 5.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B.将干冰放于空气中,其周围会产生大量白雾
              C.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有白烟
              D.将硫在放置于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
            • 6. 分类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有还原性的物质:CO、H2、C
              B.复合肥料:KNO3、NH4H2PO4、NH4NO2
              C.金属材料:硬铝、不锈钢、金刚石
              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氮气、硫酸铜、水
            •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H2、CO、C具有可燃性,都可以作燃料
              B.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吸收水分,都能作干燥剂
              C.浓盐酸、浓硫酸都应密封存放,否则浓度都会变小
              D.NH4NO3、NH4Cl分别与Ca(OH)2混合研磨都有NH3放出
            • 8. 在实验室里,下列物质的制备原理错误的是(  )
              A.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C.用氢气还原灼热的氧化铜制铜
              D.用铜与稀硫酸反应制硫酸铜
            • 9.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红色固体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产生浓厚的白雾
              B.汞在空气中加热,银白色液体表面生成红色固体
              C.氢气还原氧化铜,试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光亮紫红色;试管口有无色液体出现
              D.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 10. 下列各组物质:①NaOH和Ca(OH)2,②HCl和H2SO4,③H2、C和CO,④CO和CO2,其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