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2Na2O2+2CO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白色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1)按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有此装置    
              (2)C装置的作用是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 2. 科技节活动中,化学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A所示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
              A.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氨分子有一定质量     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2)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氢氧化钠溶液注入瓶中,会看到鸡蛋被“吞”入瓶中,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C所示实验,当通过导管向热水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在水下燃烧,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为:①可燃物;②达到燃烧所需要的    ;③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D所示实验观察到紫色小花变为红色,小花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    
              (2)为减少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发射“嫦娥一号”的火箭使用C2H8N2(偏二甲肼)和N2O4为推进剂,发生化学反应的生成物CO2、N2和H2O.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
              C2H8N2+    N2O4    CO2+    N2+    H2O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SO2等污染物.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以大大降低废气中SO2的含量.假设某火电厂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从燃煤燃烧后的废渣中得到CaSO3和 CaSO4的混合物50t,若该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该混合物中含硫元素的质量为    t,相当于少排放     t二氧化硫.
            • 4. (2012•宜春校级模拟)面粉加工厂的车间若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这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充分接后,遇到明火急剧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在有限空间内迅速膨胀,从而引起爆炸.下面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件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 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俗语及对联等隐含丰富的化学知识或者能够用于说明化学问题:(以下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若两题都回答,则以第一题的答案评定分数)
              (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用来说明化肥与人类的关系也很贴切,说说你的认识:    
              (2)故有对联一副,上联是“船漏湿,盆漏干”,下联是“灯吹灭,火吹旺”(灯指小油灯,火指炉火),请用化学知识简要解释“灯吹灭,火吹旺”的道理:    
            • 6. 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但也给“低碳生活”造成影响,其燃料汽油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大量汽车尾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加剧    效应,而尾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则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请举出酸雨造成的一例危害    ;其中一氧化碳是剧毒物质,原因是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内缺氧.煤气的主要成分为    ,人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应采取的措施是(只答一条)    ,写出一例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做法    
            • 7. 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问题的重要举措.
              (1)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    等是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资源是有限的,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     (写一种即可);
              (2)一种车用汽油燃料是在汽油中加入一定量的X,这种燃料的使用节省了石油资源,又减少了污染,其中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点燃 
              .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是    
              (3)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自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从化学角度看,实行这一制度的好处是     (答一点即可).
            • 8. 化学是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文知识有密切联系.例如,我国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A、B两题中任选一题.如果两题  都答.只以A题记分]
              A题:“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
              成语词典的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    
              釜底抽薪:    
              B题:“沙里淘金”和“点石成金”
              成语词典的解释:
              沙里淘金--从沙石中筛选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低.点石成金--石头经“点化”变成了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沙里淘金:    
              点石成金:    
            • 9. 材料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由其制成的物质则能向世人展示的精神风貌!

              问题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向世界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儿童安全考虑,有一种“福娃”的外用材料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羊毛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    (B) 这种“福娃”不宜用碱性强的洗涤剂清洗
              (C) 聚酯纤维是天然材料       (D)可以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聚酯纤维
              问题二:今年4月26日,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如如图所示)的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祥云”不仅有着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烷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中之一)
              (2)丙烷分子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最简整数比)
              (3)火炬点燃后,所发生的反应为:C3H8+5O2
               点燃 
              .
               
              3CO2+4H2O,该反应所用燃料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