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物理老师在上《光的传播》一课中,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观察现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观察,一天中,人在太阳底下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接着,老师请小明同学在图1和2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表示太阳),请你帮小明完成作图.
              【提出问题】影子长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    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课后率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猜想:
              猜想1: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远近有关.
              猜想2:影子长度可能与光源的高度有关.
              猜想3: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高度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于是同学们开始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3: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①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
              影子长度L/cm3015107.5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猜想    (填猜想序号)
              ②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图3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    不变,改变    ,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 2. (2015秋•东台市期中)(1)小强发现妈妈用湿拖把拖过的地面,很快就干了,而地面瓷砖是不吸水的,为探究“水的消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强用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洒在凉爽的室内、风和日丽的阳台上的一块或两块瓷砖上,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砖的大小均相同).
              半杯水室内阳台
              1块砖2块砖1块砖2块砖
              变干时间2.5h1h45min20min
              ①地上的水干了,它属于物理学中的    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与    等因素有关.小强在室内的实验    (选填“有”或“没有”)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②在随州农村,农业缺水现象普遍,张爷爷种了一块玉米地,玉米苗一尺多高,为抗旱、节水、保墒,在下列措施中,应向张爷爷推荐的措施有    (措施有多项,合理即可)
              A.早、晚气温较低时浇水     B.中午风和日丽时浇水 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   D.在玉米蔸附近浇水  E.在植株间的空地处可用些秸秆、树叶作简单覆盖
              (2)如图所示,水槽里装有纯净水,一束红色激光从空气中以入射角i射到水面上的0点,设入射光的强度为l00%,用光传感器采集水槽底部折射光斑的光强和光屏上收集到的反射光斑的光强.
              入射光100%)i=60°i=45°i=30°i=20°
              反射光约70%约45%约30%A
              折射光约30%约55%约70%约75%
              ①观察表中数据规律,A处应填    .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随着入射角i由小变大,    
              ②向纯净水里加些粉尘,搅拌均匀重复上述实验,反射光的数据变化不大,但从折射光斑处采集到的数据大幅下降,是因为    
            • 3. 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  2A”、“5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的电路图用笔画线将图乙实物图连接完整(注意电流表的量程选择).
              (2)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    
              (3)小李实验时,在a、b间先接入5Ω的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1.5V,并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10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选填“E”或“F”)端移动,小李移动变阻器滑片P的目的是:    
              (4)小李为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    .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4. 如图所示,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不同呢?

              请写出你的推断:    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你推断的理由是:    
              “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    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    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    (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    
              (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    
            • 5. (2015秋•灌阳县期中)某物理实验小组用蜡烛、凸透镜(焦距未知)和光屏等器材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该小组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中心10cm处的地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光斑的形成说明    
              (2)为了找到像的准确位置,必须做好光屏的微调,即在一定范围内左右移动光屏,使光屏上的像由模糊到清晰,直至找到像最清晰的位置.但该小组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蜡烛的像,其原因不可能是    
              A.光屏、凸透镜和蜡烛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B.物距小于透镜的一倍焦距
              C.蜡烛在透镜的两倍焦距处          D.蜡烛在透镜的焦点上
              (3)解决上述问题后,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仍偏高,解决的方法是把蜡烛    (选填“向上”或“向下”)调.
              (4)调整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可以看到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    (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清晰的像,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电影放映机”);此时,一名组员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 6. 综合实验活动,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光斑又如何形成的呢?对此小明决定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带孔的卡片,如图甲所示,卡片中各孔尺寸相同(约为1cm),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3)为验证猜想b,小明让带孔卡片,离地面白纸较近,看到的光斑与卡片中孔的形状相同,然后让带孔卡板远离白纸,到一定距离后,白纸上的光斑又成了圆形,这说明光斑的形状还与    有关;
              (4)为验证猜想c,如图乙,让带孔的甲纸板离地面白纸的距离不变.让乙纸板向左运动,使孔径越来越小,当孔径小到一定程度时,发现白纸上的光斑由孔的形状变成圆形.这说明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    (选填“有关或无关“)
              通过探究,他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结论,    光斑(填光斑的形状)一般是太阳的像,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树叶间空隙大小、树叶间空隙与地面的距离有关.不管光斑是不是像,他们都是由    形成的.
            • 7. 小明为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设计并连接了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压表的量程选用0~3V、电流表的量程选用0~0.6A、导体的电阻R阻值不变.

              (1)当小明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但电压表无示数.请你帮助小明检查电路,只要改动一根导线,就能使电压表显示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值.请你在图甲中和将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修正上述错误后小明又发现:无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怎样滑动,都不能改变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请你帮助小明再次检查电路,只要改动另一根导线,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即可改变两电表的示数.请你在图甲中将应改动的另一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3)根据图象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关系.
            • 8. (2015•梧州)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铁钉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是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来显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个数增多,说明电流越    ,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景可知,电磁铁甲的上端是    极;电磁铁    (填“甲”或“乙”)的磁性较强,说明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    ,电磁铁磁性越强;实验发现被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是分散的,其原因是大头针被磁化,    
              (3)实验结束后,小明发现电池使用说明中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他想新旧电池混用和不混用有什么区别呢?于是,他做了如下探究,他用一节新电池代替图中原来的电源,闭合开关后,用电压表测出电路的总电压,并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记录在下表中,然后再分别把两个新电池、一新一旧电池串联起来,替换原来的电源,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电源电路的总电压/V吸引大头针数量
              一个新电池1.5较多
              两个新电池串联3.0最多
              一新一旧电池串联1.3较少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电路提供是电压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原因是: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    ,所以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