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碘锤中固态碘逐渐消失,紫色的碘蒸气充满碘锤,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可能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资料:通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错误: ______ 。
              \((3)\)小明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有大量白雾,则水中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二氧化碳\(/\)水蒸气\()\)。
            • 2.
              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
              你认为实验方案 ______ 更好些\((\)填数字\()\),你的理由: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______ \((\)高于\(/\)低于\(/\)等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先 ______ 再 ______ 变成气态的
              现象,不能说明“碘的升华”。
              实验\(1\) 实验\(2\)
              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碘的熔点:\(114℃\) 碘的沸点:\(184.3℃\) 水的沸点:\(100℃\) 酒精灯火焰:\(500℃\)左右
            • 3. 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物质 酒精 煤油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 4. 老师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时
              (1)密闭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入开水中,如图所示,仔细观察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了 ______ 色的气体,碘的这个物态变化叫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需要 ______
              (2)有同学认为碘是先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请根据右表你认为碘的状态变化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物质 熔点/℃ 沸点/℃
              113.7 184.2
            • 5. 小明看到家中日光灯管的两端各有一圈黑色(如图甲所示),从外面擦怎么也擦不掉,他觉得奇怪,于是向爸爸请教,爸爸让他在一支长试管内装入少量的碘粉,塞上底部悬挂了少量棉线的橡皮塞,用酒精灯慢慢加热,如图乙所示.
              (1)加热时小明看到碘粉没有熔化就有紫色的烟雾升起,这是 ______ 过程,需要 ______ 热,同时发现棉线上好像下了紫色的霜,这是 ______ 过程
              (2)一段时间后,小明看到离试管底一段距离处,出现了一圈紫色的堆积物,这是碘 ______ 而形成的,并且时间越长,堆积越多.由此小明推断日光灯管上的黑圈是 ______ 形成的.
              (3)经过这个探究,小明明白了高压电线上凝结的厚冰柱(如图丙所示)经过一个无雨、无雪的寒冷夜晚变粗的原因,你认为下列对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______
              A.白天温度高,电线和冰柱遇热膨胀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厚冰柱变成了冰
              C.空气中的水珠遇到厚冰柱后凝固成冰.
            • 6. 以下各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
              (1)钢锯条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 ______ 而发出声音.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 ______ 会改变( 响度/音调).

              (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水蒸气发生 ______ 而形成的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随着实验的进行金属盘的温度 ______ (升高/降低/不变).
              (3)如图丙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 ______ 色的气体,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 ______  色的颗粒.依据此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书本上没有用酒精灯直接给碘锤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是因为碘的熔点比水的沸点 ______  (高/低).
            • 7. 干冰是在标准大气压下以-78.5℃存在的固体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舞台上经常喷出干冰粉末从而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分析:
              (1)喷出的干冰粉末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
              (2)从而空气中的 ______ 遇冷, 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即舞台上出现的白雾.
            • 8. 在做“碘的升华”实验中,有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你认为哪个实验能更好的反映“碘的升华”现象.
              你认为实验方案 ______ 更好些 (填数字),因为该实验方案中 ______
              实验方案1 实验方案2
              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碘的熔点:114℃ 碘的沸点:184.3℃ 水的沸点:100℃ 酒精灯火焰:约500℃
            • 9.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请你根据上述小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 ______
              (2)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 10.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观察到试管中粉末状的固态碘逐渐减少,变成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主要是 ______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实验结束时,眼尖的小明同学看到试管中剩余粉末状的固态碘变成一小整块并粘在试管上,他猜想这是碘先 ______ 再 ______ \((\)物态变化的名称\()\)造成的,同时意味着有些碘蒸气是由液态碘 ______ \((\)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来,实验的有效性受到大家的质疑\(.\)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决定对实验做出如下改进: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将试管放在 ______ 中即可解决这个难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