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 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______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 ______ 。
              A.\(①②B.①③C.②③\)
            • 2.
              由\(7\)块相同砖块构成的桥,如图所示,若每块砖长度为\(L\),则此桥的最大跨度为 ______ 。
            • 3.
              如图是一个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图。\(D\)是动滑轮;配重\(A\)的底面积为\(5×10^{-2}m^{2}\),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P_{0}\)为\(2.4×10^{4}Pa.\)杠杆\(EH\)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E\):\(OH=2\):\(5.\)此人受到的重力为\(600N\),他通过细绳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_{1}\)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对地面的压力为\(F_{1}\),配重\(A\)对地面的压力为\(F_{A1}\),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T_{A1}.\)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_{1}\)为\(6×10^{3}Pa\);他在\(H\)点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T_{2}\)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对地面的压力为\(F_{2}\),配重\(A\)对地面的压力为\(F_{A2}\),配重\(A\)受到的拉力为\(T_{A2}\),配重\(A\)对地面的压强\(P_{2}\)为\(4×10^{3}Pa.\)已知\(F_{1}\):\(F_{2}=20\):\(19\),杠杆\(EH\)和细绳的质量均忽略不计。求:
              \((1)\)配重\(A\)受到的重力\(G_{A}\)。
              \((2)\)拉力\(T_{A1}\)和\(T_{A2}\)。
              \((3)\)动滑轮\(D\)受到的重力\(G_{D}\)。
            • 4.
              如图甲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据图可知金属杆重\((\)  \()\)
              A.\(5N\)
              B.\(10N\)
              C.\(20N\)
              D.\(40N\)
            • 5.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______ 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A\)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B\)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______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明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你认为正确的是 ______ 和 ______ 。
              A.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B.\)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    \(C.\)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 6.
              如图所示,在调节平衡后的杠杆两侧,分别挂上相同规格的钩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平衡
              D.无法判断
            • 7.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我们把支点放在质地均匀的杠杆中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同学们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以下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 ,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表中第\(4\)次所缺数据为 ______ 。
              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L_{1}/m\) \(0.1\) \(0.15\) \(0.2\) \(0.2\)
              \(F_{1}/N\) \(0.5\) \(0.5\) \(1.5\)
              \(L_{2}/m\) \(0.05\) \(0.05\) \(0.1\) \(0.1\)
              \(F_{2}/N\) \(1\) \(1.5\) \(3\) \(4\)
              小华是采用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的方法探究的,所以根据实验情况她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在与同学交流时,小敏同学指出了她的错误,并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帮助小华解决了困惑。小敏的操作是 ______ 。
            • 8.
              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_{1}\)、\(F_{2}\)、\(F_{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F_{1} < F_{2} < F_{3} < G\)
              B.\(F_{1} > F_{2} > F_{3} > G\)
              C.\(F_{1}=F_{2}=F_{3}=G\)
              D.\(F_{1} > F_{2}=F_{3}=G\)
            • 9.
              如图,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为\(0.5\)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出现如图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如图,在\(AB\)处各增加一个钩码,杠杆仍然能保持平衡
              C.
              如图,弹簧测力计从\(a\)位置转到\(b\),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需变大
              D.
              如图,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向上拉杠杆,为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小于\(3\)牛
            • 10.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向 ______ 端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左侧\(A\)点,为使\(OB\)成为力臂,应在\(B\)点沿着 ______ 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若每个钩码重为\(0.5N\),将\(A\)点的钩码全部移到\(B\)点,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加最小力为 ______ \(N\)。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