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1所示小明同学用易拉罐来进行小孔成像实验.

              (1)为了确保人眼能看到物体清晰的像,所开的小孔要尽可能    (选填“大”或“小”),人眼应在    (选填“薄膜”或“小孔)一侧进行观察.
              (2)小明把易拉罐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如图1所示),则在半透明纸上会看到蜡烛的像,请你在图2中画出蜡烛所成的像.
              (3)小明实验时发现小孔成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小孔的距离、物体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支蜡烛实验,且保持蜡烛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在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表).
              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2.04.06.08.010.0
              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所成的像越    
              (4)请你根据有关结论判断:当半透明纸距小孔12cm时,像的高度是    cm.
              (5)请你根据图中所做的图象进行猜想,如果保持半透明纸和小孔的距离不变,将蜡烛靠近小孔,那么所成的像将会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 2. (2015秋•盐都区期中)如图甲所示,找一个空的易拉罐,用钉子在易拉罐底部的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其实就是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置于小孔前的适当位置,观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点:
              (1)烛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    (实像/虚像);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烛焰的正立像  D.烛焰的倒立像
              (3)如图甲所示,眼睛从右向左沿易拉罐的中心线看过去,将蜡烛向左移动,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左/右)移动,将蜡烛向上移动,塑料薄膜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
              (4)本实验中为了使烛焰所成的像变大,可采取的办法是:    ,由此也可以看出像的大小与    有关;
              (5)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如图乙所示,B是可移动的卡片,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向水平移动B,观察像的变化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孔的    (大小/形状)对像的影响.
            • 3. (2015秋•淅川县期中)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烧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如图乙,以法线    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原因是    
              (3)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 4. 物理老师在上《光的传播》一课中,带领学生一起对“立竿见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

              【观察现象】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观察,一天中,人在太阳底下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接着,老师请小明同学在图1和2中画出清晨7点和上午10点,同一根竹竿同一地点在太阳下的影子(要求将影子用L标出,“•”表示太阳),请你帮小明完成作图.
              【提出问题】影子长度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从这两张图比较来看,你发现影子的长短与    有关.为了进一步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课后率领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以下猜想:
              猜想1: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离光源的远近有关.
              猜想2:影子长度可能与光源的高度有关.
              猜想3:影子长度可能与物体高度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于是同学们开始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3: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①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点光源的高度H/cm2030405060
              影子长度L/cm3015107.56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猜想    (填猜想序号)
              ②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减少的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图3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答:应当保持短木条的长度不变以及    不变,改变    ,测量相应的影子长度L并记录,分析数据并得出规律.
            • 5.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    
              (2)小聪同学利用光的反射演示仪做了三次实验,根据图乙请你帮他将表格填写完整.
              实验次数入射角/度反射角/度
              1
              2
              3
              (3)通过小聪的实验能够得到哪些结论.
            • 6. 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    (填“镜面”或“漫”)反射.
              (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    (填选“在”或“不存在”).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3)将光恢复原状,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会发现折射光线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    
            • 7. (2015秋•东台市期中)(1)小强发现妈妈用湿拖把拖过的地面,很快就干了,而地面瓷砖是不吸水的,为探究“水的消失”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强用同样的半杯水,分别泼洒在凉爽的室内、风和日丽的阳台上的一块或两块瓷砖上,记录地面变干的时间(砖的大小均相同).
              半杯水室内阳台
              1块砖2块砖1块砖2块砖
              变干时间2.5h1h45min20min
              ①地上的水干了,它属于物理学中的    现象,这一现象的发生与    等因素有关.小强在室内的实验    (选填“有”或“没有”)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②在随州农村,农业缺水现象普遍,张爷爷种了一块玉米地,玉米苗一尺多高,为抗旱、节水、保墒,在下列措施中,应向张爷爷推荐的措施有    (措施有多项,合理即可)
              A.早、晚气温较低时浇水     B.中午风和日丽时浇水 C.把水均匀泼洒在玉米地里   D.在玉米蔸附近浇水  E.在植株间的空地处可用些秸秆、树叶作简单覆盖
              (2)如图所示,水槽里装有纯净水,一束红色激光从空气中以入射角i射到水面上的0点,设入射光的强度为l00%,用光传感器采集水槽底部折射光斑的光强和光屏上收集到的反射光斑的光强.
              入射光100%)i=60°i=45°i=30°i=20°
              反射光约70%约45%约30%A
              折射光约30%约55%约70%约75%
              ①观察表中数据规律,A处应填    .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随着入射角i由小变大,    
              ②向纯净水里加些粉尘,搅拌均匀重复上述实验,反射光的数据变化不大,但从折射光斑处采集到的数据大幅下降,是因为    
            • 8.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清楚了光的反射定律后,小李又做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    (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    ;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这说明:    ;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d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    
            • 9. 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图a所示.
              (1)请在图a中画图解释蜡烛AB在屏上所成A′B′像的原因.
              (2)2009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b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3)①小华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像的高度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s变化的图线.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关系为    
              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
              像到小孔的距离S/cm2.04.06.08.010.0
              ②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AB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0. 小明在一张卡片纸上用小刀刻出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的小孔,孔的尺寸约1cm,利用它们探究林荫下光斑的形成原因.
              (1)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m的位置,让太阳光透过卡片上不同形状的小孔,纸面上光斑的形状是    (选填“圆形”、“孔的形状”);将卡片慢慢移到白纸上方1cm的位置,纸面上光斑的形状是    (选填“圆形”、“孔的形状”).
              (2)把带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m的位置,用一张卡片纸覆盖在菱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纸面上光斑的形状    (选填“变”、“不变”),亮度变    (选填“亮”“暗”).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