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春•霸州市期末)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李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唐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小唐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2)小唐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    相同.
              (3)小唐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    ,表示液体的压强越    .(选填“大”或“小”)
              (4)小唐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 2. (2015春•广饶县校级月考)下表是小红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试验次数 液体深度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h/cm
               1 3 朝上 2.6
               2 6 朝上 5.4
               3 9 朝上 8.2
               4 9 朝下 8.15
               5 9 朝左 8.2
               6 9 朝右 8.2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    
              (2)排除错误后分析序号1、2、3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分析序号4、5、6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此外,液体压强的大小还与液体的    有关.
            • 3. (2015春•淮北期中)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小明将金属盒逐渐浸入水中越来越深的位置;在U形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来越    .(选填“大”或“小”)
              (2)小明准备了一杯水和一杯浓盐水,想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他的操作方法是:    
              (3)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的定量关系,他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图乙中的液柱模型推导出液体(密度为ρ)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    
            • 4. 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

              (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填“漏气”或“不漏气”).
              (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    ,分别计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 5. 如图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探头在液体中所受的压强越大,压强计U型管中两液面的    就越大.
              (2)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他跟液体的    有关;
              (3)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    有关
              (4)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6. (2015春•扬中市校级月考)在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时:
              (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两侧液柱的高度差来反映    .使用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    (漏气/不漏气).
              (2)在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    ,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
              (3)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一杯纯净水,另一杯酒精.酒精的密度小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如图乙所示,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A和hB.她发现hA<hB,于是她认为B杯中盛的是水.老师指出小明的实验方法是    (正确/错误)的,并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A、B两杯液体中,使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A    (</=/>)hB,则金属盒位置    (深/浅)的一定是水.
            • 7. 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的操作.

              (1)比较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得到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比较代号为    的二个图,可得到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3)比较代号为D、E的二个图,可以知道:液体压强    
            • 8. 如图所示,是小民同学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

              (1)当小民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在将金属盒浸入水中的过程中,与金属盒相连接的乳胶管可能出现了    的问题.
              (2)排除故障后,小民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3)小民还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    有关.由此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    
              (4)小民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与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    (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5)接着小民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6)小民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于是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小民的这种探究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 9. 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
              (1)将压强计放入空烧杯中,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    
              (2)将水倒入烧杯,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出现高度差,结论:    
              (3)不断将水倒入烧杯,压强计的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增加,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在变大,结论:    
              (4)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例如保持水面下3厘米,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观察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不变,
              结论:    
              (5)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将水换成盐水,观察到U形管两边高度差发生了变化,说明    
            • 10. (2014春•白山校级期中)小力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压强计的橡皮膜置于水中不同深度,并调节橡皮膜在水中的朝向.
              实验橡皮膜朝向深度压强计U型管
              左液面右液面液面高度差
              1朝上3cm9cm12cm3cm
              2朝左3cm9cm12cm3cm
              3朝下3cm9cm12cm3cm
              4朝上6cm    13.5cm6cm
              5朝上9cm6cm    9cm
              (1)分析表格数据,将漏掉的数据补上.
              (2)由实验1、2、3,可得出结论:    
              (3)由实验    (填序号),可得出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小力想完成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的实验,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