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5秋•召陵区期末)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
              (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点燃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蜡烛A,小红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6)小红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请你帮她想个办法看清跳棋的像的方法    
            • 2. 身高1.65m的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离镜2m,那么他在镜中的像高度是    m,像距离平面镜    m,当他后退1m,像离他本人的距离是    m.
            • 3. (2015秋•宜春期末)下面是小明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过程.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2)实验室有厚为0.2cm的透明玻璃板a和厚为0.5cm的透明玻璃板b.为了减小误差,他应该选用    玻璃板做实验.(选填“a”或“b”).
              (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4)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5)如图所示,把点燃的A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如果将A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如果在A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做屏幕,则在白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7)小明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 验 次 数123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6810.35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6.208.7310.3513.48
              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
            • 4.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     m远;如果此人靠近镜面1m,则人和像的距离为    在他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将    (选填  变大  变小或不变).
            • 5. (2015秋•泾川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林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他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桌面上,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玻璃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该实验中取用玻璃而不用镜子,是为了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与观察物和像的特点,若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取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关系;
              (3)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他    (应该/不应该)将后面的蜡烛B点燃;
              (4)实验的最后,小林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 6. (2015秋•利川市校级期末)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选取两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移动玻璃板的位置,会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    (仍能/不能)重合.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 7. (2015秋•浦城县期末)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头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錯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端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3)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亮”或“较暗”)环境进行.
              (4)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逐新    玻璃板,将光屏置于玻璃板和B之间,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
            •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只对平行光具有发散作用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总是在同一平面内
              C.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红外线来遥控电视机
              D.人远离平面镜时,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会随之变小
            • 9. (2015秋•罗定市期末)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规律,小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小明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4)下列现象中,只能成虚像的是    
              A、照相机照相    B、平面镜成像     C、凸透镜成像     D、小孔成像.
            • 10. 在进行光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中:

              (1)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    
              (2)如图2所示,分解太阳光的实验中,三棱镜的作用是    .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    (能/不能)得到“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这一结论.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活动中:
              ①小华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现象,其中B是跳棋子A在“平面镜”中的像,C是一张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绘有相同方格的纸,OO′是方格纸的中线.由此现象得出的下列实验结论中,说法不可靠的是:    
              A.像的大小与物体完全相同      B.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C.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D.像与物分别在平面镜的两侧
              ②小明将一枚跳棋子放在平面镜前某一位置后,镜面、物和像的位置如图(b)所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补救的措施是:按图中箭头    (甲/乙)的方向适当转动镜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