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甲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为了    ;手指放在蜡烛    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3)在利用乙图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离凸透镜90cm移动到120cm时,发现像几乎在离凸透镜5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理由是:    ;当蜡烛移动到如图示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放大的虚像,若蜡烛放到B点    (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 2. (2016春•厦门校级月考)如果是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茶色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为完成实验探究,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这个测量工具是    
              (3)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华做了如下操作:他先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像的位置时,发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表明平面镜所称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4)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拿走蜡烛B,将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A像的位置时,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称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
            • 3. 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平面镜能成等大的虚像
              B.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它对光起发散作用
              D.照相机照相时,底片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4. (1)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入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①小宇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
              ②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20°20°
              240°40°
              360°60°
              ③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2)陈悦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进行如下操作:
              ①陈悦同学将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B全部点燃,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如图丙所示,这样的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    
              ②将蜡烛B熄灭后,该同学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与蜡烛A的像    ,记下像与物的位置;
              ③移动蜡烛    (选填“A”或“B”),重做实验.三次实验像与物的位置如图丁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5. 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在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B.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小
              C.镜中的像逐渐变大
              D.镜中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逐渐变大
            • 6.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5m处,她在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靠近平面镜0.5m,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 7.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如图甲)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物距U(cm)5.06.07.08.0
              像距V(cm)4.55.56.57.5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    (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都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    .(填“物距U”或“像距V”)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6)小柯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 8. 如图是小华学习光学时所做的一些实验.
              (1)在图甲“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测量    .实验中多次改变棋子A到玻璃板的距离,移动棋子B发现其始终能够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将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小华用此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向右移动2cm,则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的大小将    
            • 9. (2016•鞍山一模)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大平面镜前1.5m,他在镜中的像高1.6m,当小明沿垂直镜面的方向后退1m后,他在镜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小明之间的距离是    m,小明在镜中看到身后的石英钟如图所示,此时的时间是    
            • 10.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3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  )
              A.变大  4m
              B.变大 5m
              C.不变 4m
              D.变大 6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