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图1: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1)“滤渣”含有的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写出加入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4)加入盐酸至中性时发生反应方程式    
              (5)本实验从滤液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分析的原因(如图2):    
            • 2. 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水的组成
              图1是18世纪化学家卡文迪许做的关于水的组成的实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填名称)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水的性质
              ①少量下列物质加入到水中,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牛奶           B.蔗糖          C.食盐          D.花生油
              ②一种抗生素为粉状固体,每瓶含1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则使用
              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mL.
              ③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
              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Ⅱ.20℃时,将40.0g甲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发现固体没有全部溶解,请你解释甲固体没有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要使该固体全部溶解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 3. (2015秋•沂源县期末)我国海岸线长达3.2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的前景十分远大.
              Ⅰ.我国海盐年产量3千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生产流程如下:

              (1)在蒸发池中促进水分蒸发,主要是利用了下列各项中的    (填选项序号).
              ①潮汐能   ②生物能  ③电能   ④太阳能   ⑤化学能
              (2)上述流程中得到的卤水是氯化钠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Ⅱ.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①处操作的名称是    ,在进行该项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②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Ⅲ.氨碱法制纯碱的工业流程如下:

              (1)最终所得纯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该产品易溶于水,溶液显    性;
              (2)由步骤③所得的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在食品工业上,它是    的主要成分;
              (3)试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Ⅳ.海水中除了蕴含大量的钠元素和镁元素外,还含有大量的钾元素.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2)已知20℃时,KNO3的溶解度为31.6g;80℃时,KNO3的溶解度为169g.在20℃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80g硝酸钾,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时KNO3    (填“饱和”“不饱和”之一)溶液,若使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80℃,在该温度下,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 4. (2015•鹤峰县模拟)工业上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Na2CO3),主要流程:
              [饱和食盐水]
              吸氨
              [饱和氨盐水]
              碳酸化
              [碳酸氢钠]
              加热
              [纯碱]
              (1)在①〜③三个过程中,发生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其化学方程式为    (过程③的产物还有水和二氧化碳).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一条P点表示的意义    
              ②将t2℃时NH4Cl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或“变小”或
              “不变”).
              ③当NH4Cl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请说明提纯的原理:    
            • 5.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探秘溶洞的成因
              桂林山水甲天下,在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其中桂林的奇洞以七星岩、芦笛岩最为著名.在观赏奇异的溶洞时,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溶洞是怎么形成的呢?
              溶洞的形成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其主要归功于一种普通常见的物质-石灰岩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地下水长期侵蚀下,石灰岩里难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更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不同温度下碳酸钙和碳酸氢钙的溶解度见表1),并且碳酸钙的溶解有赖于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见图1).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岩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表1   不同温度下CaCO3和Ca(HCO32溶解度
               t/℃ 0 20 40 60 80
               CaCO3  0.0013   
               CaHCO3 16.15 16.60 10.05 17.50 17.95
              图1   不同环境下CaCO3的溶解度曲线图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随着水分蒸发或压强减少以及温度变化,水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析出碳酸钙沉淀.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聚,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洞顶的钟乳石与地面的石笋连接起来,就会形成奇特的石柱.
              了解了溶洞的相关知识后,你将会理解那些钟乳石、石笋、石幔等为什么会悄悄地游走、长高、变小,将会更加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由图1可获得的信息是    (写出1条即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可根据碳酸钙和碳酸氢钙溶解度的不同鉴别二者
              B.碳酸钙和碳酸氢钙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溶洞的形成实际上就是碳酸钙的不断溶解和析出的过程
              (5)关于溶洞,你还想了解的知识是    
            • 6. (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足额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②将t2℃时相同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物质.
              ③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图中A、B两个状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④t1℃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a    b(填“>”、“<”或“=”).
              (2)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并以氯化钠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氯气等物质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步骤一: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10.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已知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称量剩下的粗盐质量为1.4g.
              步骤二:经过滤、蒸发,得到3.2g精盐.
              ①计算精盐的产率    (精确到0.1%).
              ②步骤I、II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填标号).

              【实验二】探究工艺流程图步骤Ⅱ所得的氯化钠溶液中MgCl2是否除尽,溶液中是否含有CaCl2
              [查阅资料]有关物质的溶解性表(20℃)
                   阴离子
              阳离子
              OH-CO32-
              Ca2+
              Mg2+
              [进行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完成,并回答所给的问题: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MgCl2    (填“已”或“未”)除尽
              步骤二:往步骤一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拓展思维】
              ①工艺流程图步骤Ⅰ从海水中得到粗盐,采用风吹日晒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是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原因是    
              ②写出工艺流程图步骤Ⅳ的化学方程式    
            • 7.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资源,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食盐也可以制得纯碱.工业上采用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图如图1:

              (1)在上述转化过程①中,通入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在上述转化过程①②③中,发生的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交点P表示的一条意义是    
              ②将t1℃时NH4Cl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的温度升到t2℃,溶液中NH4Cl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③当NH4Cl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请说明提纯的原理:    
            • 8. (2015•平原县一模)(1)如图是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P 点的含义是    
              ②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③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2)根据下表回答:
              OH-NO3-Cl-SO42-CO32-
              H+溶、挥溶、挥溶、挥
              Na+
              Ca2+微溶微溶不溶
              Cu2+不溶不溶
              Ba2+不溶不溶
              Zn2+不溶不溶
              ①BaCO3的溶解性    .从上表中找出一种不溶碱    (填化学式).
              ②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
              ③利用上表写一个有氢氧化铜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 9.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我国科学家在南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蕴藏量极大的新型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和水形成的冰状固体,极易燃烧,又称“可燃冰”.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从海水中提取单质镁的过程如图1所示: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反应顺序标号).
              (3)我国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海水“晒盐”得到的氯化钠为原料,同时制得Na2CO3和NH4Cl产品.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H4Cl的溶解度    Na2C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t2℃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a2CO3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a2CO3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    
            • 10.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填名称)
              (2)图2实验中生成的SO2被水吸收,且能与水发生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提示:CO2和SO2性质相似)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  
              .
               
              2R+2K2O+3O2↑,则R是    (填化学式)
              (4)图3为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②甲、乙、丙三种物质中能通过升温将接近饱和溶液变为饱和的是    
              ③当等质量甲的饱和溶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甲>乙    C.溶质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④在t2℃时取a物质50g配置成饱和溶液,若需要将该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