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分析下列表格及依据表格中部分数据绘制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温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溶解度\(\rm{/g}\) 氯化钠 \(\rm{35.7}\) \(\rm{36}\) \(\rm{36.6}\) \(\rm{37.3}\)
              硝酸钾 \(\rm{13.3}\) \(\rm{31.6}\) \(\rm{63.9}\) \(\rm{110}\)
              氢氧化钙 \(\rm{0.185}\) \(\rm{0.165}\) \(\rm{0.141}\) \(\rm{0.116}\)
              \(\rm{(1)}\)推测曲线甲表示是 ______ 。
              \(\rm{(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B.\(\rm{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rm{36\%}\)
              C.\(\rm{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rm{60℃}\),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将\(\rm{20℃}\)时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
            • 2.
              \(\rm{a}\)、\(\rm{b}\)、\(\rm{c}\)三种固体物质\(\rm{(}\)均不含结晶水\(\rm{)}\)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rm{(1)t_{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______ 。
              \(\rm{(2)t_{2}℃}\)时,将\(\rm{50g}\)固体\(\rm{a}\)加入到\(\rm{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 \(\rm{g}\)。
              \(\rm{(3)}\)将\(\rm{t_{2}℃}\)溶液质量相等的\(\rm{a}\)、\(\rm{b}\)、\(\rm{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rm{t_{1}℃}\),此时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rm{(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 。\(\rm{(}\)填序号\(\rm{)}\)
              \(\rm{①}\)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rm{c}\)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rm{②t_{1}℃}\)时,\(\rm{a}\)、\(\rm{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rm{③}\)若\(\rm{a}\)物质中混有少量\(\rm{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rm{a}\)物质
              \(\rm{④t_{2}℃}\)时,\(\rm{a}\)、\(\rm{b}\)、\(\rm{c}\)三种物质配成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rm{a}\)溶液
            • 3.
              水是生命的源泉。
              \(\rm{(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______的作用。
              \(\rm{(2)}\)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m{①t_{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乙\(\rm{(}\)填“\(\rm{ > }\)”、“\(\rm{ < }\)”或“\(\rm{=}\)”\(\rm{)}\)。
              \(\rm{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结晶。
              \(\rm{③t_{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______\(\rm{(}\)填“甲”或“乙”\(\rm{)}\)。
            • 4.
              如图是\(\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rm{(1)t_{1}℃}\)时\(\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rm{(}\)填写序号,下同\(\rm{)}\)。
              \(\rm{(2)}\)若要将\(\rm{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______
              \(\rm{(3)}\)将\(\rm{t_{3}℃}\)时\(\rm{a}\)、\(\rm{b}\)、\(\rm{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rm{t_{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
              \(\rm{(4)t_{2}℃}\)时,\(\rm{a}\)和\(\rm{b}\)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 \(\rm{(}\)填”一定“或“不一定”\(\rm{)}\)相等。
            • 5.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rm{(1)}\)______\(\rm{℃}\)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rm{(2)t_{3}℃}\)时,将 \(\rm{30g}\) 甲物质加入到 \(\rm{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rm{(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
              \(\rm{(4)t_{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rm{t_{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 6.
              图乙为\(\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①t_{2}℃}\)时将\(\rm{30a}\)物质加入到\(\rm{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rm{②}\)将\(\rm{t_{2}℃}\)时\(\rm{a}\)、\(\rm{b}\)、\(\rm{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rm{t_{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
            • 7.
              甲、乙、丙三种固体\(\rm{(}\)均不含结晶水\(\rm{)}\)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请回答。

              \(\rm{①t_{1}℃}\)时,固体甲的溶解度是 ______ \(\rm{g/100g}\)水。
              \(\rm{②t_{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 。
              \(\rm{③}\)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为得到较纯净的固体甲,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______ 。
              \(\rm{④t℃}\)时,\(\rm{8g}\)固体丙放入\(\rm{20g}\)水中完全溶解,\(\rm{t}\)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______ 。
              \(\rm{⑤}\)如图二所示,\(\rm{t_{1}℃}\)时将甲、乙、丙三种固体各\(\rm{a}\) \(\rm{g}\)分别放入盛有\(\rm{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只有烧杯Ⅰ中有固体剩余,升温至\(\rm{t_{2}℃}\)时,三个烧杯中均无固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______ 。
              A.烧杯Ⅰ、Ⅱ、Ⅲ中放入的固体依次为甲、乙、丙
              B.\(\rm{t_{1}℃}\)时,烧杯Ⅱ、Ⅲ中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rm{t_{2}℃}\)时,三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D.升温至\(\rm{t_{3}℃}\)时,有一个烧杯中出现晶体
            • 8.
              \(\rm{(2}\)分\(\rm{)}\)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m{(1)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__ 。
              \(\rm{(2)t_{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rm{(3)t_{3}℃}\)时,将\(\rm{70}\) \(\rm{g}\)甲物质加到\(\rm{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rm{g}\)。
              \(\rm{(4)t_{3}℃}\)时,将甲、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______ \(\rm{℃}\),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 9.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rm{(1)}\)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rm{/℃}\)  \(\rm{10}\)  \(\rm{20}\)  \(\rm{30}\)  \(\rm{40}\)
               溶解度\(\rm{/g}\)  氯化钠  \(\rm{35.8}\)  \(\rm{36.0}\)  \(\rm{36.3}\)  \(\rm{36.6}\)
               碳酸钠  \(\rm{12.2}\)  \(\rm{21.8}\)  \(\rm{39.7}\)  \(\rm{53.2}\)
              \(\rm{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rm{g}\).
              \(\rm{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rm{(}\)填“增大”或“减小”\(\rm{).}\)在\(\rm{20℃}\)时,将 \(\rm{100g}\) 的水加入 \(\rm{30g}\) 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rm{(}\)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rm{)}\),将上述溶液升温到 \(\rm{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rm{(}\)计算结果精确到 \(\rm{0.1\%)}\).
              \(\rm{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
              \(\rm{(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rm{.}\)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rm{(}\)填标号\(\rm{)}\).
            • 10.
              如表是\(\rm{Ca(OH)_{2}}\)和\(\rm{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rm{/℃}\) \(\rm{0}\) \(\rm{20}\) \(\rm{40}\) \(\rm{60}\) \(\rm{80}\) \(\rm{100}\)
              溶解度\(\rm{/g}\) \(\rm{Ca(OH)_{2}}\) \(\rm{0.19}\) \(\rm{0.17}\) \(\rm{0.14}\) \(\rm{0.12}\) \(\rm{0.09}\) \(\rm{0.08}\)
              \(\rm{NaOH}\) \(\rm{42}\) \(\rm{109}\) \(\rm{129}\) \(\rm{174}\) \(\rm{314}\) \(\rm{347}\)
              \(\rm{(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rm{Ca(OH)_{2}}\)和\(\rm{NaOH}\)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rm{Ca(OH)_{2}}\)溶解度曲线的是 ______ \(\rm{(}\)填“\(\rm{A}\)”或“\(\rm{B}\)”\(\rm{)}\)。

              \(\rm{(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rm{Ca(OH)_{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有下列措施:\(\rm{①}\)加入氢氧化钙,\(\rm{②}\)升高温度,\(\rm{③}\)降低温度,\(\rm{④}\)加入水,\(\rm{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其中均可行的一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rm{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⑤}\)
              \(\rm{(3)20℃}\)时,\(\rm{200g}\)饱和\(\rm{NaOH}\)溶液,蒸发\(\rm{10g}\)水后,再恢复到\(\rm{20℃}\),可析出\(\rm{NaOH}\)晶体的质量为 ______ \(\rm{g}\)。
              \(\rm{(4)}\)现有\(\rm{20℃}\)时\(\rm{Ca(OH)_{2}}\)的饱和溶液\(\rm{(}\)甲溶液\(\rm{)}\),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rm{CaO}\)固体后,恢复到\(\rm{20℃}\),得到的溶液\(\rm{(}\)乙溶液\(\rm{)}\),已知:\(\rm{CaO+H_{2}O=Ca(OH)_{2}.}\) 则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为\(\rm{ω_{乙}}\) ______ \(\rm{ω_{甲}(}\)填“\(\rm{ > }\)”、“\(\rm{ < }\)”或“\(\rm{=}\)”\(\rm{)}\)。
              \(\rm{(5)}\)现有\(\rm{60℃}\)时含\(\rm{Ca(OH)_{2}}\)和\(\rm{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rm{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