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rm{(1)}\)温度为 ______ \(\rm{℃}\)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乙\(\rm{ > }\)甲\(\rm{=}\)丙。
              \(\rm{(2)t_{2}℃}\)时,在\(\rm{50g}\)水中加入 ______ \(\rm{g}\)甲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rm{(3)}\)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在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
              \(\rm{(4)}\)将\(\rm{t_{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rm{t_{1}℃}\),所得三种溶液中含有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______ 。
            • 2.
              水是生命的源泉。
              \(\rm{(1)}\)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淀、过滤等,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______  的作用。
              \(\rm{(2)}\)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______ 。
              A.用洗涤剂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汽油清洗油渍
              \(\rm{(3)}\)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的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①}\)加入\(\rm{CaO}\)  \(\rm{②}\)加入\(\rm{Ca(OH)_{2}③}\)升高温度  \(\rm{④}\)降低温度
              \(\rm{(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rm{①t_{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______ 乙\(\rm{(}\)填“\(\rm{ > }\)”、“\(\rm{ < }\)”或“\(\rm{=}\)”\(\rm{)}\)。
              \(\rm{②}\)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的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______ 结晶。
              \(\rm{③t_{1}℃}\),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______ \(\rm{(}\)填“甲”或“乙”\(\rm{)}\)。
            • 3.
              A、\(\rm{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rm{(1)t_{2}℃}\)时,\(\rm{A}\)物质的溶解度为 ______ \(\rm{g}\)。
              \(\rm{(2)}\)将\(\rm{t_{1}℃}\)时\(\rm{A}\)、\(\rm{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rm{t_{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rm{A}\) ______ \(\rm{B(}\)填“\(\rm{ > }\)”“\(\rm{ < }\)”或“\(\rm{=}\)”\(\rm{)}\)。
              \(\rm{(3)t_{2}℃}\)时,将\(\rm{A}\)、\(\rm{B}\)物质各\(\rm{60g}\)分别加入到\(\rm{8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rm{A}\) ______ \(\rm{B(}\)填“\(\rm{ > }\)”“\(\rm{ < }\)”或“\(\rm{=}\)”\(\rm{)}\);若将\(\rm{A}\)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rm{A}\) ______ \(\rm{B(}\)填“\(\rm{ > }\)”“\(\rm{ < }\)”或“\(\rm{=}\)”\(\rm{)}\)。
            • 4.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rm{(1)t_{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 ______ ;
              \(\rm{(2)P}\)点表示\(\rm{t_{2}℃}\)时 ______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rm{(3)t_{3}℃}\)时,甲、乙各\(\rm{50g}\),分别加入到\(\rm{100g}\)水中,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 。
              \(\rm{(4)t_{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rm{(}\)“蒸发水分”“降温”“升温”\(\rm{)}\)
              \(\rm{(5)}\)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物质是 ______ 。\(\rm{(}\)“甲”“乙”“丙”\(\rm{)}\)
              \(\rm{(6)}\)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可以用 ______ 使其变饱和\(\rm{(}\)“降温”“升温”\(\rm{)}\)
              \(\rm{(7)t_{1}℃}\)时,\(\rm{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丙物质 ______ ,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 5.
              \(\rm{t_{2}℃}\)时,将\(\rm{A}\)、\(\rm{B}\)两种物质各\(\rm{30g}\)分别放在盛有\(\rm{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rm{t_{2}℃}\),现象如图一所示,\(\rm{A}\)和\(\rm{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固体\(\rm{A}\)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 ______ \(\rm{(}\)填“甲”或“乙”\(\rm{)}\)。
              \(\rm{(2)}\)若要使烧杯\(\rm{②}\)中的溶液恰好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态,还需要加入 ______ \(\rm{g}\)固体\(\rm{B}\)。
              \(\rm{(3)}\)若\(\rm{B}\)中混有少量\(\rm{A}\),可采用 ______ 的方法提纯\(\rm{B}\)。
              \(\rm{(4)}\)将\(\rm{t_{2}℃}\)等质量的\(\rm{A}\)、\(\rm{B}\)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rm{t_{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序号\(\rm{)}\)。 
              \(\rm{a.B}\)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rm{b.}\)两溶液中溶剂质量\(\rm{A < B}\)
              \(\rm{c.}\)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rm{A=B}\)                   \(\rm{d.}\)两种溶液质量:\(\rm{A > B}\)
            • 6.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rm{(1)t_{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rm{(2)P}\)点的含义是 ______ 。
              \(\rm{(3)}\)若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rm{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rm{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rm{D.}\)溶液的质量变大
              \(\rm{(4)}\)将\(\rm{t_{2}℃}\)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rm{t_{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 7.
              水和溶液的知识在生产、生活、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rm{(1)}\)生活中常用 ______ 区分硬水和软水。
              \(\rm{(2)}\)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rm{5mL}\)气体,则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是 ______ \(\rm{mL}\)。
              \(\rm{(3)}\)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你认为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______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rm{B}\)、农业上过量的施用农药和化肥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rm{D}\)、生活上不用含磷洗衣粉
              E、不间断放水洗衣服  \(\rm{F}\)、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使用活性炭
              \(\rm{(4)}\)如图为\(\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rm{①t_{1}℃}\)时,将\(\rm{15gA}\)物质放入到\(\rm{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rm{g}\)。
              \(\rm{②t_{2}℃}\)时,将等质量的\(\rm{A}\)、\(\rm{B}\)、\(\rm{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rm{t_{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
              \(\rm{③}\)从混有少量\(\rm{B}\)物质的\(\rm{A}\)溶液中提纯\(\rm{A}\)物质的方法是 ______ 。
            • 8.
              如图是\(\rm{a}\)、\(\rm{b}\)、\(\rm{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rm{a}\)与\(\rm{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rm{P}\)点。据图回答:
              \(\rm{(1)P}\)点的含义是 ______ 。
              \(\rm{(2)t_{2}℃}\)时\(\rm{30g}\)的\(\rm{a}\)物质加入到\(\rm{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rm{g}\)。
              \(\rm{(3)t_{2}℃}\)时\(\rm{a}\)、\(\rm{b}\)、\(\rm{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______ 。
              \(\rm{(4)}\)除去\(\rm{a}\)中混有的少量\(\rm{b}\),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rm{(5)}\)将\(\rm{t_{1}℃}\)时\(\rm{a}\)、\(\rm{b}\)、\(\rm{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rm{t_{2}℃}\)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rm{c > a=b}\)  \(\rm{B.a=b > c}\)  \(\rm{C.a > b > c}\)  \(\rm{D.b > a > c}\)
            • 9.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rm{(1)40℃}\)时,乙的溶解度是 ______ \(\rm{g.}\)
              \(\rm{(2)}\)交点\(\rm{B}\)表示 ______ .
              \(\rm{(3)}\)将甲和乙饱和溶液从\(\rm{60℃}\)降温到\(\rm{40℃}\),溶质的质量分数是:甲 ______  乙\(\rm{(}\)填“\(\rm{ > }\)”“\(\rm{=}\)”或“\(\rm{ < }\)”\(\rm{)}\)
              \(\rm{(4)}\)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rm{30℃}\)升温到\(\rm{60℃}\),为使其溶液恰好饱和,加入的甲、乙固体质量 ______ \(\rm{(}\)填“相等”或“不相等”\(\rm{)}\).
            • 10.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rm{(1)}\)水 ______ \(\rm{(}\)填“属于”或“不属于”\(\rm{)}\)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rm{(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rm{①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rm{②20℃}\)时,将\(\rm{50g}\)乙物质放入\(\rm{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是 ______ 溶液\(\rm{(}\)填“饱和”或“不饱和”\(\rm{)}\),将此溶液升温至\(\rm{50℃}\),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结果精确到\(\rm{0.1\%)}\)
              \(\rm{⑤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rm{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rm{(}\)填“甲”、“乙”或“丙”\(\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