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将得到的铜粉放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后,发现这种铜粉和稀硫酸相遇时虽然没有气泡产生,但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了蓝色.这是什么原因呢?
              【提出问题一】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Cu和Cu2O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
               高温 
              .
               
              2Cu+CO2↑,若该反应进行得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初步判断】由以上信息可知,猜想    不正确.
              【实验探究】提取木炭与CuO反应后所得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取一定量的红色固体m克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    ,出现    现象;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取滤渣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n克,若    (填m与n的关系式),则猜想③成立.
            • 2. (2016•蜀山区一模)传统干电池在日常生活中有多方面的应用,如图显示的是干电池的内部构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干电池是把    能转化为电能,写出干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2)上述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写一种);
              (3)取干电池内的填充物溶于水,过滤,滤渣成分是MnO2和C,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MnO2,可采用的简单方法是    
              (4)MnO2在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中起的是    作用.
              (5)糊状A物质的成分之一是氯化铵,请你写出该物质中阳离子的符号:    
            • 3. 氧化铜(黑色),氧化亚铜(红色)都可用作玻璃或瓷器着色剂,在高温下4CuO
              高温
              2CuO+O2↑,用木炭还原CuO除了发生:2CuO+C
              高温
              2Cu+CO2↑的反应外,还可发生其他反应,请写出木炭与氧化铜发生的其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O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CuO经木炭还原所得的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2O:    
            • 4. 火炉的煤燃烧不完全时生成    ,化学方程式    
            • 5.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装置,请结合如图甲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实验室可用硝酸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
              (4)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5)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乙)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1→2→4→3     b.4→3→1→2   c.2→1→3→4     d.3→4→2→1
              (6)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7)将装置A和C连接在一起用于实验室做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做的改进是    
            • 6. (2015秋•绍兴校级月考)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高温 
              .
               
              2Cu+CO2↑ 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的判断正确.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高温 
              .
               
              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如果是原因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是原因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从环保角度考虑,你认为该装置还需要做怎样的改进    
            • 7. (2015秋•南京月考)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高温 
              .
               
              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成蓝色.
              【实验验证】
              (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成蓝色,说明有    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的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应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
               高温 
              .
               
              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如果是原因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如果是原因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从环保角度考虑,你认为该装置还需要做怎样的改进?    
            • 8. (2015•烟台模拟)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
            • 9.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碳的化学性质的过程中,按如图1进行了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小组实验】
              (1)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同学现察到反应的现象一是:澄清石灰水    
              现象二是:冷却后的试管里的粉末    色.
              【提出猜想】
              (3)小组某同学对充分反应冷却后的试管里粉末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请将猜想五补充完整.
              猜想一:粉末是铜
              猜想二:粉末是氧化铜
              猜想三:粉末是铜、氧化铜和木炭
              猜想四:粉末是铜和木炭
              猜想五:粉末是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4)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猜想    
              (5)小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一的成立,设计了如图2实验,取样品粉末于钳埚中,通过称取加热前后粉末的质量来进行实验.要证明猜想一成立的依据是    .用相同的实验来证明猜想四    (填“可”或“不可”)行.试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如果猜想四成立,某同学再用如图3所示装置(铁架台等略).取10.0g粉末放入装置B中,通过测出的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來测定粉末中钢的质量分数. 
               反应前/g反应后/g
              装置C的质量10.014.4
              (己知:碱石灰是生石灰(CaO)和氢气化钠固体混合物,是一种干燥剂,它还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通过计算,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是    %.
              【问题和讨论】
              (7)实验完成后,老师评议说:“为了减少实验的误差,上述实验设计还需要做两处改进.”其改进的措施是    
            • 10. 小兵和小东是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他们在查阅资料时,发现单质碳能够在高温时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得到金属单质.于是,他们用木炭与CuO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这次活动,并解决的关问题:
              【提出问题】
              木碳与氧化铜反应除生成单质铜外,另一种生成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1)可能是CO.(2)可能是CO2
              【设计实验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检验CO,他们设计的方案是:把小动物放在收集的气体中,观察能否存活.后经充分研究后,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其不可行的理由是    
              他们在互联网上用Google收集到这样一条信息:把滤纸浸泡在磷钼酸和氯化钯的黄色混合溶液中制成的试纸遇CO立即变成蓝色,而遇CO2不变色.
              【实验与结论】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如下: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中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生成
              B中黄色试纸没有变蓝没有    生成
              C中    有CO2生成
              【反思与评价】
              如果A装置中的试管口高于试管底部,在实验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