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有相似之处,某同学利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

              (1)A装置中试管口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2)两个实验都会用到A装置,另外还有哪些相同点    (填序号).
              A.需要相同温度                    B.固体颜色变化相同
              C.固体质量都减轻                  D.都有气体产生
              (3)为验证A中发生的反应,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
              A、B相连,若B中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B相连,若B中蜡烛熄灭,则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C相连,若溶液变红,则C中装的是    溶液.
            • 2. (2016春•上海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
              (1)A处的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B处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若B处是滴有石蕊试液的水,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是    
            • 3. 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如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填“有”或“没有”)增减.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2)从反应类型角度.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填化学式).
              (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填标号).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 4. 某兴趣小组对物质的性质和成分进行相关探究.
              (1)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下,填写想用的元素符号:

              某同学用硫酸铜溶液把“把铁刀变成铜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3)兴趣小组同学用氧化铜与足量的炭粉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对生成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实验与讨论】
              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
              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填字母).(注:氢氧化钠能与CO2反应,但不能与CO反应,CO2的密度约为1.5g/l,CO的密度约为4.25g/l)

              【实验求证】
              将除尽二氧化碳后的气体样品干燥,仍然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A中的固体应选用    ,B中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若A中黑色固体出现了红色,B中澄清石灰水    ,可说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一氧化碳.
            • 5. (2015秋•西宁期末)在学习了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后,我们知道反应物的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于是同学们联想到木炭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可能有:
              请你喝它们一起进行探究来验证上述想法.
              【查阅资料】CO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成蓝色,二氧化碳不反应.
              【猜想与假设】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产物有三种可能:
              (1)产物是:铜和一氧化碳;
              (2)产物是:铜和二氧化碳;
              (3)产物是:    
              【设计方案】
              (1)检验CO2的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检验产物中是否存在CO,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如图),请填写实验报告.
              实  验  现  象实  验  结  论
              ①装置A的试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②B中黄色试纸变蓝
              ③C中    
              ①有铜生成
              ②有    生成
              ③有二氧化碳生成
              【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结束时,为防止Cu被氧化,必须先停止加热,待铜冷却后再将试管口的胶塞取下,因此,若没有B安全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②根据实验结论,从环保角度考虑,上述装置C后应添加的装置是    
            • 6. 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    元素组成的单质.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7. (2015秋•黄梅县校级月考)大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
              (1)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会排放较多的SO2、NO2等有害气体,这不仅污染大气,还是形成    的主要原因.
              (2)过多的CO2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要国策,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目前以下建议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电解水生产清洁燃料氢气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D.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3)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②碳单质包括金刚石、石墨和C60等,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们都有可燃性,试写出C60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一个图中由CaCO3→CO2的化学方程式    
            • 8. 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事例中的有关问题:
              (1)走进厨房,你会发现煤气罐被方便、价廉的管道天然气代替了,天然气属于    能源(填“可再生”或“清洁”),其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如果燃烧不充分会产生    气体,污染空气.
              (2)走进干洗店作社会调查时,你会了解到有些干洗店用装有活性炭的新款干洗机代替旧款干洗机,可将有毒物质大约降至原来的
              1
              30
              .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走进加油站,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还多了乙醇汽油,至2008年1月1日,包括南京市在内的苏北五市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二周年,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    
              (4)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①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②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③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为    、物理性质为    
              ④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
               催化剂 
              .
               
              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    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    
              ⑤“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铜用于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    ;一氧化碳的性质决定了一氧化碳在钢铁冶炼中的作用,请你用化学方程表示高炉炼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原理    
              ⑥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研究过量的炭粉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气体产物全部是CO2
              (2)查阅资料:a.氮气不能与炭粉及Fe2O3反应.
              b.高温下可以发生下列反应:2Fe2O3+3C
               高温 
              .
               
              4Fe+3CO2↑,C+CO2
               高温 
              .
               
              2CO
              (3)设计方案: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环境下与过量炭粉充分反应.用实验中实际测得产生气体的质量,与理论计算得到的CO2的质量进行比较.
              (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5)实验操作:
              ①称量:反应前Fe2O3的质量3.20g;炭粉的质量2.00g;玻璃管C的质量48.48g.反应后玻璃管与残留固体共52.24g.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再夹紧弹簧夹T,点燃酒精喷灯加热.
              (6)问题分析:①用酒精喷灯而不用酒精灯的目的是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氮气的目的是    
              ③理论计算:若氧化铁与炭粉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CO2,求3.20g氧化铁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实验中实际获得气体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7)结论:原假设    (能、不能)成立,理由是    
              (8)兴趣小组成员小聪想到家里新换的水龙头.他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请你参与.
              【作出猜想】
              猜想1:Cr>Fe>Cu;     
              猜想2:Fe>Cu>Cr;     
              猜想3:你的猜想是    
              【查阅资料】
              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蚀的致密的氧化膜.
              ②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设计与实验】
              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试管1试管2试管3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成为蓝色铜表面无气泡
              【结论与解释】
              ①小聪得到的结论是猜想    正确.
              ②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知识运用】
              将铬片投入FeSO4溶液中,反应    (填“能”或“不能”)进行.若能进行,请你写出化学方程式    
            • 10. 化学变化中同种元素可在不同物质中“旅行”,(“→”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碳元素的“旅行”路线,写出物质甲的一种用途:    
              (2)图2为氢元素的“旅行”路线,已知甲为单质,则物质乙和丙可能是        写出乙→甲的化学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