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仪器名称:M ______ ;N _____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可用装置C手机氧气,理由是 ______
              (3)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______ (填装置代号字母);若用F进行排空气法手机氢气,则气体应从 ______ 口进入(填a或b)
            • 2. 如图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的条件(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图1的实验中,分别用玻璃棒蘸取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后移开,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用品 实验现象
              蘸有酒精的玻璃棒 产生火焰
              蘸有水的玻璃棒 无明显变化
              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图2的实验中,a、b处放有少量白磷,c处放有少量红磷.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c处红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观察到a处白磷燃烧、b处白磷不燃烧,此现象能够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 ______
              (3)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图3),图2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 3.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些实验,主要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甲中烧杯内的现象是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实验乙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______
              (3)实验丙中使用到了玻璃棒,下列实验中必须使用玻璃棒 ______ (填写字母序号).
              A.稀释浓硫酸                         B.硫在氧气中燃烧
              C.配制6%的食盐水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4)实验丁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______
            •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请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 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并结合图1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______ ;f ______
              (2)实验室选取d、e、h、j四种仪器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小曼同学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除了选用了仪器b、e、g外还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 ______ (填写序号).检査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先往仪器b中加入的是 ______ ;欲制得4.4gCO2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为 ______
              (4)检验一瓶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的操作是 ______
              (5)小淇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上述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的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对可能造成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溶液变红;
              B.产生的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石蕊溶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溶液变红.
            • 6. 2016年10月17日早晨7时30分,搭载两名宇航员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
              (1)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的部分燃料是液态氢气和液态氧气.请写出氢气和氧气点燃时反应的表达式 _____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 (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天宫二号”舱内需提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______ .该气体是由 ______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 7.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我们一般从物质的存在、性质、制备、用途等方面研究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以金属为例,请你参与其中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4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 (至少两条).
              (2)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一袋脱氧剂(主要成分是还原铁粉),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 ______ ,废旧钢铁表面的铁锈可用盐酸除去,其原理是 ______ (写化学方程式).
              (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1(反应条件略去).已知:2Cu+2H2SO4+O22CuSO4+2H2O
              ①A-E中含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______ (填字母序号).
              ②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__
              (4)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
              ①在Ⅱ中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CuCl2和Na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②Ⅲ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 ,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思路,首先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该方法就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 ______ 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5)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若A、B为Mg、Zn中的一种,则A是 ______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______
            • 8.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细铁丝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
              (2)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 ______ (填“a”、“b”或“c”).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4)D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会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9. 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 ______ ______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10. (1)放松一下,来做个化学接龙游戏吧:游戏规则
              (2)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H2O
               通电 
              .
               
              2H2↑+O2↑,反应前后,
              H、O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分析,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填序号)    
              A.2Mg+O2
               点燃 
              .
               
              2MgO                B.CO2+H2O═H2CO3
              C.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D.HCl+NaOH═NaCl+H2O
              ②我市渔民在养殖和运输鲜活海产品过程中,经常向鱼箱撒一种过氧化钙(CaO2)固体来增加鱼箱中含氧量,它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该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