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质量均为2g的薄锌片,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与足量某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锌片完全溶解所用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单位时间消耗锌的质量 锌片完全溶解的时间/s
              l 5 ml 400
              2 15 m2 200
              3 25 m3 100
              4 30 m4 t4
              5 35 m5 50
              6 10 m6 t6
              7 20 m7 t7
              试根据表中数据推测下列各表达式正确的是
              ①50<t4<100  ②t6>200>t7③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m7>m6>m2(  )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 2. 为了比较铝与相同pH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快慢,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1)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x= ______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 ______ 来比较铝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3)实验过程中,发现铝与稀盐酸反应更加剧烈,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试管Ⅰ中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二:试管Ⅱ中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猜想三:以上两种猜想同时成立.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向试管Ⅰ中加入少量 ______ (填序号),向试管Ⅱ中加入少量 ______ (填序号),作对比试验.
              A、硫酸铜  B、氯化钠  C、硫酸钠   D、浓盐酸
              (4)通过(3)中的对比试验,观察到试管Ⅰ中反应快慢无明显变化,试管Ⅱ中反应明显加剧,则猜想 ______ 成立.
            • 3. 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铝比铁活泼,但铝的抗腐蚀性比铁要强,原因是 ______
              (2)某实验小组为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a 锌粉和铁粉分别与5%的盐酸反应 锌粉产生气体快
              b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的盐酸反应 铁粉产生气体快
              c 铁片分别与5%的盐酸和15%的盐酸反应 15%的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
              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3)小明将一小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滤渣和滤液.
              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______ (写离子符号).
            • 4. 探究影响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将稀盐酸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四支试管中进行下列对比实验.

              下列对比实验中可探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影响的是(  )
              A.②和④
              B.③和④
              C.②和③
              D.①和④
            • 5.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也可通过 ______ 比较反应快慢.
              【进行实验】如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 ______ ,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______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1 2
              反应物 6%H2O2 6%H2O2
              催化剂 19红砖粉 19MnO2
              时  间 152s 35s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 ______  和 ______ 是否改变.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 ______ .【实验方案】 ______
            • 6.

              科学兴趣小组想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度的因素.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克二氧化锰(MnO2)粉末,然后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记录如表: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与 ______ 的关系.
              (2)为了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请你写出检验的方法: ______ .
              (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反应.如果要说二氧化猛在该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还需要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 ______ 不变.
              (4)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 7. 同学们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图甲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 ______ ,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______
              (2)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CO2的实验,小梅同学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每组均取20mL盐酸)冒出气泡的快慢不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温度/℃ 盐酸的质量分数/% 大理石规格 收集缩影时间/s
              20 18 10g粗颗粒 40
              20 9 10g粗颗粒 78
              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为 ______
              (3)在老师帮助下,用精密测量法绘制的实验①的图象(如图乙)、数据反映,前40s反应速度快,从40s到160s反应速度逐渐减慢,原因是 ______
              你认为影响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快慢的因素还与 ______ 有关(写一点即可).
              (4)某同学用如图丙所示装置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______ ,在集气瓶里的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 ______ (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______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 8. 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______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______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______ 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______
            • 9. 研究和控制化学反应条件有重要意义.
              (1)同学们想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三次实验.记录各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 30%双氧水的质量(g) 加入水的体积(mL) 二氧化锰质量(g) 收集时间(s)
              1 10 40 5 200
              2 20 30 5 100
              3 30 20 67
              ①取用二氧化锰的仪器是图1中的 ______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
              ③实验3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______ g.
              ④相同条件下,实验3产生氧气的速率最快,说明 ______
              (2)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双氧水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双氧水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10. 如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H2O2
              液浓度%
              H2O2溶液体积/mL 温度℃ MnO2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
              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2 49.21
              30 5 55 2 10.76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______ 有关;
              从实验 ______ ______ 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______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______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 ______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