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铁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rm{(}\)铁的质量相等,铁块的形状一样,盐酸均过量\(\rm{)}\),甲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
              实验编号 盐酸的质量分数 铁的状态 温度\(\rm{/℃}\)
              \(\rm{①}\) \(\rm{15\%}\) 块状 \(\rm{20}\)
              \(\rm{②}\) \(\rm{15\%}\) 粉末状 \(\rm{20}\)
              \(\rm{③}\) \(\rm{5\%}\) 块状 \(\rm{20}\)
              \(\rm{④}\) \(\rm{15\%}\) 块状 \(\rm{40}\)
              请回答:
              \(\rm{(1)}\)写出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rm{(2)}\)实验\(\rm{①}\)和\(\rm{③}\)是研究 ______ 对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欲探究温度对铁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 ______ \(\rm{(}\)填实验编号\(\rm{)}\);已知实验\(\rm{①}\)和\(\rm{②}\)中,\(\rm{②}\)的反应速率较快,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
              \(\rm{(3)}\)若四组实验均以收集到 \(\rm{500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下\(\rm{)}\)氢气为标准,则上述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______
              \(\rm{(4)}\)用一定量的质量分数为 \(\rm{15\%}\)的稀盐酸制取氢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氢气的总质量将 ______ \(\rm{(}\)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rm{)}\)。
            • 2.
              某兴趣小组同学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很多物质都能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于是,同学们探究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分别取相同质量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不同质量的\(\rm{MnO_{2}}\),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实验过程】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rm{MnO_{2}}\)的质量 测量数据
              \(\rm{0.1g}\) \(\rm{9mL}\)
              \(\rm{0.2g}\) \(\rm{16mL}\)
              \(\rm{0.4g}\) \(\rm{31mL}\)
              【实验分析】
              \(\rm{(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______ 。
              \(\rm{(2)}\)本实验中,测量\(\rm{O_{2}}\)体积的装置是 ______ \(\rm{(}\)填编号\(\rm{)}\)。

              【实验反思】除了催化剂的质量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外,催化剂的种类是否也会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呢?
              【实验探究】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rm{.}\)分别量取\(\rm{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rm{A}\)、\(\rm{B}\) 两支试管中,向\(\rm{A}\)试管中加入\(\rm{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rm{A}\)、\(\rm{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rm{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rm{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rm{.}\)待\(\rm{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rm{.}\)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rm{a}\) \(\rm{g}\).

              ______
              Ⅳ\(\rm{.}\)分别量取\(\rm{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rm{C}\)、\(\rm{D}\) 两支试管中,向\(\rm{C}\)试管中加入\(\rm{a}\) \(\rm{g}\)氧化铁粉末,向\(\rm{D}\)试管中加入\(\rm{a}\) \(\rm{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______
              【实验结论】
              \(\rm{(3)}\)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和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
              \(\rm{(4)}\)若实验Ⅳ观察到\(\rm{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知识拓展】
              查阅资料可知:\(\rm{CuO}\)、\(\rm{CuSO_{4}}\)、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rm{(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
              A.\(\rm{MnO_{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使用催化剂就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 3.
              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盐酸的浓度和石灰石的颗粒大小等”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rm{[}\)进行实验\(\rm{]}\)
              室温下,选用\(\rm{20mL}\)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rm{(4\%}\)和\(\rm{6\%)}\)分别与\(\rm{1g}\)颗粒状或块状的石灰石进行实验\(\rm{(}\)固定夹持仪器略去\(\rm{)}\).
              \(\rm{(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按上图装置进行实验,在装药品前应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做法是 ______ \(\rm{.}\)开始实验时,应将\(\rm{20mL}\)稀盐酸 ______ \(\rm{(}\)选填“快速”或“缓慢”\(\rm{)}\)推入锥形瓶中,以保证盐酸能全部推入锥形瓶中.
              \(\rm{[}\)处理数据\(\rm{]}\)
              \(\rm{(3)}\)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rm{(}\)均取\(\rm{20mL)}\)
              石灰石固体形状
              \(\rm{(}\)均取\(\rm{1g)}\)
              二氧化碳体积\(\rm{(mL)}\)
              \(\rm{(}\)均收集前\(\rm{30S}\)的气体\(\rm{)}\)
              \(\rm{a}\) \(\rm{4\%}\) 颗粒 \(\rm{64.0}\)
              \(\rm{b}\) \(\rm{4\%}\) 块状 \(\rm{40.4}\)
              \(\rm{c}\) \(\rm{6\%}\) 颗粒 \(\rm{98.2}\)
              \(\rm{d}\) \(\rm{6\%}\) 块状 \(\rm{65.3}\)
              \(\rm{①}\)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______ \(\rm{(}\)写一组\(\rm{)}\),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rm{②}\)从上述实验中得出石灰石的颗粒大小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是 ______ .
              \(\rm{[}\)拓展延伸\(\rm{]}\)
              \(\rm{(4)}\)如表是实验时记录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和对应的时间的一组实验数据\(\rm{(}\)每间隔\(\rm{4S}\)读数一次\(\rm{)}\):
              时间\(\rm{/S}\) \(\rm{4}\) \(\rm{8}\) \(\rm{12}\) \(\rm{16}\) \(\rm{20}\) \(\rm{24}\) \(\rm{28}\) \(\rm{32}\) \(\rm{36}\) \(\rm{40}\)
              气体体积\(\rm{/mL}\) \(\rm{16.0}\) \(\rm{22.2}\) \(\rm{29.4}\) \(\rm{39.3}\) \(\rm{50.4}\) \(\rm{57.6}\) \(\rm{62.0}\) \(\rm{64.7}\) \(\rm{66.0}\) \(\rm{66.0}\)
              从上表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到\(\rm{20S}\)后反应速率逐渐变 ______ ,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 .
              \(\rm{(5)}\)你认为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______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______ .
            • 4.
              某中学化学实验室有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

              \(\rm{(1)}\)请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rm{①}\)______\(\rm{②}\)______
              \(\rm{(2)}\)若制取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rm{(}\)填序号,下同\(\rm{)}\),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检验所制取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rm{(3)}\)该中学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发生装置\(\rm{B}\)进行“石块中是否含有碳酸钙”的探究活动\(\rm{.}\)在活动中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rm{.}\)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rm{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rm{②}\)所用的盐酸不同;
              \(\rm{③}\)还可能是______.
              【设计实验】\(\rm{(1)}\)验证猜想\(\rm{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______的石块,加入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______,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单一变量的研究方法\(\rm{.}\)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______等\(\rm{(}\)答出一点即可\(\rm{)}\).
            • 5.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试验中,某同学做了该实验后,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rm{(1)}\)催化剂\(\rm{MnO_{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rm{30mL10\%}\)的\(\rm{H_{2}0_{2}}\)溶液,采用不同量\(\rm{MnO_{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rm{500mL}\)氧气时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rm{(}\)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rm{)}\)
              实验次序 \(\rm{1}\) \(\rm{2}\) \(\rm{3}\) \(\rm{4}\) \(\rm{5}\) \(\rm{6}\) \(\rm{7}\) \(\rm{8}\) \(\rm{9}\) \(\rm{10}\)
              \(\rm{MnO_{2}}\)粉末用\(\rm{(g)}\) \(\rm{0.1}\) \(\rm{0.2}\) \(\rm{0.3}\) \(\rm{0.4}\) \(\rm{0.5}\) \(\rm{0.6}\) \(\rm{0.7}\) \(\rm{0.8}\) \(\rm{0.9}\) \(\rm{1.0}\)
              所用时间\(\rm{(}\)秒\(\rm{)}\) \(\rm{17}\) \(\rm{8}\) \(\rm{7}\) \(\rm{5}\) \(\rm{4}\) \(\rm{3}\) \(\rm{2}\) \(\rm{2}\) \(\rm{2}\) \(\rm{2}\)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rm{MnO_{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______ .
              \(\rm{(2)H_{2}O_{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
              他又做了一组实验:每次均取\(\rm{5mL30\%}\)的\(\rm{H_{2}O_{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rm{.}\)记录数据如下:\(\rm{(}\)实验均在\(\rm{20℃}\)室温下进行,其他实验条件也均相同\(\rm{)}\)
              实验次序 \(\rm{1}\) \(\rm{2}\) \(\rm{3}\) \(\rm{4}\) \(\rm{5}\) \(\rm{6}\) \(\rm{7}\) \(\rm{8}\)
              \(\rm{H_{2}O_{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rm{1\%}\) \(\rm{3\%}\) \(\rm{5\%}\) \(\rm{10\%}\) \(\rm{15\%}\) \(\rm{20\%}\) \(\rm{25\%}\) \(\rm{30\%}\)
              \(\rm{MnO_{2}}\)粉末用量\(\rm{(g)}\) \(\rm{0.2}\) \(\rm{0.2}\) \(\rm{0.2}\) \(\rm{0.2}\) \(\rm{0.2}\) \(\rm{0.2}\) \(\rm{0.2}\) \(\rm{0.2}\)
              收集到\(\rm{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rm{(}\)秒\(\rm{)}\) \(\rm{660}\) \(\rm{220}\) \(\rm{205}\) \(\rm{80}\) \(\rm{25}\) \(\rm{9}\) \(\rm{4}\) \(\rm{3}\)
              反应后液体温度\(\rm{(℃)}\) \(\rm{24}\) \(\rm{34}\) \(\rm{39}\) \(\rm{56}\) \(\rm{65}\) \(\rm{67}\) \(\rm{69}\) \(\rm{70}\)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rm{H_{2}O_{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 ______ \(\rm{.}\)由表中数据还可看出,该反应是个 ______ 反应\(\rm{(}\)填“放热”或“吸热”\(\rm{)}\).
              \(\rm{(3)}\)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该反应的速率呢?请说出你的一个猜想: ______ .
            • 6.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
              \(\rm{(1)}\)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rm{(2)}\)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请写出一例来说明.
            • 7.
              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rm{.}\)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填空或简答.
              \(\rm{(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______\(\rm{.}\)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rm{.}\)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将已被砂纸打磨讨的相同大小的\(\rm{6}\)枚铝片,分别放入下表所示溶液中进行实验.
              溶液 现象 溶液 现象 溶液 现象
              \(\rm{①}\)稀硫酸 \(\rm{③}\)稀硫酸\(\rm{(}\)加入少量\(\rm{NaSO4}\)固体\(\rm{)}\) \(\rm{⑤}\)盐酸\(\rm{(1}\):\(\rm{4)}\) \(\rm{+}\)
              \(\rm{②}\)稀硫酸\(\rm{(}\)加热\(\rm{)}\) \(\rm{+}\) \(\rm{④}\)稀硫酸\(\rm{(}\)加入少量\(\rm{NaCl}\)固体\(\rm{)}\) \(\rm{+}\) \(\rm{⑥}\)盐酸\(\rm{(37\%)}\) \(\rm{++}\)
              注:“\(\rm{-}\)”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很小且慢;“\(\rm{+}\)”表示铝表面产生气泡较大且快\(\rm{.}\)“\(\rm{1}\):\(\rm{4}\)”表示用\(\rm{1}\)体积的\(\rm{37\%}\)浓盐酸与\(\rm{4}\)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
              根据上述表格内容,你认为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除了跟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有关外,还可能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rm{(2)}\)小芳将成条状铝片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端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滴落\(\rm{.}\)为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rm{660℃}\)、\(\rm{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是\(\rm{2054℃}\)、\(\rm{2980℃}\).
              请解释上述实验现象:______.
            • 8.
              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小明发现粗锌\(\rm{(}\)含有少量杂铜\(\rm{)}\)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比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快。于是提出疑问:向纯锌中加入混有硫酸铜的稀硫酸,能否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査阅资料】
              \(\rm{①}\)锌中混有杂质铜时,能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rm{②3\%}\)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
              【设计实验】室温下,小明向\(\rm{5}\)支洁净的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等颗粒大小的锌粒,再向试管中加入水、\(\rm{3\%}\)硫酸铜溶液和\(\rm{l0mL l0\%}\)稀硫酸,试剂用量记录如下表所示。测量\(\rm{30}\)秒内收集的气体体积。
              试管编号 \(\rm{1}\) \(\rm{2}\) \(\rm{3}\) \(\rm{4}\) \(\rm{5}\)
              \(\rm{3\%}\)硫酸铜溶液\(\rm{(mL)}\) \(\rm{0}\) \(\rm{0.5}\) \(\rm{2.5}\) \(\rm{5}\) \(\rm{15}\)
              水\(\rm{(mL)}\) \(\rm{20}\) \(\rm{19.5}\) \(\rm{V_{1}}\) \(\rm{15}\) \(\rm{5}\)
              收集的氢气体积\(\rm{(mL)}\) \(\rm{12}\) \(\rm{15}\) \(\rm{19}\) \(\rm{24}\) \(\rm{10}\)
              上述表格中\(\rm{V_{1}=}\) ______ \(\rm{mL}\),设置第\(\rm{1}\)支试管的目的是 ______ 。
              【实验结论】硫酸铜溶液对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 ______ 。
              【反思与交流】
              \(\rm{(1}\) \(\rm{)}\)除测量相同时间内生成的气体体积外,还可通过测量 ______ 来比较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
              \(\rm{(2)}\)当加入的\(\rm{CuSO_{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 ______ 。
              \(\rm{(3)}\)将锌粒加入硫酸铜溶液,发现除在锌粒表面出现红色固体外。锌粒表而还有少量气泡产生。查阅资料得知:产生气体的原因是硫酸铜溶液\(\rm{(}\)含有\(\rm{H_{2}O}\)分子、\(\rm{Cu^{2+}}\)、\(\rm{SO_{4}^{2-}}\),\(\rm{)}\) 显酸性\(\rm{[}\)常温下,溶液的酸碱度\(\rm{(pH)}\)可以通过测量获得,若\(\rm{pH > 7}\),则溶液呈醎性,若\(\rm{pH < 7}\),则溶液呈酸性\(\rm{]}\)。
              请设计实验探究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的原因,以及与溶液中的哪种粒子有关 ______ 。
            • 9.
              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rm{(1)}\)用\(\rm{A}\)图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锥形瓶内的反应进行较长时间后,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火焰仍不熄灭,则是由于\(\rm{A}\)装置存在缺陷,其缺陷为 ______ ;
              \(\rm{(2)}\)图\(\rm{B}\)、\(\rm{C}\)、\(\rm{D}\)是探究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实验,\(\rm{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 ;
              \(\rm{(3)}\)图\(\rm{E}\)和\(\rm{F}\)是探究哪种离子能促进\(\rm{H_{2}O_{2}}\)分解的实验,现象是:\(\rm{E}\)中产生大量气泡,\(\rm{F}\)中没有明显现象,则促进\(\rm{H_{2}O_{2}}\)分解的离子符号是 ______ 。
            • 10.
              小缘为了探究温度对\(\rm{H_{2}O_{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rm{(}\)夹持装置略去\(\rm{)}\),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rm{1}\) 实验\(\rm{2}\)
              \(\rm{MnO_{2}}\)的质量\(\rm{/}\)克 \(\rm{0.6}\) \(\rm{0.6}\)
              \(\rm{5\%}\)的\(\rm{H_{2}O_{2}}\)的体积\(\rm{/}\)毫升 \(\rm{40}\) 待填
              水浴温度\(\rm{/℃}\) \(\rm{20}\) \(\rm{80}\)
              \(\rm{…}\)
              \(\rm{(1)}\)写出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实验\(\rm{2}\)中应加入\(\rm{5\%H_{2}O_{2}}\) ______ 毫升;
              \(\rm{(3)}\)实验\(\rm{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rm{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 ______ ;
              \(\rm{(4)}\)实验结束后若将本实验中的二氧化锰经分离、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 ______ \(\rm{g.}\)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______ 作用。取用二氧化锰需要用 ______ \(\rm{(}\)填“药匙”或“镊子”\(\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