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a.测溶液pHb.滴加Na2CO3溶液c.滴加BaC1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2. 小明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盐酸,溶液由    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小明同学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实验评价】在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反思拓展】
              (1)请你再帮助小明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实验方案,验证他的猜想:
                  
                  
              (2)小红同学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却验证了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分析小明实验中导致酸过量的一条可能原因:    
            • 3.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
              【实验探究】
              (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4. 某兴趣小组铁锈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有一个试剂的标签破损(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讨论分析]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酸   B.碱   C.盐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  
              ②可能是Na2CO3溶液 
              ③可能是Na2SO4溶液
              [实验验证]
              (1)小明用洁净干燥的 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认为猜想①正确,但其他同学提出了异议,他们的理由是    ,同时大家还认为他的操作方法存在问题,按照小明同学的操作所测得溶液的PH会比溶液的实际PH    (选填“偏小”或“偏大”).
              (2)小俊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到    ,从而认为猜想②正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案证明猜想②正确.你的设计方案是    
              [拓展]经过探究活动,大家认识到,设计方案有一定的方法,此方法是    
            • 5. 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你认为可行的是(  )
              A.检验某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
              B.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涤纶和羊毛纤维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里,并不断搅拌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
            • 6. (2014秋•杭州期末)自制泡菜,卫生有保障,原料配比随意.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即保存时间稍长,味道变酸,剌激肠胃.
              【原料准备】新鲜的红辣椒、大蒜头、生姜、大白菜.
              【制作过程】将原料与适量的食盐、白糖等混合均匀,装入泡菜坛,盖上坛盖,再向荷口装水至一半高度,这一过程叫腌制.
              【提出问题】腌好的泡菜时间一长,味道就逐渐变酸.这酸味哪来?怎么控制?
              【建立猜想】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经过分析判断,认为该酸味物质可能是碳酸.理由为坛内蔬菜是以C和H元素为主的化合物,与久放菜窖的白菜一样,在密封的有限空间里CO2浓度大.生物学知识告诉我们,通过盐、糖腌制的蔬菜细胞会失水.因此,坛内会出现少量的液体(主要成分是H2O).
              【评价检测】
              (1)坛顶荷口内装水至一半高度的目的是坛内保持一定量的氧气,有利于坛内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将白糖等有机物分解,有机物氧化分解将产生大量    气体.
              (2)简述证明在做泡菜过程中坛内CO2浓度较大的方法    ..
              (3)要测定泡菜酸性的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正确的测定方法是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 7. 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B.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其pH
              C.将H2、O2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灼热氧化铜的试管,以除去氢气
              D.除去氯化钠中的硝酸钾,加水后过滤
            • 8.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
              检测氢氧化钠溶液酸碱度
              C.
              检验CO32-的存在
              D.
              用水吸收CO
            • 9. 表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具有酸的通性,对热较稳定.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
              品名雪碧汽水(清爽柠檬味)
              配料碳酸水(H2O、CO2)白砂糖、柠檬酸、香料、苯甲酸钠
              保质期18个月
              注意    禁止加热、避免阳光直晒
              (1)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    
              (2)小明先用pH试纸测汽水的pH值,其方法是: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用玻璃棒蘸取汽水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你认为他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    
              (3)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石蕊溶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②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    .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操作,即把①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    ,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加热时液体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 常用    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用    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此方法也可以用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