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大气污染物
              B.都能与水反应
              C.都能还原氧化铜
              D.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制得
            • 2.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CO2后变红,故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呈酸性,故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故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将蔗糖研碎后能加快它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说明颗粒的大小也会影响蔗糖的溶解度.
            • 3. 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
              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汽油燃烧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是因为    
              (3)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    
              (4)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通入CO2气体,液体变为红色,是CO2气体使它变成红色吗?    ,原因是(写出化学方程式):    ;再把上述液体加热,发现液体最终呈现紫色,用化学方程式写出原因:    
              (5)检验CO2气体常用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①都易容于水②都可以灭火③通常情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④都能与石灰水反应⑤都是无色气体⑥都有三态变化.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⑤⑥
              D.③④⑤⑥
            • 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思考作答: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为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可表示为:    +HCl→CaCl2+    +CO2
              ①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    ,或者将B装置中的仪器b换成    (一种仪器名称)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②若用如图G装置收集CO2,应将B装置的导管与G装置的导管    (选填“c”或“d”)相连接.证明该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③若H装置中盛放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CO2,应将B装置的导管与H装置的导管    (选填“e”或“f”)相连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H装置盛放石蕊试液来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④用G装置收集一瓶CO2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I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4)将A与J组合可测量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产生O2的体积,若J中量筒预先盛满水时为200mL,完全反应后,读数时量筒内液面刻度在120mL,则生成O2体积为    mL.
              (5)某兴趣小组欲探究双氧水的浓度是否影响双氧水的分解速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猜想假设】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小组认为双氧水的浓度越大,双氧水的分解速度越快.
              【实验验证】
              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的体积
              50.0g1%0.1g9mL
              50.0g2%0.1g16mL
              50.0g4%xg31ml
              【数据分析】为保证探究成功,你认为上表中x的值应为    ,由数据分析可知该小组的猜想是否正确?    (选填“是”或“否”).
              【拓展反思】
              (1)完全反应后,小组同学欲回收固体物质,需要进行    操作,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    、烧杯、玻璃棒,其中玻璃棒在该操作中的作用是    ,然后经过干燥即可.
              (2)回收过来的二氧化锰    (选填“能”或“不能”)继续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理由是    
            • 6.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含有    元素(填名称).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细铁丝在氧气中可剧烈燃烧,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
              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辨证地认识物质
              过多的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但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     产生氧气.
            • 7.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2Na2O2+2CO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白色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1)按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有此装置    
              (2)C装置的作用是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 8. 回答下列与生活生产有关的问题.
              (1)“嫦娥一号”用的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液态氢作燃料除燃烧时产生较大的推动力外,另一个优点是    .对于目前全世界出现能源危机,我们应该合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至少填1种)    
              (2)天然气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填充氮气的目的是    ,在天然气中通常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其作用是    
              (3)空气中大量的CO2溶于海水,会使海水酸性增强,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2使海水酸性增强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煤炭不充分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生活中可用石灰水保鲜鸡蛋,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式    
            • 9. 将下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一定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
              ①人呼吸的气体 ②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 ③空气 ④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气体 ⑤氧气.
              A.③⑤
              B.④⑤
              C.①③
              D.⑤
            • 10.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金(Au)是由    构成的.
              (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若x等于11,则该微粒表示    (填“阳”或“阴”)离子.在N、N2、2N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4)有下列物质:CO2、CO、H2、CH4,其中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是    ,最理想的燃料是    ,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