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探究冰熔化过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冰的________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冰________________,为此需要采取水浴法加热.

              \((3)\)实验中,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0.5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冰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

              \((5)\)冰在第\(2 min\)是________状态.

              \((6)\)用水浴法加热,不但可以使物质均匀受热,而且物质的温度升高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若冰块较大,对实验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比发现,在受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冰熔化后的升温速度比熔化前的升温速度减慢了,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8)\)当试管里的冰全部变成水后,继续加热,试管里的水会沸腾吗?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今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

              \((1)\)这种物质是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__\(℃\).

              \((3)\)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__性.

              \((4)\)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从熔点升高到沸点吸热__\(J.\)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10min\)内消耗酒精约\(5g.\)请估算出这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约为__\(\%.(\)酒精的热值\(3.0×10^{7}J/kg\),估算结果保留整数\()\)

              \((5)\)小明还发现,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如果撤去酒精灯,试管中液体会继续沸腾片刻\(.\)其原因是__.

            • 3.

              医院里的很多药品需要在\(0℃\)以下低温保存。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他们动手分别测量了淡水和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量程分别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__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___。

            • 4.

              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该物质的沸点为\(217.9℃)\)。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如图甲所示,将装有此物质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________。

              \((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3)\)该物质在\(AB\)段的倾斜的程度和\(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4)\)实验小组的同学发现加热\(20min\)后继续加热,被研究物质的温度却不再升高,这是因为________。

            • 5. 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 ______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______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 ______ .
              \((2)\)除图\(1\)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______ .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______ \((\)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4)\)图\(2\)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______ 分钟.
            • 6.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乙所示为加热一段时间之后的温度计的示数,则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__\(℃\),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该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实验中,小梦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甲、乙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________\(.\)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

              \((4)\)小梦和小阳两组同学使用相同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后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________\((\)选填\("\)小梦\("\)或\("\)小阳\(")\)组的水先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小华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根据图像乙可以判断冰是晶体,理由是                           

              \((2)\)在\(BC\)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3)\)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D\)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4)\)冰熔化后继续加热,发现烧杯中的水沸腾后,试管中的水始终不能沸腾,原因是                                

            • 8.

              小宇同学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___________段表示晶体处于熔化过程, 熔点为_________\(℃\), 熔化过程用时________\(min\),\(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_态。

              \((2)\)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DE\)段物质的温度为_________\( ℃\),这是一个_________ 过程。

            • 9. 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熔化图象.

              (1)实验中宜选用 ______ (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其好处是 ______
              (2)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冰是 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熔化过程中,冰不断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熔化持续了 ______ min.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