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小明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他想测定此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相对原子质量:Na-23  Cl-35.5  Ag-108)
              ××牌味精
              主要成分:谷氨酸钠
              特性:有鲜味,易溶于水
              含量:谷氨酸钠≥80%
                    氯化钠≤20%
              查阅资料:
              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的性质.
              实验过程: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⑤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5.74g.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与其包装上的标注的含量是否相符.
            • 2. 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根据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能生成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白色沉淀的原理,对某品牌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进行了探究.下面是他们的实验步骤:
              ①称取该品牌味精样品10.0g放人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②(待填).③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2-3次.④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4.9g.⑤实验数据记录.
              (1)请写出实验步骤②    
              (2)合格味精标准是:谷氨酸钠含量≥80.0%,氯化钠含量≤20.0%.请通过计算回答该品牌味精是否合格?
            • 3. 味精是常用的调味品,它的鲜味来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化学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与AgNO3不反应),另外还含有NaCl(其他成分不考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味精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填数字).
              (2)为测定NaCl在味精中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NaCl+AgNO3=AgCl↓+NaNO3,检验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    
              ②过滤后,操作X、干燥、称量AgCl固体.操作X是    ,目的是    
              (3)海水晒盐是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填“大”或“小”)的性质.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它是    
            • 4. (2009•河北模拟)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下面是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小明觉得上面的信息不能满足对味精的了解,他通过查资料获知关于味精的一些知识.如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据此,他对味精有了正确的认识.
              (1)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B.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C.加入味精时,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D.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2)小明还想对此味精进一步探究,想测定此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
              [查阅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第一步: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并溶于蒸馏水
              第二步: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第三步: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
              第四步: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5.74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②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样品中NaCl质量分数?
            • 5. 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CaSO4,与相邻的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的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及原理】

              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
              【讨论交流】
              (1)操作a的名称是    ,若在实验室进行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2)经操作a后得到的固体物质在煅烧炉中高温分解生成X和Y两种物质,该工艺中,Y被作为原料之一循环利用.Y的化学式为    
              (3)沉淀池中也可能生成少量NH4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硫酸铵化肥等级测定】
              (1)判断(NH42SO4化肥中有无NH4HCO3
              取少量试样溶于水,滴加足量的    ,无气泡产生,则可判断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
              (2)化肥中氮元素含量的测定(已确定该化肥中不存在NH4HCO3杂质):
              【查阅资料】
              ①已知:(NH42SO4+2NaOH
                △  
              .
               
              Na2SO4+2NH3↑+2H2O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氨水.氨水呈碱性,不稳定,易挥发.
              ②工业判断硫酸铵化肥等级指标如下:
              指标
              项目
              优等品合格品
              氮(N)含量≥21.0%≥20.5%
              【实验设计】
              按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往烧瓶中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使硫酸铵充分反应完全转化为NH3
              (2)烧杯中的试剂是为了吸收产生的氨气,下列最适宜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水;②浓HCl;③稀H2SO4;④NaOH溶液
              烧杯中干燥管的作用是    
              【交流讨论】
              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下列情况.
              (1)甲同学认为:应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    (填“浓硫酸“或“碱石灰”)的干燥装置,否则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高.
              (2)乙同学认为:在实验装置A、B之间增加正确的干燥装置后进行实验,测得的硫酸铵化肥含氮量可能偏低,理由是    
              【实验测定】
              经讨论后,他们改进了实验装置,排除了可能产生误差的因素,重新进行实验.
              取硫酸铵化肥样品13.5 g进行实验,测得B装置增重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的等级.
              计算过程:
              该化肥的等级为    品.
            • 6. 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钠有鲜味,易溶于水.小明发现某品牌味精包装上标注:“谷氨酸钠含量≥80%,NaCl含量≤20%”,他想测定此味精中NaCl的含量.
              查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
              ①称取该味精样品5.0g,并溶于蒸馏水;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③过滤;④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物多次;⑤将沉淀物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2.87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2)此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是否符合其包装上标注的标准?    
              应用:最近专家否认了“味精致癌”的说法.实验表明,味精在100℃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味精(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有毒),其对人体的影响甚微.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谷氨酸钠受热不发生化学变化
              B.谷氨酸钠在加热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C.大量食用味精不利于身体健康
              D.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