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梅江区校级模拟)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由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2)要使接近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3)在40℃时,等质量的A、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时溶液质量的关系A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30℃时,130g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时,需加入A物质的质量为    g才能变成饱和溶液.
              (5)当A中混有少量B时,用    方法可以得到固体A.
            • 2. 现有下列四套常见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写下列有关空格:

              (1)在进行图1装置相关操作时,需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2)实验室可用图2装置制取甲烷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在水中溶解能力小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3)图3为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装置.
              ①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②装置B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    作用
              (4)图4: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曲线和有关信息回答:
              ①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物质用    方法;
              ②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降至t1℃时,两种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是:甲    乙.(填“<”、“=”或“>”);
              ③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后,盛    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填“甲”或“乙”)
            • 3. (2016•上饶二模)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点M表示    
              (2)温度为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20℃时,在50g水中加入25g物质甲,得到甲溶液的质量为    
              (4)20℃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5)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应用    法提纯.
            • 4. (2016•邵阳县二模)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三种物质的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P点的意义是    
              ③t3℃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为A    B(填”>””<”或”=”)
              ④将t3℃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⑤t3℃时,20克A加入到40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⑥要从混有少量A的溶液中提纯B,最好采用    方法.
            • 5. (2016•黄浦区三模)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不可缺少的资源.
              ①某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表:
              成分CaKZnF
              含量(mg/L)2030.060.02
              这里Ca、K、Zn、F是指     (填“元素、原子、单质”).
              ②家用净水机中用活性炭的作用是    
              ③能确认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填字母).
              Ⅰ.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Ⅱ.水的蒸发Ⅲ.水的电解Ⅳ.水的净化
              ④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Ⅰ.P点的含义是    
              Ⅱ.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溶液质量为    g.
              Ⅲ.要把t1℃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B.溶剂的质量一定不变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Ⅳ.若a溶液中含有少量b,则提纯a的方法是    
              Ⅴ.将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    
            • 6. 根据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高到t2℃,只有丙有晶体析出
              B.t2℃时,配制相同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时,所需溶质的质量是甲>乙>丙
              C.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甲物质的溶解度
              D.使乙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 7. (2014•山南地区校级二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5℃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35℃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顺序为    
              (3)点P的意义是    
              (4)如果A中混有少量的C可以采取    方法提纯A.
            • 8.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不一定变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9. 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01020304050
              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
              KNO313.320.931.645.863.985.5
              A.20℃时,将100gKNO3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析出3.16g晶体
              B.KNO3与NaCl在某温度下溶解度相同,其溶解度数值在36.0~36.3之间
              C.20℃时可以配制36%的NaCl溶液
              D.KNO3中含有少量NaCl,可以降温结晶提纯KNO3
            • 10. KCl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表:
              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
              溶解度/g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56.7
              (1)KCl的溶解度随    (填“压强”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    g.
              (2)要将40℃时KCl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填1种方法).
              (3)90℃时,100g饱和KCl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    100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