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综合实验(可以配图说明)
              小雨要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请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器材 木楔、细沙 ______ (请从下列器材中选取2项,填写字母序号)
              A.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
              B.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和木块;
              C.刻度尺
              实验步骤  ______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数据记录表格  ______
            • 2. 小明同学想探究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如图所示,他以一支弹簧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玩具手枪的内部被压缩弹簧伸长时,可以将子弹射出,此时弹簧的 ______ 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用同一颗子弹从枪口射出,以下是五次实验数据记录:
              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  15°  30°  45°  60°  75°
              子弹落点到枪口的水平距离s/m  7.5  10.1  10.9  9.2  5.3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 ______ 有关.
              (3)分析数据,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在 ______ 度(请填写具体数值)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
            • 3. 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  橡皮条  橡皮条宽/cm  橡皮条长/cm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  a  0.50  20.00  10.10
               2  b  0.50  30.00  8.20
               3  c  1.00  20.00  14.0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 ______ 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
              (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 ______ 有关;
              (3)比较低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 ______ 有关;
              (4)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______
                       A、窄面长的         B、宽面长的        C、窄面短的      D、宽面短的.
            • 4. 小林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他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1)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
              (2)用一物块压缩弹簧,测量并记录下弹簧的压缩量△L;
              (3)快速释放物块,测量并记录下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
              (4)改变弹簧的压缩量,再进行几次实验,并记录好实验数据;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小林的上述实验操作,探究了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跟 ______ 的关系.
              ②实验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 ______ 来间接反映的.
              ③分析下表中的实验记录,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实验次数 弹簧的压缩量△L 物块滑行的距离s
              1 较小 较短
              2 较大 较远
              3 最大 最远
            • 5. 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 ______ 来比较各铁块的重力势能大小的.
              (2)若A、B两铁块质量相等,则铁块下落的高度关系是 h A______ B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若B、C两铁块下落的高度相等,则两铁块质量的关系 m B______  m C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6. 建筑高楼大厦时首先要打好地基.原相同高度的同种地桩,经打击后某一瞬间时三个地桩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打桩时,三个重锤中 ______ 锤的做功本领最大,如果A、B两锤的质量相同,则刚开始下落时, ______ 锤的高度要低一些.如果B、C两锤刚下落时的高度相同,则 ______ 锤的质量要大一些.
            • 7. 如图的甲所示,是设计的“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其中AB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是粗糙的水平面,木块初始静止在B点,让小球从距水平面高h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刚好能沿着过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轨轨道,然后与木块发生碰撞,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最终停下来.小球可认为是光滑的,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的三个步骤中,小球质量m1<m2=m3,小球由静止释放的位置距水平面的高度h1=h2<h3

              ①小球由静止释放到即将与木块碰撞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 ______
              ②通过观察 ______ 来比较小球的重力势能的大小,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______
              ③选择歩骤一、歩骤二是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______ 关系;选择步骤 ______ 、步骤 ______ 可探究小球的重力势能大小与 ______ 的关系,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______
            • 8. 小明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措施:把三根相同的铁钉打入沙中,从空中释放钢球来撞击铁钉,看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通过观察铁钉 ______ 来比较各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
              ②若A、B两钢球质量不相等,两钢球下落的高度为hA=hB,则从观察到的现象可知,A、B钢球重力势能较大的是 ______ 球.
              ③若B、C两钢球质量相等,两钢球下落的高度为hB<hC,则B、C钢球重力势能较大的是 ______ 球.
              ④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 ______ ______ 有关.
            • 9. 为了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弹簧放在水平面上,一端固定.
              ②在弹性限度内,用物块(物块与弹簧不连结)将弹簧压缩,测量并记录弹簧的形变量△L
              ③由静止释放物块,测量并记录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S.
              ④多次改变弹簧的形变量,重量步骤②③.
              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本实验中,探究了弹簧弹性势能大小跟 ______ 的关系.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 ______ 来间接反映的.
              (3)本实验中,从物块离开弹簧到静止,物块将 ______ 能转化为 ______ 能.
            • 10. 同学们所用的笔,有些在靠近笔端的地方装有一个轻质弹簧,如图甲所示.小文和小军各自拿自己装有弹簧的笔玩弹笔游戏.结果发现小军的笔弹得高一些.小文分析:笔弹起的高度与笔内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有关,那么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又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小文猜想:①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的材料有关;
              ②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跟它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②,小文利用两个外形完全相同但材料不同的弹簧A和B、一个小钢球、一个轻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a.将小球置于弹簧A的右端,使弹簧被压缩的长度为2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木块被推动了一段距离S1
              b.将另一个弹簧B压缩的程度稍大一些,把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观察小球撞击木块后木块移动的距离S2
              (2)请你指出小文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
              (3)写出改进措施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