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身高为\(1.7m\)的小华站在大穿衣镜前\(1m\)处,通过看自己在镜中的像整理自己的服饰,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 \(m\);若她以\(0.5m/s\)的速度沿着与镜子平行方向行走了\(3s\)后,则她与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______ \(m\),此时的像高 ______ \(m\)。
            • 2.
              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勇选择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0\) \(10.35\) \(13.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0\) \(10.35\) \(13.50\)
              \((1)\)除图甲中所示的器材外,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 ;小勇选择的两支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 ,这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______ 关系;
              \((2)\)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 ______ ;
              \((3)\)实验时,应使玻璃板面与纸面保持垂直。若要检验玻璃板的放置是否符合要求,你的方法是: ______ 。
              \((4)\)为了把像的位置记录在白纸上,小勇要将另一支蜡烛放到像的位置,当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他便开始记录,这将使像距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______ \((\)选填“大”或“小”\()\)。
              \((5)\)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上表:观察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
            • 3.
              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 ______ \((\)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把平面镜放在水中并调整其对太阳光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由此产生的“彩虹”,这是属于光的 ______ 。\((\)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
            • 4. 在光现象中,我们经常提到“实像”和“虚像”,请你写出“实像”和“虚像”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 5.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6.

              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circ}\)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1m\),说明水位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______\(m\).
            • 7.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
              A.\(1m\)
              B.\(1.5m\)
              C.\(2m\)
              D.\(3m\)
            • 8.

              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玻璃板___________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板上沿玻璃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面,使棋子\(B\)与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棋子\(B\)的边缘画圆测量棋子\(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_{A}=4.30 cm\);测量棋子\(B\)的左端到\(NN′\)的距离\(l_{B}=\)___________\(cm\).

              \((4)\)改变棋子\(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_____________\(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次数

              \(1\)

              \(2\)

              \(3\)

              \(4\)

              \(5\)

              \(l_{A}/cm\)

              \(4.30\)

              \(5.70\)

              \(7.10\)

              \(8.80\)

              \(9.90\)

              \(l_{B}/cm\)

              \(/\)

              \(5.40\)

              \(6.50\)

              \(8.50\)

              \(9.60\)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_{B}\)和\(l_{A}\),发现\(l_{B}\)总是小于\(l_{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

            • 9.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的光一定是平行的
              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C.在光的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 10.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越小
              D.凹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