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下列五幅图片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圈和水圈循环的示意图,图中的数据表示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没有具体单位.请你仔细分析图示,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五幅图中所有吸收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与所有释放二氧化碳的相对量总和比较,你的发现是    
              (2)图(Ⅰ)所示土壤中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中包括:土壤中的碳酸盐与酸(盐酸)作用:土壤中的碳酸盐受热分解,请你各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3)图(Ⅴ)中植物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相对量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4)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
              ①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符号)
              A.汽油    B.液化石油气    C.柴油    D.木炭    E.天然气    F.焦炭    G.柴草    H.酒精
              ②煤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水等,由此你认为煤中一定含有    元素,推断的依据是    
              ③化石燃料加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字母编号).
              A.石油的裂解    B.石油的分馏   C.煤的焦化    D.煤的气化    E.煤的液化
              ④汽油是石油分馏所得的产物之一,其成分之一为C7H16,写出该物质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为减少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H3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请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6)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对于燃烧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通常所说的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B.通过控制温度(着火点以上或以下)可以使可燃物与氧气的燃烧反应发生或停止
              C.在燃烧过程中,可燃物中储存的能量以光能或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
              D.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燃烧利大于弊
              E.物质发生燃烧时都会产生火焰.
            • 2. (2016•玄武区一模)关注碳排放.
              (1)化石燃料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填字母).
              A.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巾    B.推广太阳能热水器
              C.逐步淘汰白炽灯    D.草稿纸双面使用
              (3)分析下表,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1g物质完全燃烧
              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g放出的热量/kJ
              CH42.7556
              C3.6732
              (4)二氧化硅(SiO2)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二氧化碳被氨水吸收(如图)转
              化为碳酸氢铵.
              ①氨水的化学式为    
              ②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 3.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    ,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3)如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①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除此以外,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另一主要途径为海水吸收,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请各举一例实现图中所示的物质变化,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b化学方程式         变化c化学方程式    
              变化d化学方程式    
              (4)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E.臭氧
              ②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③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增强对CO2的吸收,别一个是减少排放.“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填序号)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
              C.减少使用私加车次数,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
              D.开发新能源,逐渐取缔直接利用化石燃料的历史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下同)在C、D、E 三种装置中,收集氨气应选择      若用装置F 收集氨 气,则应将    (填如图2“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②如图3是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开始前,应检查装置A的    ,方法是: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 4. (2016春•威海期中)污染及其防治和能源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1)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益枯竭.三大化石燃料是指            .燃料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元素,请写出碳在氧气不充足条件下发生不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食堂做饭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炉中吹入空气,说明    能促进可燃物的燃烧.燃料的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2)2005年12月26日,山东省政府举行第61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山东省车用乙醇汽油推广使用办法(草案)》,在我省包括济南在内的七个城市开始使用乙醇汽油.到2008年4月我国已有十个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乙醇是以高粱、玉米、小麦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而制成的,乙醇(化学式C2H6O)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醇汽油是由乙醇与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的.
              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粮食转化而来的,是可再生能源      
              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乙醇汽油的利用,既可以节省能源又有利于环保,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
              D.汽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其分离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②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③最近,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    
              (3)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
              ①请你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说明二氧化碳的组成.宏观:    ,微观:    
              ②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③除人类的生活及生产活动要产生二氧化碳外,许多化学反应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请根据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生成二氧化碳的分解反应    ,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合反应    
              ④科学家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是导致全球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请你为抑制全球气温上升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某火力发电厂每年燃烧400万吨原煤(假设原煤中碳的含量为90%),则该发电厂每年要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    万吨.
            • 5. (2016•柳江县一模)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突显了中国领导层对环境的治理决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1)树林每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平衡.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    
              (2)近期,中国部分城市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导致PM2.5浓度升高的人为因素有(写出其中一项)    
              (3)自然界中的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过程示意图.
              ①吸附池中通常加入黑色固体是    
              ②饮用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    
              ③自来水含有少量Ca(HCO32等可溶性化合物,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这是水壶中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写出固体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6.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易升华,从“物质性质
              决定
              反映
              物质用途”这一角度分析干冰具有的性质和用途.
              (1)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因此可作    (填用途).
              (2)将干冰转化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可看到的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原因是:    (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3)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缓“温室效应”,以下建议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能源
              ②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
              ③大量植树种草,禁止乱砍滥伐.
            • 7. 图一和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一中转化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式可以表示为:6CO2+6H2O
              光能
              叶绿体
              Y+6O2据此可推测Y的化学式为    
              (3)上述两个转化1的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由此可以说明    
              (4)在图三中,若M、N各代表一种纯净物,W是一种常见液体,分别写出转化1和转化2的化学方程式:        
            • 8. 美国研究发射“嗅碳”卫星,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旨在监控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1)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其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途径之一是    ;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另一主要途径是海水吸收,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这一消耗CO2的途径    
            • 9.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试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2)空气中适量的CO2可以满足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和维持地球表面适宜温度等;而空气中过量的CO2则会造成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4)为减少CO2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0. “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到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的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变化与另外两种变化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    ,这种循环主要是由    的运动引起的.
              (2)从微观角度看,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从宏观角度看,二氧化碳是由    组成的.
              (3)如图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图中a是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其名称为    

              (4)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出:今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    (填序号)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E.臭氧
              ②大气中的CO2含量不断上升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大气中的CO2是不是越少越好?为什么?    
              (5)研制和开发不含碳并可工业生产的清洁能源,一直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目前液氨被人们被为一种潜在的清洁燃料.
              ①氨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氮气和水,试写出氨气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②在实验室中为探究氨气的性质,常用碱石灰和硫酸铵两种固体混合加热的方法制取氨气.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发生装置    (填图2中的字母序号,下同)在C、D、E 三种装置中,收集氨气应选择    若用装置F收集氨气,则应将    (填“c”或”d”)与发生装置相连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