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同学们利用如图甲装置进行氧气实验与二氧化碳有关性质的探究.
              实验一: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    ,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    
              (3)装置D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从中性变为    ,间接证明了    
              实验二:
              同学们利用如图乙装置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1)打开K1、K3,关闭K2,当D中液体变红色时,可确定C中    
              (2)C中收集满CO2后,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中5mL浓NaOH溶液推入C中,观察到D中液体流入C中,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①同学们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认为应该在    (填装置字母序号)之间增加洗气瓶E,其作用是    
              ②继续完善实验,还应补充一个对比实验,即将C装置中的浓NaOH溶液改为    
            • 2. (2016•高青县模拟)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对要求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可能是:①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提高未燃部分的温度.
              【提出问题】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实验】
              实验设计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1:按图一实验,待火柴燃烧剩余
              1
              4
              时,伸入集气瓶.(要求:铁丝长度、粗细、集气瓶、水体积、氧气体积相同)

                  
              铁丝绕成螺旋状不是为了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方案2:按图二实验,待火柴燃烧剩余
              1
              4
              时,伸入集气瓶.(要求同上)

                  
              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提高未燃部分的温度
              【交流与反思】
              (1)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    ;待火柴燃烧剩余
              1
              4
              时,方可伸入集气瓶,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写出细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细铁丝比粗铁丝更容易燃烧的原因可能是    
              (3)由图二实验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3.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不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 4. 本学期,同学们探究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请回忆相关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实验中观察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    火焰.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    性.实验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2)乙图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通过C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5. 在做“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时,小芳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探究一:探究铁丝燃烧是否需要纯氧?
              【实验内容】取直径0.38mm的铁丝,分别在体积分数为90%、70%、60%、55%的氧气中进行实验.
              O2体积分数90%70%60%55%
              实验现象燃烧剧烈、燃烧时间长,效果好燃烧比90%弱,燃烧时间短,实验成功燃烧比70%弱,燃烧时间更短,实验成功难以燃烧,只是发红
              【结论】(1)氧气的纯度越高,铁丝燃烧越剧烈;
              (2)铁丝燃烧所需氧气最低浓度为60%.
              对结论(2)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2点理由:①    ;②    
              探究二:探究铁丝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的原因.
              【实验内容】取纯铁丝和铁丝含碳量分别为0.1%、0.32%、0.52%、0.69%的铁丝(直径均为0.38mm),分别在氧气中进行实验.
              含碳量00.1%0.32%0.52%0.69%
              实验现象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有短暂火星四射现象,实验欠成功火星四射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燃烧比含碳量为0.32%的铁丝剧烈,火星四射更明显,实验成功燃烧比含碳量为0.52%的铁丝更剧烈,火星四射,实验成功
              【结论】(3)由上表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因此,含碳铁丝在充足的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3Fe+2O2 
               点燃 
              .
               
              Fe3O4,除此之外,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
            • 6. 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一定需要纯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1、2、3、4、5,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
              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子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12345
              现象微亮很亮复燃复燃
              请你参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观察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    号瓶与    号瓶之间.
              (2)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气后,编号4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使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
              (4)若要得到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只需调整①步骤中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并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即可.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你认为接下来实验应调整瓶内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 7. 我们知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那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否一定需要纯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1、2、3、4、5,并分别使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述5个瓶子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瓶子的水排完后,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5个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编号12345
              微亮很亮复燃复燃
              请你参与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观察的现象可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小体积分数介于    号瓶与    号瓶之间.
              (2)用排水法收集到氧气后,编号4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若要得到更准确的体积分数范围,只需调整①步骤中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并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即可,你认为调整后瓶内水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可为    
            • 8. (2015秋•武汉校级月考)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
              内容步骤【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
              分别在燃烧匙和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
              燃烧匙中放入木炭 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推入适量H2O2溶液推入适量H2O2溶液
              (1)H2O2稀溶液与MnO2接触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原因分别是        .推入H2O2 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3)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部分溶液流入集气瓶中.该实验中,集气瓶内压强的变化过程是    
            • 9. 科学探究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假设和验证是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探究“铁丝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同学们将一根火柴梗塞入一段螺旋状“铁丝”(可能是纯铁铁丝或含碳铁丝)末端,将它固定,用镊子夹住“铁丝”,然后将火柴在酒精灯上点燃,将“铁丝”由集气瓶口向下慢慢伸入,观察现象:
              (1)实验中,铁丝表面要先用砂纸打磨光亮再绕成“螺旋状”.铁丝表面要先用砂纸打磨光亮的原因是    :铁丝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2)甲同学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他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只答一条)
              (3)乙同学发现“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起来,观察到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4)为了找出“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根据现有实验用品:细纯铁铁丝、细含碳铁丝、纯镁条、集气瓶装的几瓶纯氧气、酒精灯、火柴和镊子等,你认为可能
              a假设1:    
              验证方法是    
              b假设2:    
              验证方法是    
              只要假设合理,验证方法准确,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就能得出结论.
            • 10. (1)同学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的剧烈程度,除了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和氧气的浓度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下实验,请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取得等质量的炭,分别点燃放入盛有空气和氧气集气瓶中燃烧在空气中:木炭红热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白光
                  
              B取粗细不同的铁丝,分别点燃放入等体积盛有纯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粗铁丝:粗铁丝不能燃烧

              细铁丝:    
                  
              上述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试验;通过A、B两组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2)在研究酸雨的危害时,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酸雨能腐蚀自然界中的哪些物品呢?
              【设计实验】实验1:如图,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中出现的错误是    
              若按正确步骤操作反应后向瓶中倒入蒸馏水,振荡,使SO2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一段时间后,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2:将所有硫酸型酸雨分成三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如下物质,并观察到如下现象:
              所得溶液加入的物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
              1植物树叶和果皮树叶和果皮被腐蚀
              2镁条和铁丝有气泡产生
              3石灰石和水泥残片有气泡产生
              【反思与交流】土壤中有许多细小的石子,有人说酸雨还能加剧“温室效应”,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拓展与应用】怎样防治酸雨产生,请你提出两点建议:①    ;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