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食醋含醋酸\(\rm{(CH_{3}COOH)3\%-5\%}\),还含有少量如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维生素\(\rm{B}\)、钙盐、亚铁盐等营养成分。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俗称醋酸。乙酸在常温下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熔点为\(\rm{16.5℃}\),沸点为\(\rm{118.1℃}\)。水溶液呈酸性,能与醇类物质发生酯化反应。
                  炒莱时放点食醋能软化植物纤维素,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有利于保护食物中的维生素\(\rm{C(}\)维生素\(\rm{C}\)在酸性条件下稳定\(\rm{)}\),能溶解骨质,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将精制短棉花干燥后,与醋酸等物质混合,再在催化剂硫酸的作用下,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物理变化可制得醋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用于纺丝、制药品的肠溶衣、醋纤维塑料、醋酸纤维素过滤膜等。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m{(1)}\)食醋属于 _________\(\rm{(}\)填“混合物”或“纯净物”\(\rm{)}\);写出食醋中含有的一种金属离子______\(\rm{(}\)填离子符号\(\rm{)}\)。

              \(\rm{(2)}\)写出乙酸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制取醋酸纤维素过程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rm{(4)}\)食醋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妙用,下列使用食醋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

              A.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rm{B.}\)炖排骨时,放点食醋可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C.清洗溅到皮肤上的炉具清洁剂    \(\rm{D.}\)除去水壶内壁上的水垢
            • 2.

              \(\rm{MnSO_{4}⋅H_{2}O}\)在工业、农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rm{(}\)一\(\rm{)}\)制备:工业上用化工厂尾气中低浓度\(\rm{SO_{2}}\)与软锰矿\(\rm{(}\)主要成分\(\rm{MnO_{2}}\),杂质金属元素\(\rm{Mg}\)、\(\rm{Al}\)、\(\rm{Fe}\)等\(\rm{)}\)制备\(\rm{MnSO_{4}⋅H_{2}O}\)过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中阳离子主要有\(\rm{H}\)\(\rm{{\,\!}^{+}}\)、\(\rm{Mn}\)\(\rm{{\,\!}^{2+}}\)、\(\rm{Mg}\)\(\rm{{\,\!}^{2+}}\)、\(\rm{Fe}\)\(\rm{{\,\!}^{2+}}\)、\(\rm{Al}\)\(\rm{{\,\!}^{3+}}\)等;浸出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rm{MnO}\)\(\rm{{\,\!}_{2}}\)\(\rm{+SO}\)\(\rm{{\,\!}_{2}}\)\(\rm{=MnSO}\)\(\rm{{\,\!}_{4}}\)

              \(\rm{(1)}\)生产中将软锰矿粉碎的目的是                                 

              \(\rm{(2)}\)物质\(\rm{X}\)最好选用                   

              \(\rm{a.}\)盐酸                 \(\rm{b.}\)硫酸                  \(\rm{c.}\)硝酸

              \(\rm{(3)}\)酸浸时\(\rm{SO_{2}}\)的吸收效率与\(\rm{pH}\)、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为提高\(\rm{SO_{2}}\)的吸收效率,酸浸时\(\rm{pH}\)控制在         左右,温度控制在           \(\rm{℃}\)左右最适宜。

              \(\rm{(4)}\)流程中“氧化”步骤的目的是将\(\rm{Fe^{2+}}\)氧化为\(\rm{Fe^{3+}}\),请完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m{MnO_{2}+2FeSO_{4}+}\)            \(\rm{= MnSO_{4}+ Fe_{2}(SO_{4})_{3} + 2H_{2}O}\)。

              \(\rm{(5)}\)加入石灰浆调节\(\rm{pH}\),可将氧化后的浸出液中杂质离子形成氢氧化物除去。

              已知:\(\rm{(}\)一\(\rm{)}\)有关氢氧化物沉淀\(\rm{pH}\)对应表

              氢氧化物

              \(\rm{Fe(OH)_{3}}\)

              \(\rm{Al(OH)_{3}}\)

              \(\rm{Mn(OH)_{2}}\)

              \(\rm{Mg(OH)_{2}}\)

              开始沉淀\(\rm{pH}\)

              \(\rm{1.8}\)

              \(\rm{4.1}\)

              \(\rm{8.3}\)

              \(\rm{9.4}\)

              完全沉淀\(\rm{pH}\)

              \(\rm{3.2}\)

              \(\rm{5.0}\)

              \(\rm{9.8}\)

              \(\rm{12.4}\)

              \(\rm{(}\)二\(\rm{)Fe^{3+}}\)能与\(\rm{KSCN}\)溶液作用显血红色

              则加石灰浆时应控制溶液的\(\rm{pH}\)范围为           。测定溶液的\(\rm{pH}\)最后选           \(\rm{(a.pH}\)试纸   \(\rm{b.pH}\)计\(\rm{)}\)检验\(\rm{Fe^{3+}}\)是否除尽的最佳方法是             

              \(\rm{(6)}\)操作\(\rm{1}\)包括过滤和洗涤,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洗涤的目的是                                          

              \(\rm{(7)}\)已知硫酸锰、硫酸镁结晶水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则操作\(\rm{2}\)包括: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rm{(}\)二\(\rm{)}\)应用:

              \(\rm{(8)}\)用\(\rm{MnSO_{4}}\)可测定水中溶解氧。方法是:取\(\rm{100mL}\) 水样,迅速加入足量\(\rm{MnSO_{4}}\)溶液及含有\(\rm{NaOH}\)的\(\rm{KI}\)溶液,立即塞上塞子、振荡,使之充分反应;打开塞子,迅速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此时有\(\rm{I_{2}}\)生成;再用\(\rm{0.79g⋅L^{-1}Na_{2}S_{2}O_{3}}\)溶液和\(\rm{I_{2}}\)反应,当消耗\(\rm{Na_{2}S_{2}O_{3}}\)溶液 \(\rm{12.0mL}\)时反应完全\(\rm{.}\)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rm{①2MnSO_{4}+O_{2}+4NaOH=2MnO(OH)_{2}+2Na_{2}SO_{4}}\);

              \(\rm{②MnO(OH)_{2}+ 2KI + 2H_{2}SO_{4\;}= MnSO_{4}+ K_{2}SO_{4}+ I_{2\;}+ 3H_{2}O}\);

              \(\rm{③I_{2}+ 2Na_{2}S_{2}O_{3}= Na_{2}S_{4}O_{6}+ 2NaI}\)。

              计算水样中溶解氧的浓度\(\rm{(}\)以\(\rm{mg⋅L^{-1}}\)为单位\(\rm{)}\),写出计算过程。

            • 3. 图一和图二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简图,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图一中,写出转化\(\rm{2}\)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

              \(\rm{(2)}\)在图二中,转化\(\rm{2}\)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一\(\rm{——}\)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则转化\(\rm{1}\)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rm{(}\)其中\(\rm{Y}\)为有机物,其化学式用\(\rm{C_{6}H_{12}O_{6}}\)表示\(\rm{) }\)________。

              \(\rm{(3)}\)上述两个转化\(\rm{1}\)的反应中,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

            • 4.

              水是生命的源泉,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水的有关知识。

              \(\rm{(1)}\)河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

              \(\rm{(2)}\)注意饮水安全,保证人体健康,在天然水净化过程中,人们常用活性炭去除异味和色素,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性。

              \(\rm{(3)}\)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实验_____\(\rm{(}\)填字母代号\(\rm{)}\);实验\(\rm{A}\)中试管口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片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rm{B}\)中会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通过实验检验出生成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氧气,你又能得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说出一条即可\(\rm{)}\);最终\(\rm{a}\)和\(\rm{b}\)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为\(\rm{1}\):\(\rm{2}\),从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说出一条即可\(\rm{)}\)。在该实验中检验\(\rm{a}\)管中生成气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一种物质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可生成另一种物质\(\rm{(}\)反应的条件、其它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经略去\(\rm{)}\)。请回答问题:

              \(\rm{(1)}\)转化\(\rm{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写一个\(\rm{)}\)

              \(\rm{(2)}\)转化\(\rm{②}\)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绿色植物实现转化\(\rm{②}\)的过程发生了_______\(\rm{(}\)填标号\(\rm{)}\)。 

               \(\rm{A.}\)呼吸作用     \(\rm{B.}\)光合作用     \(\rm{C.}\)燃烧反应

              \(\rm{(3)}\)转化\(\rm{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若转化\(\rm{③}\)是分解反应。从组成上分析,\(\rm{X}\)中一定含有_________元素。

            • 6.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rm{CO_{2}}\)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下图是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rm{CO_{2}}\)流程图\(\rm{(}\)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rm{)}\)。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rm{(1)}\)大量\(\rm{CO_{2}}\)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      的加剧,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

              \(\rm{(2)}\)用氢氧化钠溶液“捕捉”\(\rm{CO_{2}}\)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的目的是        

              \(\rm{(3)}\)操作\(\rm{a}\)的名称是       ,该操作在实验室完成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玻璃棒的作用是       

              \(\rm{(4)}\)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rm{(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有水、\(\rm{CaO}\)、        \(\rm{(}\)填写化学式\(\rm{)}\)。

            • 7.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许多发电厂都燃烧含碳燃料,并排放出二氧化碳\(\rm{(CO_{2})}\)。过量排放的\(\rm{CO_{2}}\)会对全球气候产生负面影响。工程师们已经尝试采用不同的措施来降低释放到大气中的\(\rm{CO_{2}}\)的总量,其中一项就是使用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化石燃料的来源是已经死亡很久的有机生物体,而生物燃料则是来源于活着和最近才死亡的植物体。

              另外一项措施是碳捕获\(\rm{(}\)或碳储存\(\rm{)}\),即捕获释放的\(\rm{CO_{2}}\)并储存起来,使得这些\(\rm{CO_{2}}\)不再被释放到空气中。海洋是可以储存\(\rm{CO_{2}}\)的地方之一,因为\(\rm{CO_{2}}\)能溶于水。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计算从\(\rm{2000}\)年开始,将\(\rm{CO_{2}}\)注入到海洋中的三个不同深度\(\rm{(800}\)米、\(\rm{1500}\)米和\(\rm{3000}\)米\(\rm{)}\),若干年后,仍能储存的\(\rm{CO_{2}}\)百分数。模型的计算结果如图所示。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rm{(1)}\)将\(\rm{CO_{2}}\)储存在海洋里,利用的二氧化碳性质是_________。

              \(\rm{(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

              A.过量排放的\(\rm{CO_{2}}\)对全球气候有负面影响

              B.化石燃料来源于活着或最近才死亡的植物体

              C.降低释放到大气中的\(\rm{CO_{2}}\)总量的一个方法是用生物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rm{(3)}\)根据图分析,影响海洋中存储二氧化碳比例的因素有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