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物质选用试剂操作
              AKNO3(NaCl)AgNO3溶液溶解、过滤
              BMnO2(KCl)H2O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加入试剂至不再产生气泡
              D      CO2(CO)O2点燃
              A.A
              B.B
              C.C
              D.D
            • 2. 下列四个图象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①向等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入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的稀盐酸
              ②将阻力的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③一定量的盐酸与CaCl2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2CO3溶质至过量,图中a,b之间对应的溶液的pH<7
              ④t1℃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最少的是c的溶液.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3. 宣威市生产的松花皮蛋远近闻名.将水、生石灰、纯碱、食盐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料浆,将鲜鸭蛋粘上料浆密封一段时间即可得到松花皮蛋.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料浆澄清液(“料液”)的主要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料液的主要成分(H2O除外)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通过充分讨论,作出了如下猜想:
              ①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Ca(OH)2②料液中一定含有NaOH、NaCl、Na2CO3
              【对猜想的解释】
              (1)料液中一定没有CaO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料液中一定存在NaOH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进行实验】
              ①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料液显红色.
              ②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料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③取适量料液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直到过量,没有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
              (3)猜想    成立.
              【交流与拓展】
              (4)松花皮蛋味道鲜美,但直接食用会稍有涩味.如果将松花皮蛋蘸上食醋食用,则轻微涩味会被去除,味道变得更为鲜美可口.食醋可以去除松花皮蛋涩味的原因是    
              (5)现在有的皮蛋厂直接用烧碱(NaOH)代替生石灰和纯碱,但制得的皮蛋口感不如宣威生产的松花皮蛋.烧碱一定要密封保存,其理由是    (选序号填空).
              A、烧碱易吸水潮解            B、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变质
              C、烧碱具有强腐蚀性        D、烧碱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 4. 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向一定量稀H2SO4中加入NaOH溶液
              B.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H2O2溶液
            • 5. 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含义是    ,与CaCl2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    g.
            • 6. 已知:Ca(HCO32
                △  
              .
               
               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32固体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中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 7. (2016•岑溪市一模)一天,小晨去郊游,在路上意外发现了几枚铜钱,上面有经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怎么形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具有什么性质?围绕这些问题,她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铜制品长时间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易分解;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蓝.
              【猜想1】根据铜绿的成分,小晨猜测,铜变成铜绿是铜与空气中的O2        (填化学式)等物质发生反应所致.
              【猜想2】小曦还推测,铜绿受热分解的生成物为铜、氧气、水和二氧化碳.但小施认为不合理,她的理由是: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铜绿受热分解的生成物,同学们从铜钱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中加热.
              【解释与结论】
              (1)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原因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3)在实验中观察到的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则可推测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4)在实验中还观察到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小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    ,但小施认为应该把BC装置调换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她的理由是:    .根据小施的提议,同学们重新组装了仪器并进行了实验.
              (5)在实验中,除了观察到以上现象外,同学们还观察到B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你写出铜绿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8.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各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    (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    、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    
              Ⅱ.用如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    正确;
              (4)小组同学将装置按 A、        (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    ,C中的现象为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 9. 牙膏摩擦剂的类型很多,如CaCO3,SiO2或它们的混合物.某兴趣小组对牙膏摩擦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1】某品牌牙膏中是否含有CaCO3
              【查阅资料】二氧化硅不与稀盐酸反应.
              【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牙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出现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摩擦剂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②取实验①中的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2】该牙膏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按如图1连接好装置后,发现一处明显的错误,改正为    
              (2)重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在B装置中加入牙膏样品8.00g;
              (4)    K1    K2(填“打开”或“关闭”),向牙膏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停止滴加盐酸;
              (5)    ,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
              (6)将C装置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量其质量.实验数据如图2(已知此品牌牙膏中的其他成分不和盐酸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1)若没有A装置,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D装置的作用是    
              (3)据上面数据,计算该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10. 现有Mg(OH)2和MgCO3的固体混合物6g,经测定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向固体混合物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
              B.生成MgCl2的质量为9.5g
              C.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MgCl2
              D.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6%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