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也生产都离不开水
              \(\rm{(1)}\)沾有较多油污的碗碟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向水中加入洗涤剂进行清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______ 作用;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们必须要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rm{(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 ______ 、装瓶贴标签。
              \(\rm{(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表示:
              \(\rm{(}\)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rm{)}\)
              \(\rm{①}\)写出图一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②}\)该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______ \(\rm{(}\)填元素符号\(\rm{)}\)
              \(\rm{③}\)在该反应中, ______ \(\rm{(}\)填化学式\(\rm{)}\)发生了还原反应。
            • 2.
              信息:广义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所有化学反应。根据该信息回答:
              \(\rm{(1)}\)下列反应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rm{A.Mg+2HCl=MgCl}\) \(\rm{{\,\!}_{2}+H}\) \(\rm{{\,\!}_{2}↑}\)             \(\rm{B.CaO+H_{2}O=Ca(OH)_{2}}\)
               \(\rm{C.2H_{2}O \dfrac { \overset{\;{通电}\;}{}}{\;}2H_{2}↑+O_{2}↑}\)             \(\rm{D.H_{2}+Cl_{2}}\) \(\rm{ \dfrac { \overset{\;{点燃}\;}{}}{\;}}\) \(\rm{2HCl}\)
              \(\rm{(2)}\)你认为下列几大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rm{A.}\)化合反应  \(\rm{B.}\)分解反应  \(\rm{C.}\)置换反应  \(\rm{D.}\)复分解反应
            • 3.
              在化学反应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如:\(\rm{Cu+2FeCl_{3}═2FeCl_{2}+CuCl_{2}}\);\(\rm{CO+CuO \dfrac { \overset{\;\;\triangle \;\;}{}}{\;}Cu+CO_{2}}\)等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rm{(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
              A.\(\rm{CuO+H_{2} \dfrac { \overset{\;\;\triangle \;\;}{}}{\;}Cu+H_{2}O}\)
              B.\(\rm{Cl_{2}+H_{2}O═HCl+HClO}\)
              C.\(\rm{CaO+SiO_{2} \dfrac { \overset{\;{高温}\;}{}}{\;}CaSiO_{2}}\)
              D.\(\rm{2FeCl_{2}+Cu═2FeCl_{2}+CuCl_{2}}\)
              \(\rm{(2)}\)将铁粉加入氯化铁溶液中,溶液会由黄色边长浅绿色,请写出铁与氯化铁溶液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向盛有氧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有铜无铁
              B.有铁无铜
              C.铁、铜都有
              D.铁、铜都无
              \(\rm{(3)}\)某同学为了确定一包可能由\(\rm{Fe}\)、\(\rm{Fe_{2}O_{3}}\)组成的粉末中是否\(\rm{Fe_{2}O_{3}}\),该同学试剂如下实验: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则固体中一定不含有\(\rm{Fe_{2}O_{3}}\)
              你认为该同学结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 4.
              燃着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和白色的氧化镁,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______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是 ______ .
            • 5.
              \(\rm{2018}\)年\(\rm{5}\)月\(\rm{1l}\)日,人民日报报道:中国科技大学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发现新型催化剂,把\(\rm{CO_{2}}\)与\(\rm{H_{2}}\)高效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甲醇,实现了“人工碳循环”。如图为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利用化学链燃烧产生的高浓度\(\rm{CO_{2}}\)制备甲醇的流程图,据图回答:

              \(\rm{(1)}\)图\(\rm{1}\)是利用镍\(\rm{(Ni)}\)进行化学链燃烧的流程图。与传统的燃料燃烧方式相比,化学链燃烧排放的\(\rm{CO_{2}}\)浓度高,易于收集。
              \(\rm{①}\)空气反应器中,金属镍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生成氧化镍\(\rm{(NiO)}\);燃料反应器中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Ⅰ\(\rm{.H_{2}+NiO \dfrac { \overset{\;{高温}\;}{ -}}{\;}Ni+H_{2}O}\);Ⅱ\(\rm{.CO+NiO \dfrac { \overset{\;{高温}\;}{ -}}{\;}Ni+CO_{2}}\),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______ \(\rm{(}\)填“Ⅰ”或“Ⅱ”\(\rm{)}\),反应Ⅱ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 。
              \(\rm{②}\)与\(\rm{CO}\)、\(\rm{H_{2}}\)直接在空气中燃烧相比,化学链燃烧排放出的\(\rm{CO_{2}}\)浓度更高的原因是 ______ 。
              \(\rm{(2)}\)图\(\rm{2}\)是利用高浓度\(\rm{CO_{2}}\)制取甲醇的流程图:吸收池内,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高浓度\(\rm{CO_{2}}\)生成碳酸氢钠;分解池内,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放出\(\rm{CO_{2}}\);合成塔内,利用新型催化剂,\(\rm{CO_{2}}\)与\(\rm{H_{2}}\)反应生成甲醇\(\rm{(CH_{4}O)}\)与水。
              \(\rm{①}\)吸收池内生成碳酸氢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②}\)合成塔内生成甲醇的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rm{H_{2}}\)与\(\rm{CO_{2}}\)的质量比是 ______ 。该反应中,原料\(\rm{H_{2}}\)的理想来源是 ______ 。如果将来\(\rm{H_{2}}\)的制取技术取得突破,“\(\rm{CO_{2}}\)与\(\rm{H_{2}}\)反应高效变甲醇”这一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的意义是 ______ \(\rm{(}\)答出一条即可\(\rm{)}\)。
            • 6.
              食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钠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碳酸氢钠的水溶液显 ______ 性\(\rm{(}\)填“酸”、“碱”或“中”\(\rm{)}\)。碳酸氢钙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钠性质与其相似,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2)}\)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的\(\rm{CO_{2}}\)量,前者 ______ 后者\(\rm{(}\)填“\(\rm{ > }\)”、“\(\rm{ < }\)”或“\(\rm{=}\)”\(\rm{)}\)。
              \(\rm{(3)}\)粗盐含有少量杂质\(\rm{(}\)主要为\(\rm{CaCl_{2}}\)、\(\rm{MgCl_{2}}\)、\(\rm{Na_{2}SO_{4}}\)等\(\rm{)}\)。用粗盐制取“化学纯”级的\(\rm{NaCl}\),步骤为溶解、加过量\(\rm{a}\)、加过量\(\rm{NaOH}\)、加过量\(\rm{b}\)、过滤、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得到“化学纯”级的\(\rm{NaCl}\)固体。试剂\(\rm{a}\)、\(\rm{b}\)分别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A.\(\rm{Na_{2}CO_{3}}\)、\(\rm{BaCl_{2}}\)  \(\rm{B.BaCl_{2}}\)、\(\rm{Na_{2}CO_{3}}\)  \(\rm{C.BaCl_{2}}\)、\(\rm{Na_{2}SO_{4}}\)
              \(\rm{(4)}\)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成氯气和烧碱。
              资料一:\(\rm{Cl_{2}+H_{2}O=HCl+HClO}\)
              资料二: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rm{H^{+}+OH^{-}=H_{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rm{(}\)以\(\rm{Na_{2}SO_{4}}\)与\(\rm{BaCl_{2}}\)反应为例\(\rm{)}\)
              \(\rm{①}\)写出\(\rm{Na_{2}SO_{4}}\)与\(\rm{BaCl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rm{②}\)把易溶于水,易电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rm{2Na^{+}+SO_{4}^{2-}+Ba^{2+}+2Cl^{-}=BaSO_{4}↓+2Na^{+}+2Cl^{-}}\)
              \(\rm{③}\)删去方程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rm{Ba^{2+}+SO_{4}^{2-}=BaSO_{4}↓}\):
              \(\rm{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rm{⑤}\)某化工厂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工作人员喷射\(\rm{NaOH}\)溶液形成液幕,包围并吸收泄漏的氯气,其反应原理 ______ \(\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
              资料三:化学反应类型有不同的分法,其中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rm{⑥}\)工业上可用氨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漏气。反应方程式如下:\(\rm{8NH_{3}+3Cl_{2}=6NH_{4}Cl+N_{2}}\),该反应 ______ \(\rm{(}\)填“是”或“不是”\(\rm{)}\)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rm{(}\)若是氧化还原反应,此空作答,反之,不作答\(\rm{)}\)
            • 7.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rm{(1)}\)化合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一例说明\(\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rm{(2)}\)分解反应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一例说明\(\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rm{(3)}\)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请解释原因。
            • 8. 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将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在 ______ 片表面会留下痕迹;
              (2)炼铁核心反应3CO+Fe2O32Fe+3CO2中, ______ 发生了还原反应;
              (3)在Cu、Al、Au三种金属中,常温下只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______
              (4)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______
            • 9.
              对比、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rm{(1)}\)已知\(\rm{H_{2}}\)、\(\rm{CO}\)、\(\rm{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剂,请分析下列反应:
              \(\rm{H_{2}+CuO \dfrac { \overset{\;\;\triangle \;\;}{ .}}{\;}Cu+H_{2}O}\)    \(\rm{3CO+Fe_{2}O_{3} \dfrac { \overset{\;{高温}\;}{ .}}{\;}2Fe+3CO_{2}}\)    \(\rm{C+O_{2} \dfrac { \overset{\;{点燃}\;}{ .}}{\;}CO_{2}}\)
              得出的结论是:物质\(\rm{(}\)如\(\rm{H_{2}}\)、\(\rm{CO}\)、\(\rm{C)}\)作还原剂时,所含元素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 ______ \(\rm{(}\)选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rm{)}\).
              \(\rm{(2)}\)依据上述结论,则在反应\(\rm{SO_{2}+2H_{2}S═3S+2H_{2}O}\)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______ ;该还原剂中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 ______ 价变为 ______ 价\(\rm{.}\)
            • 10. 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铜片与黄铜片相互刻画,在    片表面会留下划痕;
              (2)在Cu,Al,Au三种金属中,常温下因表面形成氧化膜而耐腐蚀的是    
              (3)炼铁核心反应3CO+Fe2O3
               高温 
              .
               
              2Fe+3CO2中,    发生了还原反应;
              (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