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分袋包装的蛋糕发生了兴趣,因为蛋糕包装在充满气体的小塑料袋内\(\rm{(}\)如图所示\(\rm{)}\),袋内的气体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个小“枕头”\(\rm{.}\)他们认为这种充气包装技术,主要是为了使食品能够较长时间地保鲜、保质\(\rm{.}\)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rm{(1)}\)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确,简要写出操作步骤: ______ ;
              \(\rm{(2)}\)小明的猜想如果正确,现象应是 ______ ;
              \(\rm{(3)}\)你认为食品充气包装,对所充气体的要求是:\(\rm{①}\) ______ ;\(\rm{②}\) ______ ;\(\rm{③}\) ______ .
            • 2.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利用自已设计的装置\(\rm{(}\)如图装置一\(\rm{)}\)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
              \(\rm{(1)}\)测量实验需要的具支试管的容积。
              \(\rm{(2)}\)在干燥的具支试管中装入铜粉,塞上橡皮塞。用瘪气球密封试管的支管口。移动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有一定体积的气体,记录体积后插入橡皮塞中,根据酒精灯高度,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rm{(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
              \(\rm{(4)}\)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rm{①}\)在实验室中如何测量该具支试管的容积? ______ 。
              \(\rm{②}\)在实验加热过程中,具支试管上的小气球作用是 ______ ,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 ______ 。
              \(\rm{③}\)假设具支试管的容积为\(\rm{50mL}\),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rm{20mL}\),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rm{6mL}\),则反应消耗氧气的体积为 ______ \(\rm{mL.}\)由此可得实验结论 ______ 。
              \(\rm{④}\)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a}\)、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rm{b}\)、注射器中预先不留一定体积的气体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rm{c}\)、反应停止试管冷却后,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
              \(\rm{⑤}\)若将装置一改成装置二,装置二优点: ______ 。
            • 3. 小亮发现:收集的氧气占集气瓶容积的\(\rm{60\%(}\)空气占\(\rm{40\%)}\)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rm{.}\)那么,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浓度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对此展开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rm{5}\)只集气瓶,编号为\(\rm{①}\)、\(\rm{②}\)、\(\rm{③}\)、\(\rm{④}\)、\(\rm{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rm{10\%}\)、\(\rm{20\%}\)、\(\rm{30\%}\)、\(\rm{40\%}\)、\(\rm{50\%}\)的水\(\rm{.}\)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rm{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rm{.}\)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rm{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三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见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集气瓶编号 \(\rm{①}\) \(\rm{②}\) \(\rm{③}\) \(\rm{④}\) \(\rm{⑤}\) \(\rm{①}\) \(\rm{②}\) \(\rm{③}\) \(\rm{④}\) \(\rm{⑤}\) \(\rm{①}\)
              收集的\(\rm{O_{2}}\)占容积的体积分数\(\rm{(\%)}\) \(\rm{10}\) \(\rm{20}\) \(\rm{30}\) \(\rm{40}\) \(\rm{50}\) \(\rm{31}\) \(\rm{33}\) \(\rm{35}\) \(\rm{37}\) \(\rm{39}\) \(\rm{34}\)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 微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很亮 很亮 复燃 复燃 复燃 很亮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使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 ______ \(\rm{(}\)填“是”或“否”\(\rm{)}\);
              \(\rm{(3)}\)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rm{=}\)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rm{+}\)瓶中空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rm{×}\) ______ \(\rm{\%}\);
              \(\rm{(4)}\)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 ______ \(\rm{\%}\)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是 ______ \(\rm{\%(}\)计算结果保留整数\(\rm{)}\);
              \(\rm{(5)}\)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rm{.}\)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 ______ \(\rm{℃}\);
              \(\rm{(6)}\)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rm{.}\)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rm{③}\)、\(\rm{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rm{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为\(\rm{①}\)、\(\rm{②}\)、\(\rm{⑤}\)的实验\(\rm{.}\)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 ______ .
            • 4. 一般情况下,正常成年人每次吸入的空气体积约为\(\rm{1L}\),每分钟呼吸\(\rm{15}\)次,则一个成年人每小时吸入的氧气体积是多少\(\rm{L(}\)最后结果保留整数\(\rm{)}\)?
            • 5. 工业制取氧气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现分离\(\rm{880L}\)液态空气制取液态氧气,实际制取\(\rm{147.84L}\)液态氧气,求氧气的制取率\(\rm{(}\)制取率\(\rm{=}\)实际制取\(\rm{/}\)理论制取\(\rm{)}\)
            • 6. 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rm{(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rm{(}\)眼、鼻、耳、手\(\rm{)}\)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______,得出的性质是______;
              \(\rm{(2)}\)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
              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
              \(\rm{①}\)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rm{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rm{100mL}\):实验后当气球回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rm{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
              \(\rm{②}\)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______、______;
              实验二中,向集满\(\rm{CO_{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rm{(}\)填“\(\rm{ > }\)”或“\(\rm{=}\)”或“\(\rm{ < }\)”\(\rm{)}\)______试管外大气压强;
              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rm{(}\)Ⅰ\(\rm{)}\),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rm{(}\)Ⅱ\(\rm{)}\)。在实验\(\rm{(}\)Ⅱ\(\rm{)}\)中溶液变______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7.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rm{.}\)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rm{ \dfrac {1}{10}}\).
              \(\rm{(1)}\)现有高锰酸钾\(\rm{32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rm{(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rm{125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几瓶?\(\rm{(}\)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rm{1429g/L)}\)
              \(\rm{(3)}\)小明同学从与医生的交谈中获悉:正常人每分钟约呼吸\(\rm{30}\)次,每次约吸入\(\rm{0.4L}\)空气\(\rm{.}\)请问一个人一天吸入人体内的氧气约为多少升?\(\rm{(}\)计算结果取整数\(\rm{)}\)
            • 8.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rm{(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rm{ \dfrac {1}{5}}\),可能的原因是______\(\rm{(}\)填一条即可\(\rm{).}\)
              \(\rm{(2)}\)放置一周后,\(\rm{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rm{}\)
              \(\rm{(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______。\(\rm{}\)
              \(\rm{(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