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
              (4)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若7.8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得到40g氢氧化钠溶液,请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2. (2015秋•潍城区期中)做完“铁在氧气里燃烧”实验后,某兴趣小组有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问题】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
              【查阅资料】
              ①日常生活中的钢铁制品都含有少量碳杂质.
              ②含碳细铁丝燃烧时,期中的炭粒燃烧生成的CO2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的现象.
              【设计实验】
              为了探究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原因,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取长短粗细相同的含碳细铁丝和不含碳的细铁丝,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观察现象.你认为他们的方案    (填“合理”或“不合理”).
              【实验探究】
              小明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城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如图所示),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该同学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A、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
              B、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不利于铁丝的燃烧
              C、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根据以上假设,他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为:
                  ;②    ;③    
            • 3.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固体.某次科技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包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1烧杯中,缓慢倒入CO2后发现处于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同时又惊奇的发现棉花燃烧起来.
              I.实验过程中“下位的蜡烛先熄灭,上位的后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Ⅱ.棉花为什么会燃烧呢?小组同学联想起物质燃烧的相关知识,推理出棉花要燃烧,除了我们已知“棉花是可燃物”之外,还需满足的条件为    
              提出问题:在实验中是如何给棉花燃烧提供上述条件的呢?
              查阅资料:1、2Na2O2+2CO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浓硫酸有吸水性,无水硫酸铜遇水白色会变成蓝色.

              设计实验:经过讨论后,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
              (1)按图装配好装置,并检查其气密性;
              (2)将相关的试剂放入对应的仪器中;
              (3)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把稀盐酸注入锥形瓶内,并固定活塞位置;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4)一段时间后,在a处放置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C中干燥管中没有出现蓝色
              (2)a处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3)D处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
              实验分析:
              (1)B装置的作用是    ;为什么要有此装置    
              (2)C装置的作用是    
              (3)D装置的烧杯内水温升高的原因是    
              实验结论:“小木条复燃”说明了Na2O2和CO2反应产生了氧气并放出热量;满足了棉花燃烧的条件.
            • 4.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哪些因素还影响着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课外活动小组结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
              探究实验一: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缓慢有少量气泡冒出    
              另取一支试管加入3~5mL1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有大量气泡冒出
              请你设计:
              实验用品:试管、烧杯、热水、冷水、5%过氧化氢溶液、15%过氧化氢溶液
              探究实验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步骤现    象结    论
              温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越大
            • 5. 如图是初中科学中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流程,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A装置搭配完整之后,对A装置仍需要进一步操作,该操作是    
              (2)图中B瓶内所盛的是什么物质,目的是什么    
              (3)本实验中H2O2的量是不足的,那么会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呢?    
              (4)如果用G来收集残留的气体,那么F应当接G的哪一端,为什么?    (填“m”或“n”).
            • 6. 2008年9月25-28日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为中国航历史写下重要一页,“神七”宇航员翟志刚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知,宇宙飞船中可用超氧化钾(KO2)作为氧气再生剂.超氧化钾是一种固体,它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为了验证这个反应能够产生氧气,该小组同学以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CO2来与KO2反应制取O2,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E装置内装入超氧化钾固体,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1)C处应从A、B两种装置中选择    作CO2发生装置,在加药品前要先    
              (2)为了除去O2中可能混有的CO2,F中可盛放过量    溶液.
              (3)有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能生成氧气可能与CO2中混有的水蒸气有关.若要检验干燥的CO2能否与超氧化钾反应生成氧气,你对上述实验装置的改进方法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