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会升高
              B.将干冰放于空气中,其周围会产生大量白雾
              C.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会有白烟
              D.将硫在放置于氧气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
            • 2. 实验、观察、分析等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圆同学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
              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实验操作:
              她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30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12℃.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三药匙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1)下列数据是实验记录的三种溶液的温度,则氢氧化钠溶液温度是    .(填字母序号)
              A.2℃B.12℃C.46℃
              (2)溶解硝酸铵固体时,小圆发现在烧杯    (选填“内壁”或“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由此探究实验可知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热量的变化.
            • 3.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向氢氧化钠固体中加入水氢氧化钠固体消失氢氧化钠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B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含有Zn2+、Fe3+、可能有Cu2+
              C向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有大量气泡产生氧化铜起催化作用
              D向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无明显现象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反应
              A.A
              B.B
              C.C
              D.D
            • 4. (2016•临清市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2)乙装置:
              ①若生成H2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所装的液体物质是    (写出一种具体物质的化学式).
              ②若锥形瓶中装有NaOH固体,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水与NaOH固体接触后,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    
              (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 5. A、B、C、D、E、F、G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甲图所示的反应关系(部分反应物及产物已略去,图中“→”表示两者之间能转化),已知B是常用的建筑材料,D常温下为液体,C和G之间也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G物质的俗称为    ,E的化学式    ,F的化学式    
              (2)C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有    (举一例).
              (3)D→F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上述物质中选出合适的物质,利用乙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分液漏斗内的液体放入小烧杯中,观察到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符合要求的组合(写两组即可)        
            • 6. 某同学进行“物质溶解的吸热或放热”的探究实验.他取三支试管,向试管中分别注入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20℃,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3gNaOH、NaCl、NH4NO3固体,振荡.
              (1)用温度计分别测三支试管中溶液的温度,高于20℃的是    溶液,这是因为    
              (2)装有NH4NO3溶液的试管外壁有水珠产生,原因是    
            • 7. 海洋是个“聚宝盆”其中蕴含大量的镁元素,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图1所示:

              (1)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填反应顺序号).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①、②两步的作用是    
              (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写出一条P点表示的意义    
              ②若把t1℃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均升温到t3℃,
              则t3℃时NH4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aCl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t1℃时,一小试管内盛有NH4Cl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还存有少许NH4Cl固体,将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现将多量的NaOH固体加入烧杯内的水中,小试管内的固体物质逐渐溶解,原因是    
            • 8. 如图所示,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然后向试管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U型管中液面左边明显下降,右边上升(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氯化钠
            • 9.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瓶盖,产生白雾
              B.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固体颜色由黑色变为绿色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D.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中,溶液温度升高
            • 10. 向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则加入的物质是(  )
              A.食盐
              B.生石灰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固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