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干燥剂含有\(\rm{CaO}\)、\(\rm{NaOH}\)和\(\rm{CaCl_{2}}\)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如图所示实验。依据实验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rm{(1)}\)溶液\(\rm{a}\)一定显 ______ 性。
              \(\rm{(2)}\)白色固体\(\rm{b}\)一定是 ______ \(\rm{(}\)填化学式\(\rm{)}\)。写出可能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rm{(}\)任写一种\(\rm{)}\)。
              \(\rm{(3)}\)加入过量的稀\(\rm{HNO_{3}}\)的目的是 ______ 。
              \(\rm{(4)}\)现象\(\rm{c}\):\(\rm{①}\)若无白色沉淀,干燥剂成分为 ______ 。
              \(\rm{②}\)若有白色沉淀,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干燥剂成分为 ______ 。
              \(\rm{(5)}\)稀\(\rm{HNO_{3}}\)溶液能否用稀\(\rm{HCl}\)溶液替代 ______ \(\rm{(}\)填“能”或“不能”\(\rm{)}\)。
            • 2.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同学们对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rm{①}\)可能是\(\rm{CaCl_{2}}\)溶液;\(\rm{②}\)可能是氧化钙溶液。\(\rm{③}\)你的猜想是 ______ 溶液
              【查阅资料】\(\rm{CaCl_{2}}\)的水溶液呈中性。
              【思    考】大家一直认为猜想 ______ 是错误的,因为 ______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该溶液少量于试管中, ______ ______ ______
            • 3.
              新闻事件:一辆载满\(\rm{20t}\)电石的挂车,行驶在途中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并伴有大量黑烟。事故路面上洒落了五六百米燃着的石头,这辆货车在雨中整整燃烧了一天,消防官兵对大火也束手无策,场面让人惊心动魄,同学们看到这则新闻对电石的化学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rm{(CaC_{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及白色固体。常见的可燃性气体中,乙炔\(\rm{(C_{2}H_{2})}\)燃烧时伴有大量黑烟。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展开大胆的猜想:
              \(\rm{(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氢气或乙炔\(\rm{(C_{2}H_{2})}\);电石与水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或碳酸钙。
              \(\rm{(2)}\)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白色固体不可能是氧化钙,原因是\(\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______ 。
              【实验探究】进一步确定生成物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rm{(1)}\)取适量电石加水反应,收集生成的气体,验纯后点燃。 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并伴有浓烈黑烟。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
              \(\rm{(2)}\)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 固体溶解,
              ______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不是碳酸钙。
              \(\rm{(3)}\)取适量反应后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并 ______ 。 电石与水反应产生的固体是氢氧化钙,实验步骤\(\rm{3}\)的化学反应
              的方程式为:
              ______ 。
              【反思交流】载有电石的货车可以在雨中整整燃烧一天而不熄灭,说明电石与水的反应是 ______ \(\rm{(}\)填“吸热”,或“放热”\(\rm{)}\)反应。
            • 4.
              娄底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的习俗\(\rm{.}\)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rm{.}\)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渣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rm{NaCl}\)和 ______ \(\rm{.(}\)写化学式\(\rm{)}\)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作出猜想】
              小林认为:还含有\(\rm{Ca(OH)_{2}}\)
              小方认为:还含有\(\rm{Na_{2}CO_{3}}\)
              小华认为:还含有\(\rm{Ca(OH)_{2}}\)和\(\rm{Na_{2}CO_{3}}\)
              【交流讨论】经过进一步讨论,大家认为小华的猜想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 \(\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林: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______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方: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小方的猜想正确
               小华: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rm{Na_{2}CO_{3}}\)溶液  无明显现象 小方的猜想正确
              【交流谈论】同学们认为,通过小华的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______ .
              【继续探究】小明也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却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小明对此深感疑惑.
              【解释评价】经老师的指导和大家的认真思考后终于找出了原因,你认为是 ______ \(\rm{.}\)最后,老师对同学们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 5.
              某小组对石灰石进行煅烧,并对煅烧后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rm{(1)}\)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猜想\(\rm{.}\)固体残留物成分:
              I.只有氧化钙;\(\rm{II.}\)只有碳酸钙;\(\rm{III}\).______
              \(\rm{(3)}\)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三种方案探究煅烧后固体成分.
              友情提示:\(\rm{①CaO+2HCl→CaCl_{2}+H_{2}O}\);
              \(\rm{②Ca(OH)_{2}+2HCl→CaCl_{2}+2H_{2}O}\)
              \(\rm{③}\)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 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解释
              方案一 固体物质中
              一定含有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判断理由 ______ .
              方案二 乙同学得出
              猜想\(\rm{II}\)成立
              该同学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
              ______ .
              方案三 \(\rm{(}\)丙同学在一支试管中完成探究\(\rm{.)}\)
              猜想\(\rm{III}\)成立
            • 6.
              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某校学生进行了以下化学实验:
              Ⅰ\(\rm{.}\)甲小组利用下列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rm{O_{2}.}\)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标号\(\rm{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
              \(\rm{(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 \(\rm{(}\)填字母\(\rm{)}\),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______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3)}\)将右侧\(\rm{E}\)和\(\rm{F}\)装置连接,可测量氧气体积,氧气应从 ______ \(\rm{(}\)填“\(\rm{a}\)”或“\(\rm{b}\)”\(\rm{)}\)口通入。
              Ⅱ\(\rm{.}\)乙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敵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rm{\}}\)】\(\rm{①}\)碱石灰是由\(\rm{CaO}\)和\(\rm{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rm{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略不计。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rm{CaO}\)、\(\rm{NaOH}\)、\(\rm{Na_{2}CO_{3}}\)、\(\rm{CaCO_{3}}\)和 ______ 等五种物质。
              【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rm{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rm{CaO}\)和 ______ 。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
              \(\rm{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rm{BaCl_{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rm{③}\)把过程\(\rm{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思考分析】\(\rm{①}\)上述实验步骤\(\rm{①}\)中所得白色沉淀为 ______ 。
              \(\rm{②}\)证明上述实验步骤\(\rm{②}\)中加入的\(\rm{BaCl_{2}}\)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______ 。
              \(\rm{③}\)若向上述实验步骤\(\rm{③}\)中改滴紫色石蕊试液,观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 。
              【解释结论】该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_____ 。
            • 7. 小明在家里的月饼包装盒中发现一包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 ,一定不含Fe2O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 ______ .他设计图2所示实验方案继续探究.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处理,研碎的目的是 ______
              (2)步骤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可判断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
              (3)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4)乙同学对滤渣B进一步探究.取少量滤渣B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成黄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______
              (5)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还无法确定原固体中是否含有Ca(OH)2,他的理由是 ______
            • 8.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上除了表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了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喷.甲、乙两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含有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
              猜想Ⅱ.含有氧化钙[CaO]、碳酸钙[CaCO3];
              猜想Ⅲ.含有含有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钙[CaCO3].
              【活动与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1)猜想 ______ 错误.(填“Ⅰ”、“Ⅱ”或“Ⅲ”)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 ,溶液变红色的原因: ______
              (3)乙同学检验气体的方程式: ______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 ______
              【拓展应用】甲、乙最终无法确定该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实验失败,丙同学认为可以通过定量实验来确定,在定量实验时,一定要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
            • 9.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每个人都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
              小童猜想: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它熄灭了;
              小鑫猜想:蜡烛燃烧后瓶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了蜡烛熄灭;
              小南猜想:小童和小鑫都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他认为小童和小鑫都有道理;
              小龙猜想: ______
              [设计实验]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设计]大家激烈地讨论,很难达成一致.于是,小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C),放在一铝箱制的小盒内,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的集气瓶内.点燃蜡烛,塞紧胶塞,观察现象. 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 白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
              (1)温度达到着火点:
              (2) ______
              小龙的猜想是正确的.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现象. 铝盒中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的同时产生了 ______
              [实验反思]
              (1)在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含有哪些成分?(写三种即可) ______ ______ ______
              (3)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______ .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______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10. 如表是NaCl、KNO3的部分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NaCl的溶解度/g  35.8 36.0  36.63 36.6  37.0  37.3 
               KNO3的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NaCl、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是 ______
              (2)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______ ,取20g氯化钠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 ______ g.
              (3)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每步均充分溶解),可得到饱和溶液的有 ______ (填字母),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______ (填字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