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小张选用C装置制取CO2气体,装置B也可以用来制取该气体,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是    
              (3)小杨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改进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G装置收集并测量制得氧气的体积,需在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    (选填“a”或“b”)端导管通入,且需要补充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 2. 以下是研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时    
              (3)实验室用H2O2溶液和MnO2混合制氧气,其中MnO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同学们利用B和F装置,通过排水量来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反应结束后,发现量筒内收集到的水的体积总是比理论值偏大(水的体积测量标准),其主要原因是    
              (5)用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混合加热可制取甲烷,发生装置可选    ,若用图H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则H2导入端为    (填“a”或“b”).
              (6)用图I所示的矿泉水瓶实行对比实验,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应作的对比试验是    .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如图所示装置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于洗气、储气、收集气体等.
              ①收集H2
              ②收集CO2; 
              ③干燥O2(瓶内装浓H2SO4);  
              ④测量生成CO的体积(瓶内装水,并配置量筒等).
              其中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①③④
            • 4. (2015秋•杭州校级月考)石灰石是一种重要矿石,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在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均有广泛用途.某校9年级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取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测量反应后生成的CO2的体积,再将体积换算成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下图Ⅰ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为测量CO2体积的装置.
              (1)如图Ⅰ所示,因缺少长颈漏斗,同学们使用了一只普通漏斗,则需要加入较多的稀盐酸才能浸没漏斗下端管口,起到液封的作用.小明同学想到一个办法,他取来一支合适的试管,加装到装置中,既解决了液封问题,又减少了酸的用量.请你把小明加装试管的方法画在图中相应的位置(用签字笔或黑色钢笔画).
              (2)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在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    
              (4)反应结束后,读出量气管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即为生成的CO2的体积.在读数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5. (2015秋•靖江市校级月考)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
              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0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下列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0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实验I中,将小烧杯中的所有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0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Ⅱ中,先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分几次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记录与处理】
              (3)已知实验I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十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十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0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    
              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十反应后剩余物)
              (4)实验Ⅱ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02的体积     mL.
              (5)该学习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敲碎后,称出6g放入烧杯内(烧杯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g稀盐酸(足量),充分反应后,再称量为73.8g(连烧杯一起).试回答:
              ①将石灰石样品敲碎的主要目的是    
              ②该实验过程中,共产生CO2的质量    
              ③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6. (2015秋•孝昌县校级月考)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氧气并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锥形瓶内盛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和适量的过氧化氢溶液,B中盛满水,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实验开始时,B中除了有气泡溢出外,还伴随的实验现象是    
              原因是    
              (3)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
              视线要与    ,再读出液体体积数.当量筒内液体体积为45mL时,A中收集氧气的体积为    mL.
            • 7. (2015秋•宿州校级月考)“五一”假期,小兵对“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a.可能与硫酸的质量分数有关;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mL)锌的形状(均取1g)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
              30%锌粒31.7
              20%锌片50.9
              20%锌粒61.7
              30%锌片79.9
              (1)写出稀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兵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的作用是    
              氢气应从    (填e或f或g)管通入.
              (3)若用该收集CO2,并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收集证据】(4)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得出结论】(5)结论是    
              【评价与反思】(注意:若答对(5)(6)两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均为1分钟)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
              H2的体积3.1mL16.7mL11.9mL9.6mL7.6mL6.0mL
              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并解释原因    
              (7)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可能还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    
            • 8. (2014•江干区二模)请利用如图给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测定镁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装置(每种仪器只允许使用一次),用排水法测量化学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回答问题:
              (1)假设气流方向由左向右,则各导管连接的先后顺序为    (填字母);书写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连接好仪器后,要进行的操作有以下几步:①待仪器A中的物质恢复至室温时,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②擦掉镁条表面的氧化膜,将其置于天平上称量后,立即将其投入试管A中.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旋开仪器A上分液漏斗的活塞,当镁条完全溶解时再关闭活塞.上述几步操作中的先后顺序是    
              (3)分析下列其中一实验步骤出现的状况(其他操作均正确),将会使所测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偏低的是    (填字母).
              A.装置的气密性不够好        
              B.装置A的试管中剩余部分产生的氢气
              C.若试管A尚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量筒B中水的体积
              D.若未擦净镁条表面氧化膜就进行实验
              (4)假设在0℃、l01kPa条件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质量为M克的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收集并测量产生氢气体积为V毫升,计算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填表达式).
            • 9. (2012春•台州月考)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材料.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①AlN+NaOH+H2O═NaAlO2+NH3
              ②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但不生成气体.
              现用如图所示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操作为:a、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样品;b、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c、检验装置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用a、b、c、d字母表示).
              (2)广口瓶中的试剂x宜选用    (填写序号).
              A.稀硫酸       B.酒精      C.植物油       D.水
              (3)若广口瓶内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则实验测得NH3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结束后,若确定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碳,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0. (2010秋•杭州校级月考)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了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有上述实验事实可知:(提示:铁和硫生成硫化亚铁,硫化铜是一种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的黑色固体)
              (1)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理由是    
              (2)B装置的名称是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装置的作用是    ,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    
              (4)稀硫酸和固体M的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    ,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铁和硫反应完的M中有未反应的铁
              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
              C.A中留有反应后生成的气体
              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