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工厂化验室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共消耗NaOH溶液80g,洗涤后溶液呈中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请计算:
              (1)这一定量石油产品中含H2SO4的质量.
              (2)若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是用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而成,则稀释过程中需要加水的质量.
            • 2. 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    (填序号).
              (2)在实验室,玻璃棒除了以图示的用途之外,还可用于        

              (3)为顺利搭建过滤和蒸发装置,应该按照    的顺序来完成. 过滤时,如发现滤液浑浊,应如何处理?    
              蒸发时,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    ,应停止加热,并用玻棒不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
              (4)若NaCl的产率偏低(产率=
              所得晶体的质量
              所取样品的质量
              ×100%),则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称量粗盐时,砝码与粗盐放错托盘
              C.溶解含有泥沙的粗盐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D.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5)若要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序号).
              a.烧杯  b.10mL量筒  c.100mL量筒  d.滴管  e.玻璃棒 f.药匙 g.蒸发皿
              (6)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图放置,其中放置正确的一项是     
            • 3. (2009•河北模拟)味精是烹制菜肴时常用的调味品,下面是某品牌味精包装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小明觉得上面的信息不能满足对味精的了解,他通过查资料获知关于味精的一些知识.如味精的鲜味与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为6-7时鲜味最强;味精的鲜味还与温度有关,其水溶液经120℃以上长时间加热,不仅鲜味消失,而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焦谷氨酸钠.据此,他对味精有了正确的认识.
              (1)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填写字母代号)    
              A.谷氨酸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焦谷氨酸钠是物理变化
              B.菜烧熟起锅后再放味精比炒菜过程中加入味精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C.加入味精时,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D.研究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通过实验
              (2)小明还想对此味精进一步探究,想测定此味精中氯化钠的含量.
              [查阅资料]NaCl+AgNO3=AgCl↓+NaNO3,谷氨酸钠的存在不影响NaCl性质.
              [实验过程]第一步:称取该味精样品10.0g,并溶于蒸馏水
              第二步: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第三步:用蒸馏水反复洗涤沉淀多次
              第四步: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为5.74g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除烧杯、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②试通过计算确定此样品中NaCl质量分数?
            • 4. 垃圾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废旧干电池能有哪些利用价值?为此,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实验探究.
              【探究课题】
              探究废旧干电池内黑色固体的部分成分.
              【查阅资料】
              所探究的废旧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可溶性氯化物和其它物质.
              【提出问题】
              废旧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是否含有二氧化锰和可溶性氯化物?
              【猜想1】
              废旧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中含有二氧化锰.
              【实验验证1】
              按下图A、B、C、D各操作流程完成:

              【现象与结论】
              (1)A中仪器a的名称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将双氧水和C所得的滤渣加入D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得出猜想1正确.则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2】
              实验验证1的操作B中所得的滤液里含有可溶性氯化物.
              【实验验证2】
              操作流程和实验现象如下图:

              【结论与解释】
              (4)根据实验验证2的有关现象,说明该学习小组提出的猜想2是正确的,其理由是    
              (5)若实验验证1的操作B所得滤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Zn2+和NH4+,则上图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写一个)
            • 5. 实验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某校实验室中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AgNO3、Zn(NO32、Fe(NO32,该校实验小组拟从该废水中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硫酸亚铁晶体.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未引入其它的金属元素)

              (1)实验室常用    的方法分离固体甲和溶液乙,该操作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步骤①向废水中加入过量的A.检验A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 6. 粗盐中含有钙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泥沙等杂质,实验室中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下:
              (1)将粗盐研细,加水使其充分溶解,然后过滤得到滤液.粗盐研细的目的是    ,过滤是为了除去    
              (2)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则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    
              (3)继续加入过量的    溶液,直至沉淀不再产生,然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沉淀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向(3)的滤液中加入过量    溶液,目的是    
              (5)将上述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精盐.蒸发时玻璃棒要不断搅拌,直到    时停止加热.
              学有所得:    
            • 7. (1)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过滤、加热、分馏、蒸发等.为了达到下列实验目的,请将适当的方法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②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分离出氢氧化铜    
              (2)实验室要配制一定量8%的Na2SO4溶液,一学生已开出的实验用品为:硫酸钠、烧杯、等质量的纸、托盘天平(含砝码、镊子)、量筒、胶头滴管、药匙和试剂瓶(带标签).还缺少的必要试剂是    ,仪器是    
            • 8. 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称量、量取  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干燥  ④计算  ⑤溶解.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实验室中有1O mL,5 0mL,100mL等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    mL的量筒.
              (2)乙同学用1O g含杂质1O%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
            • 9.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    ,若不发出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物质.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    
              CuSO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有同学想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到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探究:
              (1)清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2O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FeCl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2O2
              (2)已知FeCl3在水中可分离出Fe3+和Cl-,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
              ①甲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H2O;
              ②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化分解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Fe3+
              ③丙同学的猜想:真正催华分解 H2O2的是FeCl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    同学的猜想,理由是    
              (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     
              向盛有5ml5%的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用18mol/L的硫酸配置100ml 1.0mol/L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胶头滴管      G.50ml烧杯    H.100ml容量瓶
              (1)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编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置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滴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置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1cm-2cm处,用滴管加入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