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奥斯特实验中取走小磁针,则磁场消失
              B.
              闭合开关,小磁针会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
              C.
              发生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研究发电机工作原理
            •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一定会产生磁场
              B.地磁场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扬声器、电磁继电器、电铃都应用了电磁铁的物性
              D.通电线圈在磁场作用下转动,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3. 通过两年的物理学习,相信聪明的你一定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还知道了很多物理学家及他们对物理学做出的贡献.如:奥斯特发现了    ,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    最先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约为1.013×105Pa;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从而发明了发电机.
            • 4. (2016•丹东模拟)如图所示,A、B两个通电螺线管相互吸引,请标出B通电螺线管的N、S极,磁感线的方向和A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 5. 如图,关于对以下四个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现象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通电螺线管右侧为N极
              C.实验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
              D.图中ab棒受力方向向右
            • 6. (2015秋•周口期末)(1)如图1所示,接通电路时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改变电流方向时小磁针的偏转方向    .由此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    ,且其方向与    有关.
              (2)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实验:闭合开关,让导体AB作左右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闭合开关,让导体AB作上下运动,电流表的指针    ;断开开关,再让导体AB作左右运动,电流表指针    .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3)如图2要使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7. 科学课上,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演示实验,该实验可验证(  )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B.电磁感应现象
              C.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D.电磁铁的极性
            • 8. (2014春•萧山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奥斯特实验中,闭合开关,原来静止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造成小磁针偏转的原因是什么呢?
              猜想一:可能是通电后导线产生的热量使空气对流引起.
              猜想二:可能是通电后导线周围产生了磁场引起.
              (1)为了验证猜想一,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①将整个装置放在玻璃箱中进行实验
              ②改变导线中的电流方向
              ③将小磁针罩在倒扣的烧杯中,导线置于烧杯上方并平行于小磁针进行实验(如图乙)
              (2)如果实验中小磁针偏转不明显,请提供一条改进的建议    
            • 9. (2013•乐清市模拟)给如图的直导线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规律图中的(  )
              A.
              B.
              C.
              D.
            • 10. 下列各图中,分析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
              A.
              站在地面上的人如双手同时接触火线,不会引发触电事故
              B.
              用测电笔判断零火线时,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C.
              三脚插头中插脚a应该连接大地
              D.
              用右手判断通电直导线的磁感线方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