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rm{(}\)  \(\rm{)}\)
              A.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B.
              探究\(\rm{CO_{2}}\)与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C.
              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探究分子的运动现象
            • 2.
              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不变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 3.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rm{(}\)  \(\rm{)}\)
              A.
              向一定量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rm{(}\)发生的反应为 \(\rm{CaO+H_{2}O=Ca(OH)_{2})}\)
              B.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
              C.
              用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 4.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rm{(}\)  \(\rm{)}\)
              A.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B.
              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
              向少量的\(\rm{H_{2}O_{2}}\)溶液加入\(\rm{MnO_{2}}\)固体
              D.
              加热一定量\(\rm{KMnO_{ 4}}\)固体
            • 5.
              下列关系曲线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rm{(}\)  \(\rm{)}\)
              A.
              加热\(\rm{KClO_{3}}\)和\(\rm{MnO_{2}}\)固体混台物
              B.
              向一定浓度的\(\rm{NaOH}\) 溶液中加水稀释
              C.
              将等质量的\(\rm{Mg}\)和\(\rm{Al}\)分别与过量等浓度的盐酸反应,则\(\rm{a}\)为\(\rm{Mg}\),\(\rm{b}\) 为\(\rm{Al}\)
              D.
              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6.
              “细菌冶金”的原理是利用氧化铁硫杆菌促使 黄铁矿\(\rm{(}\)主要成分\(\rm{FeS_{2})}\)氧化成硫酸铁和硫酸,并能为\(\rm{CO_{2}}\)和\(\rm{H_{2}O}\)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rm{.}\)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rm{)}\)
              A.反应\(\rm{①}\)化学方程式:\(\rm{4FeS_{2}+15O_{2}+2X=2Fe_{2}(SO_{4})_{3}+2H_{2}SO_{4}}\),\(\rm{X}\)为\(\rm{H_{2}O_{2}}\)
              B.整个流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图中有机物一定不含氧元素
              D.氧化铁硫杆菌在反应\(\rm{①}\)中起催化作用
            • 7.
              乙醇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rm{X}\)
              反应前质量 \(\rm{4.6g}\) \(\rm{8g}\) \(\rm{0}\) \(\rm{0}\) \(\rm{0}\)
              反应后质量 \(\rm{0}\) \(\rm{0}\) \(\rm{5.4g}\) \(\rm{4.4g}\) \(\rm{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rm{(}\)  \(\rm{)}\)
              A.表中\(\rm{a}\)的值为\(\rm{2.6}\)
              B.\(\rm{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rm{X}\)一定含有碳元素
              D.\(\rm{X}\)一定不含氮元素
            • 8.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rm{t_{1}}\)、\(\rm{t_{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rm{.}\)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rm{7}\):\(\rm{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rm{1}\):\(\rm{4}\)
            • 9.
              密闭容器内有\(\rm{M}\)、\(\rm{N}\)、\(\rm{P}\)、\(\rm{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密闭容器内仍然是\(\rm{M}\)、\(\rm{N}\)、\(\rm{P}\)、\(\rm{Q}\)四种物质\(\rm{.}\)反应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物质 \(\rm{M}\) \(\rm{N}\) \(\rm{P}\) \(\rm{Q}\)
              反应前质量\(\rm{(g)}\) \(\rm{16.8}\) \(\rm{8.4}\) \(\rm{23.6}\) \(\rm{1.6}\)
              反应后质量\(\rm{(g)}\) 待测 \(\rm{14}\) \(\rm{13.6}\) \(\rm{6}\)
              A.该反应类型属置换反应
              B.物质\(\rm{P}\)一定是化合物
              C.反应生成的\(\rm{N}\)与\(\rm{Q}\)的质量比为\(\rm{7}\):\(\rm{3}\)
              D.\(\rm{M}\)肯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 10.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rm{(}\)  \(\rm{)}\)
              A.\(\rm{①}\)相同温度下,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rm{MnO_{2}}\)
              B.\(\rm{②}\)将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与一定体积的水混合
              C.\(\rm{③}\)镁条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D.\(\rm{④}\)向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0/40

            进入组卷